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真的胖吗 唐明皇与杨贵妃: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是怎么样的?
发布于 2021-09-21 05:48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更有野史说,安禄山与杨与环一起“那个”的时候把杨玉环的胸都抓破了,本人认为这断野史是真的,否则何来“禄山之爪”这个典故。
杨玉环也是不甘示弱,说道:“赵飞燕瘦到能掌中起舞,我一曲霓裳羽衣舞就能秒了她。(霓裳羽衣一曲,可掩前古)”
?他六岁那年,他奶奶废掉他爸,成为女皇帝。他爸被降为皇嗣,全家被逼迫改姓为「武」。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并不是杨贵妃看得上看不上安禄山的问题,而是唐玄宗李隆基想要重要安禄山来制衡李林甫、杨国忠二人。要知道安禄山可是比杨玉环更早发达的。杨玉环从小被叔叔杨玄珪扶养,在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才做了寿王李瑁的寿王妃,次年因为武惠妃去世,又经过高力士推荐,所以杨玉环才在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做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太真娘子”,又到了天宝四载即公元744年八月壬寅日,杨玉环才从“太真娘子”升为贵妃,期间,杨玉环不仅两次被唐玄宗李隆基“谴还外第”,还在第二次被唐玄宗李隆基是“谴还外第”时,差点“赐死”,后来因为杨国忠、吉温的帮助,所以唐玄宗李隆基才让杨玉环回宫:〖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妃复得谴还外第,国忠谋於吉温。温因见帝曰:“妇人过忤当死, 然何惜宫中一席广为鈇质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动,辍食,诏中人张韬光赐之。妃因韬光谢帝曰:“妾有罪当万诛,然肤发外皆上所赐,今且死,无以报。”引刀断一缭发奏之,曰:“以此留诀。”帝见骇惋,遽召入,礼遇如初。因又幸秦国(夫人)及国忠第,赐两家钜万。〗――(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卷一?后妃列传?玄宗贵妃杨氏列传》)
其实杨贵妃对石榴的爱好也不亚于荔枝,但就因为没有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那样好的语,知道的人不太多。“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就与她的这个爱好有关。让大臣们拜倒在自己的裙下,一方面是维护女人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有捉弄大臣的顽皮在里面。
迎娶之时,奏《霓裳羽衣曲》为先导;迎娶之后,又赠以金钗、钿合、金步摇作为信物。
“这行吗?”李隆基既想吃河豚,又害怕被着似的问。
但是李隆基仿佛是中了杨玉环的魔法,把她赶出之后就六神无主,失魂落魄,不思茶饭,赶紧再派人请回宫中。
7月,到马嵬驿,将士饥饿疲惫,都非常愤怒。陈玄礼认为祸事都是由杨国忠造成的,要杀掉他,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报告太子(希望得到太子李亨的支持),但太子没有表态。当时有20名吐蕃使者挡住杨国忠的马,说没有吃的,杨国忠没有回答,士兵起哄,大喊:“杨国忠和胡虏要谋反!”有人向他(杨国忠)射箭,射中了马鞍,杨国忠逃到西门,众军士一路追杀,把他杀死分尸,脑袋插在一杆枪上放在驿门外,接下来,军士又杀死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和韩国夫人(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大喊:“你们怎么敢害宰相!”一众军士又把他杀了。韦见素(宰相)听到混乱跑出来,被乱兵攻击,头破血流,有人喊:“不要伤害韦相公。”(韦见素)被救下,得以幸免。
杨玉环,原本是个四川小辣椒,出身官宦之家,是个“官四代”。年幼时,爸爸去世,在洛阳做官的三叔收养了她。
杨玉环与寿王结婚三年之后,38岁的武惠妃病死了。[杨贵妃也是这个年龄死的]
诗人李白曾经与贵妃近距离接触,并当场为贵妃作诗,即为著名的《清平调》,其诗赞美贵妃的身形和美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诗中意指杨贵妃与汉代赵飞燕相似,而赵飞燕是瘦的。而且根据历史记载,贵妃擅长舞蹈,其代表舞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其舞蹈水平也常被人与赵飞燕(赵飞燕是瘦的)相比较,贵妃还十分擅长于胡旋舞。一般认为,杨贵妃作为舞者,即使胖最多也是微胖,如果太胖,是难以完成这些曼妙舞曲的。此外,杜甫的《丽人行》有:“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认为杨贵妃等丽人是骨肉匀称,并不是肥胖。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侍儿扶起娇无力”,而扶起胖人是不会让人觉得娇弱无力的。陈鸿的《长恨歌传》则描写杨贵妃“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纤秾”意为纤细和丰腴,显然作者认为杨贵妃肥瘦适中,身材匀称。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787490091.jpg)
玄宗是个念旧的人。
于是召来学士李白,命其赋诗助兴。
七夕盟誓不过四年,这对老夫少妻的恩爱,在今天陕西兴平县的马嵬坡,刹车,坠亡,画上休止符。
雷人台词top3:
自己看吧,杨贵妃本来就长得亭亭玉立,或者是肥胖臃肿(后面再说),大家一起一丝不挂泡温泉,一下子就“满脸红润惹人爱、出水芙蓉惹人怜”了,再时不时秀条大腿,摆个性感姿势,唐玄宗当时就沦陷了。
安禄山与杨贵妃
1杨贵妃简介;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四大美女之一。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所谓“诃子”就是女人胸罩的雏形,看来,杨贵妃跟安禄山“玩火”,一不小心,还玩出一项伟大的发明,如果当时可以申请专利,杨贵妃可以大赚一把,成为顶级富婆了。
他对张九龄的文人风骨极其不悦,后来却总要在别人推荐新宰相时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1/4_16321787318121002.jpg)
面对装糊涂的李隆基,高力士只能把话挑明了说:“杨贵妃没有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杨贵妃还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们怎么能够安心呢!他们都是杨家人啊。希望陛下好好地考虑一下,将士安宁,陛下就会安全。”到此,李隆基不得不命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绳子勒死了她。然后把尸体抬到驿站的庭中,召陈玄礼等人入驿站察看。陈玄礼等人脱去甲胄,叩头谢罪。木已成舟,李隆基还能做什么,只好命令他们告谕其他的军士。陈玄礼等都高喊万岁,拜了两拜而出。而杨家人的其他人,比如杨国忠的妻子裴柔与她的小儿子杨、虢国夫人与她的儿子裴徽都乘乱逃走,到了陈仓县,被县令薛景仙率领官吏抓获,最后也难逃一死。
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
公元745年,杨玉环28岁那年被册封为贵妃,从此“三千宠爱集一身”、“君王从此不早朝”。《旧唐书》里记载,“宫中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为杨贵妃雕刻熔造做首饰的“又数百人”,杨贵妃要吃荔枝,李隆基就命人从广东一带飞马送往长安,为此跑死了许多马匹。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这样描写道:“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唐书记载:
激动过后,明皇的心变得多年未有过的宁静:
另外,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兄弟,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新唐书·后妃·杨贵妃传》
《旧唐书》云:“及禄山反,露檄数国忠之罪。河北盗起,玄宗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新唐书》云:“禄山反,以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7月14日,安禄山领的叛军大举攻入长安,接到密报的李隆基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军仓皇出逃。
天宝九年,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
卫王给儿子娶了一个未过门的儿媳妇,是个齐国人。那边刚谈妥,这边就听说,儿媳妇倾国倾城,很美。好色的卫宣公决定夺子之美,在黄河边齐女入境的口岸,造了一个“新台”,拦在儿子前面,迎娶了这位齐国美女。
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更直接地为贵妃鸣不平:“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不载,而温公通鉴乃采《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此种小说,乃村巷俚言……乃据以污唐家宫闱耶?”而关于《天宝遗事》一书,早在南宋初,洪迈先生便指出其“固鄙浅不足取,然颇能误后生”。真是不幸言中,贵妃洗禄儿的讹传,竟被一位老学究公然放诸正史,一讹千年!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