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记|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发布于 2021-09-16 03:32
最近一直在听的一首歌《漠河舞厅》,创作者是柳爽,据说歌曲的背景改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来自漠河的老人——张德全,他的爱妻在1987年的漠河大火中丧生,自此之后,老人一直未娶。因为妻子生前爱舞蹈,所以老人经常独自去舞厅跳舞。柳爽将此故事创作成了一首歌曲。
人的生命可能就会在某个自己不知道,却被安排好的瞬间变为永恒,而惦记的人将为此付出一生的回忆。紧靠回忆为生,未免有些苦涩,若想要选择忘记,也没有人会忍心责备。有勇气选择“记得”的人,更是令人佩服。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难以想象,一份靠一人维系的三十多年的感情,也难以想象那些两人朝夕共处的日子是多么的值得铭记。写歌之人,感触深切,听歌之人,也有共鸣。歌曲不宜分享,因为每个人对旋律都有不同体会,故事总是更直白些,希望有缘人读了《再见了晚星》,也会喜欢这首歌。
今年入秋之后的天气,保持着大致一周雨,一周晴的频率,稳步将温度维持在较为舒适的区间。今夜又开始下雨了,窗外的雨声,映得夜晚更加安静,这样的安静比较容易让人心静下来,去回忆和记录最近的思考与所获。九月过半,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幸在暑期教师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作为第一次感受暑假忙碌的我,也是狠狠感受了几乎每天6-8h的充实与疲惫。也是蛮感谢这个暑假遇到的学生们的,还是很配合课堂教学。也很感谢前前后后为学生奔忙的助教和顾问老师们,暑假的每一个人真的都好拼吖。相比之下,九月以来就轻松了一些。
最近看完了两本书一本是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写的《心若菩提》,一本是哲学家叔本华的《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这两本书都给了我很多启示,“开卷有益”,只要翻开书就会获益。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这是我第一次读哲学家的书,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很有趣,看着这个书名就有三个问题,1. 什么是悲观主义?2. 悲观主义的人怎么能产生积极思考?3. 什么样的思考是积极思考?这本书的书名像是“悲观主义者”的福音。
哲学家的书是第一次看,说实话,一直对于“哲学”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感觉学哲学的都是境界很高的人。不过不懂哲学是什么,也不影响看这本书。这本书中的一些,真的还挺直击心灵的。今天刚刚读完这本书,记录一下,虽然我在书中没有找到我关于书名的疑惑的一些答案,但还是受到了很多启发。
这本书的开头,就花费了很多的笔墨来写“学会独处”的重要性。一方面来说,学会独处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成年后的生活,被很多事推着在往前走,不可避免的就是工作,毕竟这是生存之本,当每一天的行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之后,时间也就在这一项一项地任务完成中溜走。那么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提升的的时间在哪里?
而如果少了这样的“静思”时刻,其实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就像机器需要定期护理保养一样,如果心灵不经常除尘,就会越来越看不清自己内心想要的,而被一套又一套的理论捆绑向前,慢慢觉得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独处的时候,是一个人最靠近自己的时候。我曾经以为生活并不需要这样的思考时间,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很担心拥有太多空闲时间,这里说的空闲就是无所事事的状态,从而陷入一种对时间空白的恐慌。于是就会想尽办法用娱乐填满这样的空白,看剧也好,打游戏也好,总之感觉上时间过得快一点的话,就可以假装岁月静好。
也是出去上学的日子,让我习惯了独处,刚开始的时候也会着急,想要找人分享喜悦或是难过,然后会发现,隔着尴尬的时差,所有的分享都缺少了时效性。那就慢慢学会消化情绪呗。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也养成了定期记录生活的习惯。目前看来,习惯保持还可以。文字的记录,也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你在不断地捕捉内心的每一个思路或者念头,是一种对内心感受的觉察。
这样的觉察,之所以有必要,也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其实最懂你的只有你自己。任何一种感受当你说出口的时候,听到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理解,从而给你一个“值或不值”的情绪判断,而这不一定是你此刻的真实感受。觉察自己的内心,认可每一种情绪的合理存在,才能对症找到解药。某种角度来说,人是情绪的产物,而情绪的出口,只有自己能找到。
学会与孤独相处,而不是在孤独的时候拼命寻求感官刺激来削弱这样的感觉,才会慢慢的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强大起来。人的一生,一路走,一路相遇,一路散,如果不能学会和自己相处,同时通过这个过程去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富足,很可能会在人生的很多个时刻,觉得被寂寞吞噬,产生无尽的悲伤感,这样的话,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困扰。精神不自立的人,遇到苦难只能向外求,而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哪一个方法才能救赎你呢?
当然,学会独处,也要学会与人相处,毕竟无人活在世上是孤岛。
一直以来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奖罚教育”居多,这让成年以后的我们,也不自觉地活在他人的眼中,想要很多很多的钱,来证明自己很厉害,想要很多很多的权利,来证明自己值得被尊重。可是,“很多”到底是多少呢?有没有个峰值呢?大约在心里,都觉得,这种好事哪里需要“最大值”。
的确,财富与地位,名利与荣誉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人的价值。可是,别忘了,世事无常,一个人的运势是会在一生中不断变化的。我想每个人都会对此深有体会,你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就算不那么努力,也诸事顺遂,而在某些阶段,你拼命努力,却看不到结果。所以,如果以此身外之物来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心情难免会像搭乘了过山车,不知道下一个急转在哪里。
而“向外”所求的认可,也会变成一种心里负担,像被一把无形的枷锁困住,不得不不断地为其增添砝码,人也会在追逐中,逐渐迷失本真。所以,心灵富足,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一种自我的认同感。像是《被讨厌的勇气》中说的,即使某个阶段,你觉得自己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不值一提,你也不能否认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价值。
自我认同所达到的自洽,是一种清醒,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因为境遇的变化,而随意的自暴自弃或者狂妄自大。认可自己的存在与价值,然后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这样的自洽说起来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状态,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到,是需要不断地经历事情,需要不断地反思与觉察,才能慢慢慢慢学会的。虽然不易,但值得追求。
“当下”,“每一个当下”其实才是我们拥有的最实际的东西,这一点与《金刚经》很像。过去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如果说,关于未来有没有什么是确定的,那就只有一件事——死亡。认真度过每一个当下,每一天,也就一步一步在铺未来的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