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到底败在什么地方?会有白衣骑士来救恒大吗?
发布于 2021-09-15 07:14
ID l laodengshuogu
作者 l 邓元杰
(一)
恒大暴雷!
许家印到底败在什么地方?
如果他提前几年收缩能不能避免暴雷呢?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如果恒大们2017年以来就不再拿地了,现在能不能撑下去?
不再拿地,现金就没那么紧张了。把手里的存货卖卖,拍屁股走人,行不行?
可惜,老邓推演的结果仍然是:不行。
也就是说,国家这么严厉地调控下去,最后几乎所有的房企,都撑不住。
我们推演一下。
假如恒大2017年以来不再拿地,它手里的上万亿存货能不能在几年内卖完?
除非亏本大甩卖,否则根本卖不完。因为房企的总体去化率在不断走低。
乐观估计,2017年恒大手里的一万亿存货,卖到现在或许可以卖掉7000亿。
也就是说,还有3000亿始终要砸在手里。
这是因为2016年以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不仅国家仍在严厉调控房地产,而且我国的GDP增速不断变慢,经济整体境况……每年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加上人口仍然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而恒大的很多房子都在三四线,所以恒大必然会留下很多卖不掉的库存。
不仅恒大,所有的大房企都这样。
对于恒大来说,砸在手里3000亿元,而过去挣的钱还不到3000亿,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亏了。债主们来要账,恒大还是拿不出钱。
更何况,如果2017年以来恒大只消化手里的库存,营收和利润肯定大减,甚至利润早就是亏的了。
就算不亏,恒大的规模也将大幅缩减,成为一家中小房企。
别说许家印,恐怕绝大多数老板都很难做出这种决策。(这更可以看出王健林的老辣)
这是因为,就算恒大不再拿地,但像许家印这种看好未来房价的老板多得是。所以其他房企拿地的仍有一大把,照样争得头破血流。所以地方政府卖地照样卖得欢,国家一看这形势,仍然会严厉调控。
于是去化率不断走低,每个房企的现金流都很紧张,存货也很难卖出去。
除非2017年所有的房企都一致行动,不再拿地了,国家才会改弦更张。
可是既然当时很多人预期调控最多三、四年然后以后会更好,所以房企不可能一致行动的。
直到今年春天以后,房企们算是都看明白了形势,所以深圳、杭州的第二次土拍,房企们都不参加了。
地方政府一看你们都不来了?于是修改规则,稍微有利于房企。
请注意,现在仅仅是“稍微”有利于房企,比如把最高限价由50%降到15%甚至10%,但另一方面却在抬高底价。所以还远远、远远不够。
尤其是,今年夏天以来国家在一系列行业的重大举措,恐怕就算大规模放松房地产,有多少人买房都很难说了。
孙宏斌在8月31日不是说吗?:今年下半年会比较惨烈。
他在融创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上的两句原话是:
“今年下半年的销售压力很大,预计下半年市场还是会比较惨烈的”。
“除了我们以外,都有可能暴雷”。
呵呵,孙宏斌还是很骄傲滴。
应该把“除了我们以外”去掉。
也就是说,照这个趋势,所有的房企都有可能暴雷。
道理很简单,上面从去化率、现金流的情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就算万科和保利,最后也撑不过去。
前提是“照这个趋势”。
当然,国家不可能会让所有房企都破产的。所以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放松的。
8月31日的“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已经是松动的第一步。
这个发布会之前我重点解读过,这里只针对房企说一句:目前这个力度恐怕还远远不够。
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以后将出台更多有利于房地产的政策。
那么,什么时候调控结束呢?
这个老邓也说不清楚。但我个人觉得,如果前十大房企中只有恒大暴雷,大概还是不够的。
怎么着也得至少两家吧。或者,三家?
写到这里,上面几百字已经都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了。所以仅仅是老邓的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2021年1-8月,按销售额计算,我国前十大房企如下所示。
这里面有国企,也有,好几家民企。
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既然照这个趋势所有的房企都有可能暴雷,而国家又不会让所有房企破产,所以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明显放松房地产的。
8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不是说了吗,“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从建筑大国迈向建筑强国。”
建筑行业应该包括房地产吧。
说说普通人怎么办。
个人建议,最近买房可以适当观望一下。当然如果是刚需并且房子不错,该出手时就出手。
另外,如果在股市上投资,可以考虑布局地产股了。
道理很简单:地产股早已经非常、非常低估,就是因为之前对暴雷的预期。那么当雷真正来临时,当各种大雷频繁响起时,那么,在大中型房企中不太可能成为最后30%暴雷的房企,以后不仅极有可能存活下来,而且它们是低价吃掉其他房企的兀鹫,以后将强者更强。
请注意,仅仅是开始布局,而不是大规模杀入。稳健的投资者会一直等到趋势很明显时,才会大规模买入的。
这看似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却是长赚的法门。但这是股市赚钱的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回到恒大,基本上得甩卖资产了。
但是甩卖资产就能度过危机吗?根本不够。因为恒大的总负债高达1.95万亿,手里的存货虽然高达1.43万亿,加上其他资产,净资产也有1900亿之多。但是现在恒大是案板上的肉,买家们最多半价买它的资产,甚至价格更低。所以如果就这么甩卖,根本还不起上万亿的债,许家印过去多年的分红有大几百亿,就算从海外拿回来,填进去也远远不够。
所以恒大已经是一个万亿左右的大窟窿了。
这个高达万亿的窟窿,广东省和广州市能解决吗?
估计很困难吧。
所以最后怎么办,我也不清楚,看国家的决策吧。
许家印,够惨的。
顺便说一句,我对许家印的印象不错,颇有好感。他既机警又长袖善舞,过去几年算是用尽了各种手段,也为中国足球、排球的发展和慈善事业包括扶贫,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从经商能力上说,国内能比得上他的,不超过10个人。
但就是以前迈的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而且,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很难预料到2016年以来房地产调控会如此严厉,宏观经济和更大的形势,会这么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大形势如此,许家印个人能力再强,还是顶不住。
如果非要从个人身上找原因,是他“总想做大甚至做成第一”的心魔,造成了他今天的结果。
这是1980、1990年代崛起的老板们的普遍特征。就是贪大求全,甚至四处出击。
许家印,也不能超脱时代的影响。
至于恒大健康和恒大汽车,我认为是他为了摆脱财务困境而采取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较大。因为把声势造得越大,就越容易借钱。这是他那个时代人的普遍想法。他一直在为渡过房地产调控而做各种努力,使出了浑身解数。
现在,丑化恒大和许家印的文章已越来越多。但是我,实在不忍心再往恒大和许家印身上泼脏水了。
恒大和许家印,很不容易。
希望恒大能平安着陆,希望所有相关方,都能妥善解决问题。
(二)
会有白衣骑士来救恒大吗?
再谈谈今天(9月14日)的股市
自上一篇《恒大暴雷!许家印到底败在什么地方?如果他提前几年收缩能不能避免暴雷呢?》之后,恒大的状况恶化得非常快,不仅很多人围在恒大的多个部门要钱,而且恒大的房子最近卖得也不好,因为现在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敢买恒大低价房的人越来越少。
谁让现在是网络时代呢,消息在各个群和朋友圈传得贼快。
那么,会有白衣骑士来救恒大吗?
更具体一点,政府会救恒大吗?
呵呵,可能性为零。
道理很简单,过去五年的调控是干什么的?
另外,P2P,政府救了吗?
2018年,我国P2P的规模高达2.8万亿,为历年最多。当然现在已经基本没了,或者顶多剩个一两千亿?总之已经基本上没了。
P2P暴雷以e租宝最为典型,时间也相当早,2016年就完蛋了。2018年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对e租宝的26个高管和相关人员判了刑。
2014年,e租宝的广告在央视满天飞。P2P也算是金融创新吧,可是该完蛋还是完蛋,能把每个P2P剩下的钱赔个零头,就不错了。
在央媒上的广告满天飞、多个高官都站过台的P2P,年度规模高达2.8万亿,累计规模在4万亿以上,该亏不还是亏吗。
恒大的大窟窿,最保守估计也在5000亿以上,以后可能会破万亿。但也顶多一万多亿,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都比P2P差远了。
所以,别指望ZF帮一个民企赔偿投资人的损失。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开了这个头,其他民企更可以心安理得地叫苦了。那么,ZF要赔多少钱?
所以可能性为零。
ZF能做的,就是尽快盘点恒大的资产和负债(为此需要让恒大暂时休克),然后让其他一堆房企接盘。不出意外的话,恒大的资产减负债肯定是负数。然后算个比例,比如30%,赔给投资人就结了。
请注意,以上是最好的结果。
拖得越久,恒大的负债就越高,而资产的价值越低。进而,净负债就越高。
既然ZF不可能帮恒大赔偿投资人的损失,其他房企巨头们联合起来行不行?
不可能的。恒大的资产既有好的,也有差的,怎么分?谁说了算?
所以,恒大只能把自己的资产零敲碎打地卖给其他房企。每块资产分别叫价,肯定会被宰得更惨,成本也更高。
老邓估计,恒大手里的资产能半价卖掉,就不错了。
而且,一般不会到半价。因为现在的整体经济形势……以及恒大开发到一半,别的房企很可能不满意恒大的设计,重新设计和启动都是成本。于是,其他房企会以各种理由降低价格。处理一堆烂尾楼的成本本来就大,所以恒大根本卖不上价。
现在恒大欠债1.95万亿,而手里的存货只有1.43万亿,其他资产大约0.71万亿,一共2.14万亿。如果资产打五折,只剩1.07万亿了。于是就有1.95 - 1.07 = 0.88万亿的窟窿。
所以,恒大就是个万亿级的窟窿。
拖得越久,窟窿越大。
不仅因为还要折旧,而且恒大本身的运营也在不断产生巨大的成本。
既然恒大的大约2万亿资产不可能由几个巨头消化(它们首先心不齐,其次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来消化),那么,就得由至少几十家房企或其他企业一起来逐渐消化。如此将旷日持久,何时是个头?
如果,我是说如果,恒大被不超过10家巨头在短期内给整体“消化”掉了,这项行动必然要得到国家的支持。
但是目前这个时候,国家凭什么来支持其他房企这么做呢?
如果其他几个或十几个巨头联合起来,短期内消化了恒大,但其他高杠杆的房企巨头,它们再暴雷怎么办?
比如,……我就不说名字了。如果再暴雷一家和恒大规模差不多的,其他巨头还接得起来吗?
所以不仅现在不可能有其他巨头在国家的支持下整体“消化”掉恒大,而且大家都在等更多的巨头暴雷。那时进场吃肉,价格将更低。
所以笔者估计,恒大的暴雷,还得再发酵一段。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恒大的散户债权人,以后无论是拿现金还是拿房子,估计都很难拿回来多少,肯定亏大了。
这确实令人悲哀。
很多人以前都觉得恒大很“大”,许家印好像手眼通天,利息给得也高,于是纷纷出借。
这确实令人悲哀。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的爆出,很多人觉得许家印是“故意”的。但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谁都想挣了钱之后光明正大地生活。
老邓估计,许家印最迟在2018年,发现按正常逻辑已经根本玩不转了,以后必然是个死,于是招数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清奇。他在寄希望于几乎不可能的偶然性。
这种心态很多人都有。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希特勒在1945年居然狂发奇想,认为英美会帮助德国对抗苏联。基于当时的情况,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希特勒居然靠这种信念,撑到了最后一刻。
他撑得越久,德国的损失越大。但他是头儿,就是要撑,别人也没办法。
这是个很不恰当的例子,我仅仅用来说明有些人在绝境下会有一种奇怪的心态,也会做出各种越发不理智的决策。他们就是在赌几乎不可能的偶然性。
如果这个例子不能服人,我再举个例子。很多赌徒明知已经不可能再赢回来,但仍然孤注一掷,越赌越大,直到输光了裤衩,输掉了祖宗三代的财富,外面还欠一大笔债。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其实已经绝望了,反而越发不理智。他们寄希望于几乎不可能的偶然性。
这是相当多的人在绝境中都容易有的一种心态。
我在想,如果……
算了,没有如果。事情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虽然我心里始终觉得,恒大的局面,本不应该如此惨烈。
说说股市吧。
9月14日的股市中阴,既有前期的大涨股票和板块需要消化整理的因素,也是受恒大暴雷的影响。
因为如果恒大暴雷,必然会造成很多企业的困难,进而造成更多企业的困难。
这个影响很大。
但再大,能比P2P大?
所以恒大离“大而不倒”还远着呢。
股市方面,前期表现不好的板块有反弹,但前期大涨的股票一般都在14日明显下跌,也是调整的需要。
老邓认为,洗洗更健康。
因为市场并不缺钱。
下图是截止到2021年9月14日收盘的各种shibor利率的走势。可以看出,三个月以上的长期利率,一直徘徊在低位。
这说明市场整体不缺钱,仅仅是短期适当缺点钱而已。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走势也很平稳:
所以资金面没有任何问题。
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恒大和更多房企越暴雷,越要这样。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趋势仍然没变。
现在股市的趋势是什么呢?
当然是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企喽。这一点,我过去都强调过好多回了。
所以9月14日的股市,仅仅是长趋势下的一个暂时回转,不影响长期趋势,反而更有利于长期趋势。
老夫的股票总市值,在9月13日又创下新高后,14日有所下跌。
但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对股市的调整无所谓。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将持股不动,不会调仓换股。
三观一致的读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