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目录、摘要及编后记

发布于 2021-09-15 07:04

2021年第5期

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影响的焦虑

——论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的接受

赖大仁(5)

在认识革命中重塑“文学”

——论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理论的思路与影响

王 健(13)

作家培养的“文艺春天”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稀见史料(1980—1982)综合研究

黄发有(2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专栏

钱锺书对朱光潜意象美学观的批评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一桩被忽视的公案

王怀义(32)

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走出去”与“走回来”

季 进(41)

《摩罗诗力说》与鲁迅的文章观

吴海洋(48)

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

刘 培(57)

 

论阐释的四种模式

陆 扬(67)

负于存在:从所说回到道说

马元龙(76)

普罗普与巴赫金

——试论20世纪民间文艺学的两种范式

王杰文(86)

本土化与祛魅化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分析

高 永(96)

 

重读《白鹿原》

许子东(105)

《平凡的世界》中的王满银形象重释

杨丹丹(111)

谁来为城市署名

——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

李永东(121)

论“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牲畜话语及其意义

雷 鸣(130)

 

文化的政治逻辑

——论冰心在日期间的文学活动

熊 鹰(138)

中国情结、东亚民族主义与朝鲜想象

韩 琛(148)

“有法”与“无法”之间

——论“驻村群众运动”与赵树理1948年的土改“短论”

林培源(157)

曾朴续改《孽海花》的政治理念与文学意识

陈 莹(165)

 

占断、识象与阐释:先秦占梦书写的三重维度

林甸甸(174)

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陈才训(183)

论历代海赋的海洋书写及其知识、观念图景

潘静如(193)

尊经与重文: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两个思想维度

刘湘兰(204)

晚清小说专刊的系统观照

陈大康(214)

 

联合声明(223)

编后记(224)

摘要

影响的焦虑

——论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的接受

赖大仁

 

内容提要 在当代中国文论变革发展的进程中,对西方文论的引入和接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影响的焦虑”问题,这在“中国文论失语症”、文学“终结论”和“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等话题的讨论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其表层原因在于中西文论之间地位与影响的不对等,深层根源则关涉对中西文论的先进性与落后性、异质性与同构性的认识,以及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与借鉴、继承关系等问题。如何走出“影响的焦虑”?一是在理论反思中找到并确立当代中国文论的主体性,重铸当代文论应有的主体精神;二是从百年中国文论所追求的“现代性”走向新时代所应建构的“当代性”,以此为根本确立当代中国文论创新建构的理论基点;三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问题,找到向西方文论学习借鉴和异质互补、异质同构的契合点;四是着力解决一个“化”的问题,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影响的焦虑;当代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异质互补;异质同构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艺学研究中心

  

 

在认识革命中重塑“文学”

——论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理论的思路与影响

王 健

 

内容提要 在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李初梨的“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理论因其“认识革命”的思路而具有特殊意义。李初梨的理论并不直接指向政体革命,而是勾勒出以“全社会”视野为核心的认识体系,并转换了智识阶级对革命的认同方式,从这两个层面将无产阶级革命的概念和问题带进文学中,为国内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理论到文学理论的拓展提供了契机。在当下,其思路仍具有可观的理论潜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普罗列塔利亚;认识革命;日本马克思主义;全社会;智识阶级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家培养的“文艺春天”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稀见史料(1980—1982)综合研究

黄发有

 

内容提要 1980年春天,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复办,这是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成果。青年作家培养机制的重建与创新,为文学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了文学的繁荣。文学讲习所恢复以后的培养模式接续了50年代的基本思路,但更加尊重文学人才的成长规律,使得学员的综合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在1980年至1982年的88份油印讲义中,授课的中国作协领导、作家和评论家敏锐回应现实挑战与时代关切,向学员们传达时代对文学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文学的繁荣;挖掘人性,塑造立体的人;文学创作要处理好与时代、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创作要有个性,文学发展离不开创新。

关键词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文艺春天”;作家培养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钱锺书对朱光潜意象美学观的批评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一桩被忽视的公案

王怀义

 

关键词 本意说;物我关系;艺术媒介;意象美学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走出去”与“走回来”

季 进

 

内容提要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70年历程可以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爆发期三个阶段。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中存在着“中国性”与“世界性”的矛盾,借助于“全球世界文学”与“‘世界中’的中国文学”概念,可以展开关于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走出去”与“走回来”的理论辩证。“走回来”包括了走回当代文学本体、走向多元协商、走向民间交流和走向人机对话四个方面。通过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重新迂回进入自身,既可以彰显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价值,又可以寻求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融合的可能性,从而呈现“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验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走出去;走回来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摩罗诗力说》与鲁迅的文章观

吴海洋

 

内容提要 关于《摩罗诗力说》等鲁迅早期文言作品,一些学者运用“材源考”的方式还原了其所依据的蓝本,认定其为“编译”性质。这种注重知识生产的实证研究自有学术价值,却不应因此忽略古文中“学问”与“文章”的纠缠,对文章脉络与文体的讲究。从文章学的角度考察《摩罗诗力说》一文,可知其主旨是在“纯文学”的视域下反思诗教传统,反对诗教主张的“温柔敦厚”与“征圣”,既强调纯文学的“不用之用”,又主张文学应具有启蒙主义的“教示”功能;在文体上,鲁迅采用了“说”的文体,运用史传笔法,文风纵横抑扬,详赡气盛,情文相生。鲁迅根据文章的立意谋篇对材料进行了统筹,做到了文脉的通畅与结构的整一。

关键词 《摩罗诗力说》;鲁迅;文章学;材源考;文体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

刘 培

 

内容提要 梅花象喻从南宋以来逐渐被塑造成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思想界从华夷之辨到夷夏之防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当时,对民族、国家与文化的认知,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与塑造具有传续华夏命脉的崇高意义。这种探寻与塑造以对华夷之辨的重新阐释为切入点,梅花象喻的生成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构建的历程。华夷之辨在理学文化语境中被简化为君子小人之辨而纳入到理一分殊的认知体系中。立足于此,梅花象喻深入到华夏文化自我认知的各个层面,这是它能够象征华夏的前提和基础。理学着眼节操观念来塑造社会人格,严守夷夏之防。梅花书写标举节操,在观念世界筑起一道捍卫华夏文化的长城,因此之故,梅花最终成为寄托文化执念与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 华夷之辨;梅花;夷夏之防;节操;文化边界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论阐释的四种模式

陆 扬

 

内容提要 当代阐释理路可选取四种主要思路,不妨命名为小说家、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的阐释模式。在小说家,阐释尽可以海阔天空大胆假设,但是文本最初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不容忽视。在哲学家,具体来说是实用主义哲学家,认为意义原本就存在,严格运用某种方法可将之阐释出来,那是荒唐透顶。在批评家,不温不火的阐释呼应共识,然而平庸无奇,阐释一样需要想象,是以但凡有文本依据,所谓的“过度阐释”并不为过。在理论家,阐释本质上应是超越私人性质的“公共阐释”,须具有“共通理性 ”。凡是往事,皆为序章,一切阐释洞见,说到底是建立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上。

关键词 阐释边界;实用主义;过度阐释;公共阐释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负于存在:从所说回到道说

马元龙

 

关键词 负于存在;道说;所说;为他者负责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普罗普与巴赫金

——试论20世纪民间文艺学的两种范式

王杰文

 

关键词 民间文学;口头艺术;形态;讲述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本土化与祛魅化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分析

高 永

 

内容提要 布鲁姆诗学的中国接受具有四个方面内容,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表现出四种接受态度,体现为三个接受层面。布鲁姆诗学的中国境遇鲜明地呈现了外来理论中国旅行情状的复杂性。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的过程是外来理论与接受主体的碰撞、冲击、排斥、调整与融合,经历了一个从传入到变化再到创新的过程,这是其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自我超越过程。布鲁姆诗学中国本土化必须在接受主体的批判精神视界中才可能完成,它必然是一个外来理论的祛魅过程。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理论的旅行;本土化;祛魅化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文学院

 

 

重读 《白鹿原》

许子东

 

内容提要 毛泽东关于乡村“政权”“族权”和“神权”的论说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阐释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现当代文学中历来被怀疑被批判的“族权”(宗法祠堂),在《白鹿原》中成为正面形象。小说中的“神权”也不仅体现为庙宇迷信,而可能包括某种知识教育信仰系统。“政权”“族权”和“神权”三种权力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走向是《白鹿原》重新书写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历史的关键线索。

关键词 《白鹿原》;“政权”;“族权”;“神权”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平凡的世界》中的王满银形象重释

杨丹丹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王满银;市场改革;次要人物;现实主义文学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谁来为城市署名

——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

李永东

 

内容提要 《烟火漫卷》带有城市传记的意味,是迟子建对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身世之谜和身份体认的一次大规模发问和作答。小说的运思从“署名”切入,以迟暮老人为叙事中心,聚焦中华巴洛克风格的榆樱院空间,采取代际传递的史述策略,围绕“谁来署名的早晨”“谁来落幕的黄昏”展开,在族群身份、城市历史、建筑空间的交叉叙述中,叠加出人与城的相互署名状况。署名的更改、冒用、恢复,带来城市人群的身世纠缠,导致人生的晦暗无常或存在感的复苏。更改、冒用的署名需要通过寻找来确认初始身份,人与城都陷入了身份寻找的宿命。寻找与署名构成了哈尔滨叙事的动力和主线,寻找的结果,构成了不同的人生落幕。而城里人与城外人的“彼此寻找”,则带来了新一轮的城市署名事件。

关键词 《烟火漫卷》;迟子建;城市传记;署名;身份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论“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的牲畜话语及其意义

雷 鸣

 

内容提要 在“十七年”的合作化小说中,牲畜不仅是作为乡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资料与家庭财富而存在,它还涉及合作化运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问题,同时又为合作化小说增添了若干审美异质元素。合作化小说通过书写不同类型人物对牲畜的情感取向,检视其认同立场与道德水准,但又表达了部分农民发自人性的美好;通过牲畜之生死的设置,两条道路的斗争得以生活场景化;在对合作化未来生活想象的虚拟风景中,数量繁多的牲畜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既契合中国乡村传统文化心理,又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变得具象化,从而激发农民对合作化共同体的信心,无意之中也为文本增添了些许田园诗意。

关键词 “十七年”;合作化小说;牲畜话语;政治;审美异质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文化的政治逻辑

——论冰心在日期间的文学活动

熊 鹰

 

内容提要 冰心曾于1946年11月至1951年8月短暂寄居日本。期间,应邀在东京大学做了题为“怎样欣赏中国文学”的连续演讲。在演讲中,冰心参考了美国人类学家鲁丝·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方法,提出从文学和文化来了解中国国民性的观点,并向战后在美国干涉下不得不保留天皇的日本听众强调了中国国民性中“热爱和平”以及尊重个人权利的特征。与此同时,冰心自身的作品《寄小读者》也在战后日本广受欢迎,在日本民众心中树立起了一个民主中国的形象。正是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化”连接起了冰心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及战后在日的文学活动,其中蕴含着20世纪中国抵抗霸权过程中,力图在广阔底层世界中寻找连接的一贯政治逻辑。

关键词 《寄小读者》;仓石武四郎;《菊与刀》;吴文藻;人民外交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情结、东亚民族主义与朝鲜想象

韩 琛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视界中的朝鲜,往往于亲近中隐含疏离,是一个咫尺天涯的“内他者”。基于跨界内外之内他者来塑造民族认同,是东亚民族主义的普遍症候。至于无所不在的历史中国,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诸国无法祛除的内在情结,东亚民族主义处理的首要问题从来不是西方,而是彼此之间的历史、文化和地缘纠葛。在现代社会,人们难以根据某种同质性形成稳定的社群,只能在流动的世界状况中反复界定彼此关系,进而想象性地建立内外有别的身份认同,内他者概念正是为了表征民族、阶级等现代共同体的间杂性。追溯中国现代文学的朝鲜想象,意在建构一个内外连带的文学地缘学图景,钩沉东亚民族国家认同的中国情结,以图打开理解民族主义的新视野。

关键词 朝鲜想象;中国情结;民族主义;内他者;文学地缘学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文学院

 

 

“有法”与“无法”之间

——论“驻村群众运动”与赵树理1948年的土改“短论”

林培源

 

内容提要 提及赵树理的土改叙事,学界通常将写于1948年的《邪不压正》视为土改的“文学样本”,以考察其土改叙事与土改实践之关联,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赵树理在同年撰写的一系列土改“短论”。这批“短论”具有篇幅短小、动员性强的特征,它们紧跟土改时势,与小说实为一体两面。赵树理参与的“驻村群众运动”及其撰写的“短论”,深入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土改这一群众运动背后“有法”与“无法”的关系,并借此对现实与虚构、文学与土改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土改;赵树理;驻村群众运动;有法;无法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曾朴续改《孽海花》的政治理念与文学意识

陈 莹

 

关键词 曾朴;《孽海花》;《九十三年》;法国文学;革命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占断、识象与阐释:先秦占梦书写的三重维度

林甸甸

 

关键词 占梦;占梦书;历史叙事;识象;阐释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陈才训

 

内容提要 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其后,中国古代小说穿插骚体歌赋便成为一个十分独特的文学现象。作为楚骚传统的重要载体,“以悲为美”的骚体歌赋对中国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由此也可证明中国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关键词 楚骚传统;骚体歌赋;中国古代小说;抒情性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论历代海赋的海洋书写及其知识、观念图景

潘静如

 

内容提要 历代以海为题材的赋体文学创作构成了久远的传统,在递承中显出嬗变,表现为各时代的观念、知识对文本的渗透。汉魏以降,相对于方位、蛮荒、诡怪、神仙等观念或想象的消长,知识的增益乃至反拨一直存在,并在近代全球视域中达到顶点。然而,当晚清士人努力清除“荒谬”的四海观念时,一种新的且错位的四海观念却借助知识的“神圣”与“科学”而得到确立巩固。循此省察,知识并不中立,有时只是观念的伪装;观念也绝不是知识的简单反映,在可能的时候,总是对知识表现出敌意,二者间充满了多层次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知识;观念;四海;海赋;海洋文学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尊经与重文: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两个思想维度

刘湘兰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思想及文体分类体系的建构体现了“经”与“文”之间的抗衡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文本于经”的文体分类思想,带有强烈的“尊经”观念,将后世文体之源追溯到儒家六经,以此探求文体的发展流变,弱化了“文”本身的发展规律;“六经皆文”,则剥离了“六经”作为“圣经”的光环,将其视为圣人之“文”,从“文法”的角度探讨六经文章,并依据文体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分类,偏向于“重文”。“尊经”与“重文”呈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两个思想维度,但其本质都脱离不了“儒道”的价值观念,以“道”为体,以“经”“文”为用,共同建构起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分类体系。

关键词 文体分类;文本于经;六经皆文;尊经;重文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晚清小说专刊的系统观照

陈大康

 

关键词 晚清;小说专刊;系统;政治;文学体裁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编后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