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到底败在什么地方?会有白衣骑士来救恒大吗?

发布于 2021-09-15 07:14

 ID l laodengshuogu

作者 l 邓元杰

(一)

恒大暴雷!

许家印到底败在什么地方?

如果他提前几年收缩能不能避免暴雷呢?



最近财经界的一个重磅新闻是恒大暴雷了。


具体地说,是“恒大财富”暴雷了,无法给买了恒大理财的用户兑付。消息传出,买理财产品的不管到期没到期,都蜂拥到恒大要求兑付,相关的群里都在比惨。


在老邓看来,恒大暴雷是肯定的。


这并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关于恒大和许家印以前我也写过几篇文章,都以质疑和拍砖为主。但几年前恒大的业务貌似做得不错,营收和利润每年都增长良好。即便是今年上半年,业绩也还可以:营收仅仅微降,利润仍有143.83亿之多,同比下降不到6亿元。


但,仅仅是营收和利润的微降,就足以让恒大暴雷了。


先卖个关子,看看恒大的营收和利润情况。


下图是恒大的营收趋势。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几乎每年都明显增长。


下图是恒大的归母净利润趋势,可以看出,在2018年达到顶峰,之前增速也很快,但之后就是在硬撑了。


这也就是说,2019年以来,恒大是增收不增利。2021年以来,营收和利润都已经开始微降。


然后,就是理财产品不能按期兑付。


而在此之前,恒大已经多次降价卖房,绝对是挥泪大甩卖,亏本大甩卖,可惜价格太低,经常被当地政府叫停。而且这种事儿干得多了,用户越发不敢买期房,导致营收开始止步不前。


但不管怎么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恒大一直是挣钱的,怎么突然之间理财产品兑不出来了呢?


一直在挣钱却拿不出钱,到底怎么回事?


这事儿其实也简单。做过生意的都知道,是现金流出了问题。


也就是说,挣的钱都是账面上的,但需要支付的钱太多,导致手里没钱。这时大量的理财产品到期,又不能借新还旧,于是就暴雷了。


现在的房企,挣的钱都是账面上的。


我在上一篇文章《我已经赚得找不着北,但有一个巨大困难横亘在面前》中给了一幅过去几年去化率的图,今年上半年房企的去化率只有38%。


加上国家对销售的最高限价让房企的净利润只有1%-2%,这意味着房企投入一亿元成本,貌似可以获得100~200万的净利润,但真正到手的钱只有4000万。


这也就是说,房企投入一亿,中短期内只能收回4000万。


这种事儿如果是短期,没问题。但从上图可以看出,去化率在2017年以前还有80%,之后逐年走低。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房企入不敷出已经好几年了。


至少有四年。


对于杠杆很高的一些房企来说,至少五年。


所以很多房企,外面借款的年化利率都在15%以上,甚至已经接近20%。


所以网上很多人说,房地产已经挣了很多年的钱,亏一两年怎么了?亏不起吗?


这种说法很业余,很肤浅。


因为他们挣的都是账面利润,钱都在存货里呢,而且外面还欠了一大堆债。


房企老板们花天酒地,鲜衣怒马,很多高管们都挣了上亿,但和成千上万亿的存货和负债相比,毛毛雨哎。就算他们始终都吃糠咽菜,每个月只拿几千元工资,房企还是很困难。


那么,房企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白了,很多老板,不相信我国自2016年9月底开始的这轮调控,会持续时间这么长。甚至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尤其是,2020年管理部门还划了“三条红线”,不满足要求的甚至已经不能从正规渠道借新还旧。


这等于断了高杠杆企业借新还旧的路。于是他们只能在外面借利率越来越高的钱。


可是利率太高,出借人或许就不敢借了。


这就走向了一个恶性循环。


于是,房企账面上赚钱,但已经被枯竭的现金流憋死了。


恒大当然是这里面的杰出代表。


很多房企的想法是:一轮调控顶多四年,调控之后由于城市化进程没有结束和M2的持续走高,房价将迎来又一轮报复性上涨。可能还会再涨一倍。于是房企大卖特卖,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过去二十年一直都是这么循环的。


可惜这轮调控已经持续了五年,而且措施越来越严厉。


早知如此,许家印会不会悠着点?其他房企大佬们,会不会悠着点呢?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如果恒大们2017年以来就不再拿地了,现在能不能撑下去?

不再拿地,现金就没那么紧张了。把手里的存货卖,拍屁股走人,行不行?

可惜,老邓推演的结果仍然是:不行。

也就是说,国家这么严厉地调控下去,最后几乎所有的房企,都撑不住。

我们推演一下。

假如恒大2017年以来不再拿地,它手里的上万亿存货能不能在几年内卖完?

除非亏本大甩卖,否则根本卖不完。因为房企的总体去化率在不断走低。

乐观估计,2017年恒大手里的一万亿存货,卖到现在或许可以卖掉7000亿。

也就是说,还有3000亿始终要砸在手里。

这是因为2016年以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不仅国家仍在严厉调控房地产,而且我国的GDP增速不断变慢,经济整体境况……每年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加上人口仍然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而恒大的很多房子都在三四线,所以恒大必然会留下很多卖不掉的库存。

不仅恒大,所有的大房企都这样。

对于恒大来说,砸在手里3000亿元,而过去挣的钱还不到3000亿,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亏了。债主们来要账,恒大还是拿不出钱。

更何况,如果2017年以来恒大只消化手里的库存,营收和利润肯定大减,甚至利润早就是亏的了。

就算不亏,恒大的规模也将大幅缩减,成为一家中小房企。

别说许家印,恐怕绝大多数老板都很难做出这种决策。(这更可以看出王健林的老辣)

这是因为,就算恒大不再拿地,但像许家印这种看好未来房价的老板多得是。所以其他房企拿地的仍有一大把,照样争得头破血流。所以地方政府卖地照样卖得欢,国家一看这形势,仍然会严厉调控。

于是去化率不断走低,每个房企的现金流都很紧张,存货也很难卖出去。

除非2017年所有的房企都一致行动,不再拿地了,国家才会改弦更张。

可是既然当时很多人预期调控最多三、四年然后以后会更好,所以房企不可能一致行动的。

直到今年春天以后,房企们算是都看明白了形势,所以深圳、杭州的第二次土拍,房企们都不参加了。

地方政府一看你们都不来了?于是修改规则,稍微有利于房企。

请注意,现在仅仅是“稍微”有利于房企,比如把最高限价由50%降到15%甚至10%,但另一方面却在抬高底价。所以还远远、远远不够。

尤其是,今年夏天以来国家在一系列行业的重大举措,恐怕就算大规模放松房地产,有多少人买房都很难说了。

孙宏斌在8月31日不是说吗?:今年下半年会比较惨烈。

他在融创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上的两句原话是:

“今年下半年的销售压力很大,预计下半年市场还是会比较惨烈的”。

“除了我们以外,都有可能暴雷”。

呵呵,孙宏斌还是很骄傲滴。

应该把“除了我们以外”去掉。

也就是说,照这个趋势,所有的房企都有可能暴雷。

道理很简单,上面从去化率、现金流的情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就算万科和保利,最后也撑不过去。

前提是“照这个趋势”。

当然,国家不可能会让所有房企都破产的。所以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放松的。

8月31日的“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已经是松动的第一步。

这个发布会之前我重点解读过,这里只针对房企说一句:目前这个力度恐怕还远远不够。

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以后将出台更多有利于房地产的政策。

那么,什么时候调控结束呢?

这个老邓也说不清楚。但我个人觉得,如果前十大房企中只有恒大暴雷,大概还是不够的。

怎么着也得至少两家吧。或者,三家?

写到这里,上面几百字已经都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了。所以仅仅是老邓的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2021年1-8月,按销售额计算,我国前十大房企如下所示。

这里面有国企,也有,好几家民企。

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既然照这个趋势所有的房企都有可能暴雷,而国家又不会让所有房企破产,所以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明显放松房地产的。

8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不是说了吗,“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从建筑大国迈向建筑强国。”

建筑行业应该包括房地产吧。

说说普通人怎么办。

个人建议,最近买房可以适当观望一下。当然如果是刚需并且房子不错,该出手时就出手。

另外,如果在股市上投资,可以考虑布局地产股了。

道理很简单:地产股早已经非常、非常低估,就是因为之前对暴雷的预期。那么当雷真正来临时,当各种大雷频繁响起时,那么,在大中型房企中不太可能成为最后30%暴雷的房企,以后不仅极有可能存活下来,而且它们是低价吃掉其他房企的兀鹫,以后将强者更强。

请注意,仅仅是开始布局,而不是大规模杀入。稳健的投资者会一直等到趋势很明显时,才会大规模买入的。

这看似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却是长赚的法门。但这是股市赚钱的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回到恒大,基本上得甩卖资产了。

但是甩卖资产就能度过危机吗?根本不够。因为恒大的总负债高达1.95万亿,手里的存货虽然高达1.43万亿,加上其他资产,净资产也有1900亿之多。但是现在恒大是案板上的肉,买家们最多半价买它的资产,甚至价格更低。所以如果就这么甩卖,根本还不起上万亿的债,许家印过去多年的分红有大几百亿,就算从海外拿回来,填进去也远远不够。

所以恒大已经是一个万亿左右的大窟窿了。

这个高达万亿的窟窿,广东省和广州市能解决吗?

估计很困难吧。

所以最后怎么办,我也不清楚,看国家的决策吧。

许家印,够惨的。

顺便说一句,我对许家印的印象不错,颇有好感。他既机警又长袖善舞,过去几年算是用尽了各种手段,也为中国足球、排球的发展和慈善事业包括扶贫,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从经商能力上说,国内能比得上他的,不超过10个人。

但就是以前迈的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而且,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很难预料到2016年以来房地产调控会如此严厉,宏观经济和更大的形势,会这么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大形势如此,许家印个人能力再强,还是顶不住。

如果非要从个人身上找原因,是他“总想做大甚至做成第一”的心魔,造成了他今天的结果。

这是1980、1990年代崛起的老板们的普遍特征。就是贪大求全,甚至四处出击。

许家印,也不能超脱时代的影响。

至于恒大健康和恒大汽车,我认为是他为了摆脱财务困境而采取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较大。因为把声势造得越大,就越容易借钱。这是他那个时代人的普遍想法。他一直在为渡过房地产调控而做各种努力,使出了浑身解数。

现在,丑化恒大和许家印的文章已越来越多。但是我,实在不忍心再往恒大和许家印身上泼脏水了。

恒大和许家印,很不容易。

希望恒大能平安着陆,希望所有相关方,都能妥善解决问题。

(二)

会有白衣骑士来救恒大吗?

再谈谈今天(9月14日)的股市

自上一篇《恒大暴雷!许家印到底败在什么地方?如果他提前几年收缩能不能避免暴雷呢?》之后,恒大的状况恶化得非常快,不仅很多人围在恒大的多个部门要钱,而且恒大的房子最近卖得也不好,因为现在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敢买恒大低价房的人越来越少。

谁让现在是网络时代呢,消息在各个群和朋友圈传得贼快。

那么,会有白衣骑士来救恒大吗?

更具体一点,政府会救恒大吗?

呵呵,可能性为零。

道理很简单,过去五年的调控是干什么的?

另外,P2P,政府救了吗?

2018年,我国P2P的规模高达2.8万亿,为历年最多。当然现在已经基本没了,或者顶多剩个一两千亿?总之已经基本上没了。

P2P暴雷以e租宝最为典型,时间也相当早,2016年就完蛋了。2018年2月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对e租宝的26个高管和相关人员判了刑。

2014年,e租宝的广告在央视满天飞。P2P也算是金融创新吧,可是该完蛋还是完蛋,能把每个P2P剩下的钱赔个零头,就不错了。

在央媒上的广告满天飞、多个高官都站过台的P2P,年度规模高达2.8万亿,累计规模在4万亿以上,该亏不还是亏吗。

恒大的大窟窿,最保守估计也在5000亿以上,以后可能会破万亿。但也顶多一万多亿,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都比P2P差远了。

所以,别指望ZF帮一个民企赔偿投资人的损失。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开了这个头,其他民企更可以心安理得地叫苦了。那么,ZF要赔多少钱?

所以可能性为零。

ZF能做的,就是尽快盘点恒大的资产和负债(为此需要让恒大暂时休克),然后让其他一堆房企接盘。不出意外的话,恒大的资产减负债肯定是负数。然后算个比例,比如30%,赔给投资人就结了。

请注意,以上是最好的结果。

拖得越久,恒大的负债就越高,而资产的价值越低。进而,净负债就越高。

既然ZF不可能帮恒大赔偿投资人的损失,其他房企巨头们联合起来行不行?

不可能的。恒大的资产既有好的,也有差的,怎么分?谁说了算?

所以,恒大只能把自己的资产零敲碎打地卖给其他房企。每块资产分别叫价,肯定会被宰得更惨,成本也更高。

老邓估计,恒大手里的资产能半价卖掉,就不错了。

而且,一般不会到半价。因为现在的整体经济形势……以及恒大开发到一半,别的房企很可能不满意恒大的设计,重新设计和启动都是成本。于是,其他房企会以各种理由降低价格。处理一堆烂尾楼的成本本来就大,所以恒大根本卖不上价。

现在恒大欠债1.95万亿,而手里的存货只有1.43万亿,其他资产大约0.71万亿,一共2.14万亿。如果资产打五折,只剩1.07万亿了。于是就有1.95 - 1.07 = 0.88万亿的窟窿。

所以,恒大就是个万亿级的窟窿。

拖得越久,窟窿越大。

不仅因为还要折旧,而且恒大本身的运营也在不断产生巨大的成本。

既然恒大的大约2万亿资产不可能由几个巨头消化(它们首先心不齐,其次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来消化),那么,就得由至少几十家房企或其他企业一起来逐渐消化。如此将旷日持久,何时是个头?

如果,我是说如果,恒大被不超过10家巨头在短期内给整体“消化”掉了,这项行动必然要得到国家的支持。

但是目前这个时候,国家凭什么来支持其他房企这么做呢?

如果其他几个或十几个巨头联合起来,短期内消化了恒大,但其他高杠杆的房企巨头,它们再暴雷怎么办?

比如,……我就不说名字了。如果再暴雷一家和恒大规模差不多的,其他巨头还接得起来吗?

所以不仅现在不可能有其他巨头在国家的支持下整体“消化掉恒大,而且大家都在等更多的巨头暴雷。那时进场吃肉,价格将更低。

所以笔者估计,恒大的暴雷,还得再发酵一段。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恒大的散户债权人,以后无论是拿现金还是拿房子,估计都很难拿回来多少,肯定亏大了。

这确实令人悲哀。

很多人以前都觉得恒大很“大”,许家印好像手眼通天,利息给得也高,于是纷纷出借。

这确实令人悲哀。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的爆出,很多人觉得许家印是“故意”的。但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谁都想挣了钱之后光明正大地生活。

老邓估计,许家印最迟在2018年,发现按正常逻辑已经根本玩不转了,以后必然是个死,于是招数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清奇。他在寄希望于几乎不可能的偶然性。

这种心态很多人都有。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希特勒在1945年居然狂发奇想,认为英美会帮助德国对抗苏联。基于当时的情况,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希特勒居然靠这种信念,撑到了最后一刻。

他撑得越久,德国的损失越大。但他是头儿,就是要撑,别人也没办法。

这是个很不恰当的例子,我仅仅用来说明有些人在绝境下会有一种奇怪的心态,也会做出各种越发不理智的决策。他们就是在赌几乎不可能的偶然性。

如果这个例子不能服人,我再举个例子。很多赌徒明知已经不可能再赢回来,但仍然孤注一掷,越赌越大,直到输光了裤衩,输掉了祖宗三代的财富,外面还欠一大笔债。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其实已经绝望了,反而越发不理智。他们寄希望于几乎不可能的偶然性。

这是相当多的人在绝境中都容易有的一种心态。

我在想,如果……

算了,没有如果。事情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虽然我心里始终觉得,恒大的局面,本不应该如此惨烈。

说说股市吧。

9月14日的股市中阴,既有前期的大涨股票和板块需要消化整理的因素,也是受恒大暴雷的影响。

因为如果恒大暴雷,必然会造成很多企业的困难,进而造成更多企业的困难。

这个影响很大。

但再大,能比P2P大?

所以恒大离“大而不倒”还远着呢。

股市方面,前期表现不好的板块有反弹,但前期大涨的股票一般都在14日明显下跌,也是调整的需要。

老邓认为,洗洗更健康。

因为市场并不缺钱。

下图是截止到2021年9月14日收盘的各种shibor利率的走势。可以看出,三个月以上的长期利率,一直徘徊在低位。

这说明市场整体不缺钱,仅仅是短期适当缺点钱而已。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走势也很平稳:

所以资金面没有任何问题。

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恒大和更多房企越暴雷,越要这样。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趋势仍然没变。

现在股市的趋势是什么呢?

当然是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国企喽。这一点,我过去都强调过好多回了。

所以9月14日的股市,仅仅是长趋势下的一个暂时回转,不影响长期趋势,反而更有利于长期趋势。

老夫的股票总市值,在9月13日又创下新高后,14日有所下跌。

但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对股市的调整无所谓。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将持股不动,不会调仓换股。



你想被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却不愿意剥削你了

出国的人都没有上进心了,真相其实很扎心

所谓愚人,就是甘心生活于谎言的人

想毁掉一个人,就让他从小心怀仇恨

请忘记国耻与仇恨

三观一致的读友


维罗阳光
北美文集,汇集各路优秀写手,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多一点家国情怀,多一点探索世界的好奇。
178篇原创内容
维罗微风
一贯风格,说人话。
8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