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闭环思维难吗?--不难!

发布于 2021-09-20 22:32

最近也是忙于学习,好几天没有写文章了,所以就停更了几天。


虽然说阅读量和粉丝量不是很多,但对于自己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那些感觉自己了解的知识,事后发现那些感觉自己懂的压根不懂,因为在写的时候写不出来。



1、通过输出文章,让自己的输入和思考有了检验的方法,做到了闭环。

2、写文章,无论自己的表达还是思考,有很强的结构化和条理性。

最近在猛烈学习地过程中,思考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方法论,感觉挺受用的,想分享给大家。

你在生活中有闭环思维吗?

没有闭环思维去做事的时候,很难做的很好,因为少了闭环整件事情就不完整,无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和反馈。

比如在学校,老师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和内容,学生课后进行消化和理解,最后进行考试。如果没有考试这个闭环的动作,每个学生是不知道自己掌握的情况的。

通过学习,我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如何闭环的思维,让自己的学习更加高效。

1、做规划

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做规划,可能这是句废话。

但大多数人是没有清晰的规划的,属于做到哪算哪的那种人。

想学习或进入一个领域,如何去做规划?

我觉得要把自己的目的先明确一下。

以我自己为例。

比如我打算去学习产品经理。

想做产品经理的目的是什么?

是想了解一下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还是想打算以后从事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工作?

不同的目的,规划是不同的。

想了解一下,就可以通过自己平常的时间去看一下书籍和教程,大概了解一下。

想从事这份工作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All In。

目的已经明确,如何做规划呢?

那就是先给自己一些明确的时间节点和短期的产出。

比如我通过一个月的学习,能够大致掌握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一些相关的工具使用,如Axure和Visio等等。

2、找方法

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何完成这个目标。

我的理念就是闪电战。

如何理解?

就是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所有精力去攻下这个目标。

只有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上面之后,做到把这件事情击穿,才能牢牢掌握,实现自己的快速成长。

放大镜之所以能够点燃纸张,是因为把焦点聚焦于一点,在短时间内把纸张的温度急剧上升,达到纸张的燃点。

学习也应该这样。

下面讲一下我是具体如何做的。

首先产品经理不是一个学科,不像其他成熟学科可以找到经典教材,比如心理学的《思考快与慢》和《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的《经济学原理》等等。

我在找方法的时候并没有着急,而是去看一些行业里认为比较牛逼的书籍。

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产品方面的书籍,发现俞军老师(产品领域的神)出的一本书《产品方法论》,豆瓣评分9.3分。

这可能就是我找的那本经典之作,这个方法类似于第一性原理,一个系统一定有一个支撑它的基石,不能被缺省和省略。

这本书就是我眼中关于产品经理的那块基石,找到它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找到了产品的基石,心里舒服了一些。

可是一本书就够了吗?显然不行。

我把《产品方法论》读完后,专门找根产品相关的书籍,如《用户体验五要素》、《产品思维》、《从点子到产品》、《关于产品经理技术那点事》。

发现它们讲的内容都是一件事,可能方法和内容不太一样,就是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调研并发现用户的需求、生产出可以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销售产品、跨部门进行协调。

再简单说就是: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有了这些“虚”的东西就行了吗?你要把一些想法学着如何落地。

接下来就是工具的学习,找一些关于工具的视频教程。

无论是编程还是工具的学习,我首推B站。

这是我学习工具的计划

打算在一个月内,把产品经理工作职责和方法论,以及工作中用到的工具悉数掌握。

这就是我的目标。

3、看反馈

有了目标和学习的方法,如何检验自己掌握的情况呢?

及时反馈。


对工具的反馈则是自己在规定时间去用工具实现某个页面的能力。

比如社交类的产品——微信,我如何通过Axure软件画出来。

购物类的产品——淘宝,自己试着去画出这样的界面等等。

通过自己画图的反馈,发现自己工具中的哪些技能没有掌握好,去视频专门看一下。

这也算是刻意练习的一种吧,不过这个过程及其枯燥。

没有反馈,你就无法知道自己的情况,无法针对弱点进行改正和加强。

及时反馈是做事情的闭环思维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往往被大家忽略。

比如产品经理通过需求,设计出产品,也把产品销售出去了。如果没有用户的反馈,那么这个产品就无法进行优化和迭代,产品如此,人亦如此。

最后的话:

通过做规划、找方法和看反馈这三个步骤,打造自己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闭环思维,使自己做事的效率越来越高。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