第439期 【宋翠玲专栏】2.藏在饺子里的秘密
发布于 2021-09-15 06:07
藏在饺子里的秘密
黛溪中学 宋翠玲
十五年前,我不吃饺子。
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黄河岸边,家在农村,家里有十几亩地。那个年代,从耕地到收割全是人工作业,没有力气是万万要不得的。偏我们家里的孩子都是女孩儿。这样就苦了我的父母,他们一年到头,几乎片刻不得闲,做完了地里的农活,再忙活家里的事儿。父亲是个木匠,十里八乡的都知道他手艺好,能做别的木匠做不来的木匠活。因此,四邻八乡的不管谁家盖房子需要砍屋架,或儿子娶媳妇需要打家具,都要请父亲帮忙。我家农活本来就忙不完,何况这个是帮忙,没有报酬,父亲却从不推却。他常说,咱家没有男孩,有了重活,乡里乡亲的都来帮忙,咱得懂得感恩。因了这个缘故,母亲的担子更重了。
母亲身材高大,也有一些力气。大多数时候,重力气的活都是她干。母亲十分爱干净,虽住的农家小院,她却打理的整齐有序,一尘不染。她爱这个家,爱她的孩子,在吃食上她从不马虎。时间都是一样长的,为了做这些,她早上四点多就起床,晚上我睡醒一觉,睁眼看见她还在忙碌。
为生活辛劳的母亲,决意不让她的孩子再吃这样的苦。在我们那个不太兴女孩子读书的时代,母亲坚决的要我们读书。她说:“只要你们好好念书,我和你爹累掉脑袋都愿意。”为了这个,她和父亲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劳作,农闲时还做点小买卖,以此来供我们姐妹读书。
记忆中我几乎没有童年。亲眼目睹父母辛劳的我,早早地就懂事了。上学的日子,我和三姐早早起床,把家里做豆腐皮的豆浆提前磨好,再把父母昨天换下的衣服鞋子洗好、刷净,然后匆忙的扒上一口早饭,便跑着去学校。家里偶尔做点好吃的,我都会趁父母忙碌时把自己碗中的荷包蛋或者肉片悄悄地埋到父母的碗底。即使这样,每每看到母亲端着饭碗都打盹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会和着饭塞入口中。
我家也有闲的时候。下大雨的时候,地里泥泞,活实在没法干。父亲就叮嘱说:“关好门,都好好睡一觉。天晴后,干活就更有劲了。”多日的劳累,能得到一时的休息、放松是多么难得!若此时恰好不上学,我和姐姐们就都如得到大赦一般,美美进入梦乡。当然,我们在梦中都会梦到醒后我们会吃到平日很少可以吃到的水饺。幼小的我,对阴天有着无比的期盼。
大概是我上三年级时的一个秋季,持续多天的玉米收割与小麦耕种,让我们一家都疲惫不堪。所以,当一场不小的秋雨倾洒时,午饭一过,父亲说赶紧补觉,天晴好继续干活。洗洗之后,我们便酣然如梦。但这次不知怎地,我没有如往常一样,一觉睡到大天黑。我悄悄起身,发现姐姐们没醒,父亲也在酣睡。唯独不见母亲的身影。我推开房门,听见厨房有动静,悄悄地过去,透过厨房的窗户,看见母亲坐在案板前正在包饺子,箅子上已经快要满了。她拿起一个饺子皮,放馅,两手捏紧,眼睛竟也随着闭上了。饺子从她的手中滑落,她似乎受了惊吓,打了一个激灵,就又加快忙活了起来。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冲进厨房,生气的说:“吃啥不一样,干嘛费这么大事包这个破饺子!”母亲吃了一吓,抬起红肿的双眼,说:“你咋不睡了呢?好不容易歇一歇。赶紧再睡会。我一会就包完了,包完我就睡。”我很生气地撅着嘴,洗手,帮她擀皮,想让她忙完去睡会儿。谁知,包完饺子,她又拿起针线活,给一家人缝缝补补。好几次因为打盹,被针扎了手,疼得差点喊出声。
我气鼓鼓的坐在床上,看着她,心里暗暗生出自己的小打算。掌灯时分,父亲和姐姐们都起来了,母亲便张罗着煮饺子。姐姐们睡饱了觉,看见又有好吃的饺子,个个欢欣鼓舞。唯有我,像只鼓着肚皮的青蛙一样,一言不发。饺子煮好了,母亲端给我一碗,我看着她满眼的红血丝和粗糙的如树皮一般的双手,生气的说:“不吃,讨厌吃饺子。”母亲显得手足无措,自言自语地说:“平时不是爱吃饺子吗?咋今天就不吃了呢!”后来,姐姐们劝我,我不说一句话;父亲忍不住训斥我,我也只是边哭边啃馒头。
自此,再有阴雨天气,母亲便很少包饺子了。因我自小身体弱,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母亲不舍得看我一个人没菜吃只啃馒头。她也终于能够在阴雨天气里睡上一觉了。
多年过去,家里人一直认为我不爱吃饺子,却不知道为啥突然间不吃了。十五年前,母亲突然离世,每每阴雨天气或是思念母亲的日子里,我都会悄悄地边包饺子边流眼泪
行文至此,我的泪又流了下来。身在天堂的母亲啊,那赌气不吃饺子的秘密今生是无法再告诉您了,但我相信女儿对您的心疼您早就知道,对吗?
作者简介
宋翠玲,邹平市黛溪中学教师。爱生活,爱读书,爱语文。喜欢在品读文字中感受生活的温度,期望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以“简雅”的方式引领学生领悟汉语的独特魅力。
END
本期编辑:杨爱爱
投稿邮箱:sdzpjyyw@163.com
简洁雅致 触动心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