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中心绿轴公共空间设计竞赛获奖结果公布

发布于 2021-09-21 08:36


与文化共生: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中心绿轴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历经专业评审及网络评审两轮评选,获奖名单于今日正式公布。

由深圳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组成的团队(成员:林润榕、陈佳鸿、朱芷谊、云雪蛟,指导老师:刘瑞雪夺得桂冠,收获一等奖8万元的奖金。

△ 竞赛一等奖方案

2021年9月12日,专业评审以线下评审会的方式在有方举行。评审委员会由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主办单位代表冯晖(华侨城华南集团/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政府代表1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共同推举韩冬青为评审组长。

△ 评审委员会成员(从左上到右下:董功、冯江、韩冬青、李晓东、李保峰、冯晖)

为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本次竞赛所有参赛作品均以匿名方式呈现。7位评委秉持公正、客观、专业、严谨的态度,历经4轮5次投票及多次深入充分的讨论,依次评选出本次竞赛的优秀奖22组、三等奖5组、二等奖2组、一等奖1组,共计三十强。


网络评审于9月14日开启,历时四天。截至9月17日24时,投票文章阅读次数逾13万,总票数达52656票。网络投票得票最高的两组为14号、4号,得票数分别为12586票、11828票,两组作品获网络人气奖。

作为本次竞赛场地,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中心绿轴承载着重要文化意义,参赛作品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对场地的倾向性认知,表达细致、充分。以“与文化共生”为主题,这场竞赛不仅是一次设计技巧比拼,也是一场有关大尺度城市空间如何承载城市文化的讨论。

01

获奖名单及作品展示


设计概念:在城市的诞生与扩展历程中,大江大河往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中山的母亲河,岐江两岸孕育了中山城市及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然而,其发掘仍较为欠缺。滨水空间及文化景观资源的管理利用不足,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掣肘。

我们从宏观出发,将场地视为一个整体,把步行街、商业区、创业园区、景观、导视系统的关系整体、系统化考虑,使其相互呼应。在设计中,我们挖掘了中山滨水区的地域特色,寻找原本由中山人民积累多年的历史文化记忆,营造一个结合文化展示、体验、经营的文化步行街,一个关于岐江之美的流动的文化体验馆。

 

评审意见:作品解题轻盈、准确,不着过多笔墨。形式语言简单、直接,留白使未来的发展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曲线的使用契合中山亚热带的气质,也避免了轴线设计惯用的直线的拘谨,多了些轻松。作品在历史文脉、当地植物,以及与项目的整合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思考。

 

设计概念:

三大策略:

1. 绿轴规划:对场地进行分析,对现存绿化系统、建筑形式、环境肌理、公共空间等进行系统总览;

2. 文化梳理:对于中山的历史文化进行考量,注重人群体验;

3. 资源引入: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地设计中,吸引人群。

四大系统:

梳理中山市的各项资源优势,总结为运动、艺术、特产、景观四点,分别用游、艺、市、憩四个方面重点表现,采用步道廊架、建筑小品等将其串联,移步换景。

 

评审意见:该方案针对中山市当地市井街巷文化做了充分的关照和挖掘,呈现出某种可贵的带有烟火气的日常性和地方性。在空间操作上略显繁复,可以考虑局部更多的留白,为未来空间触发丰富的生活内容预留可能。


设计概念:本方案以中山的四季变换为主线。文化为暗线,贯穿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主题活动园区,并融入中山的农耕、渔业、海洋、岛屿等文化要素,以叙事性空间的设计手法配置景观和建筑装置,呈现出四种不同风格的主题广场。

水是中山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希望在设计中以水来串联场地,或为水田,或为河涌,或为汛、墟,从而形成连续的水的意象,推动着中山的四时流转,延续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评审意见:本方案用连续的折廊、潮汐水池、绿地和三角形人行桥编织而成公共空间,引入源自中山传统的岛屿、田园、墟市和菊会等元素,空间节奏明快,注意回应两侧环境。若取消伞形构筑物,将更有助于建立方案的特色。


设计概念:城市广场公共空间不仅承载着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是人们生活的当下,当下集中着人们的全部过去。为本地市民而设计,展示此刻,本身就是在书写历史。利用场地铺陈一幅关于中山生活、文化的长卷,是我们设计的核心。

最后建成为接地气但不失格调,多元、舒适、具有历史记忆的广场。


设计概念:本方案选取中山的母亲河:岐江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以岐江文脉的发展历程来讲述中山的城市故事。把岐江文化的起源、分化、融合、发展、未来与场地内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满足文化体验、生活休闲、商业服务的功能需求。赋予文化相应的空间载体,在游览过程中重拾历史记忆,复兴特色文化,传承中山精神,实现文化共生。

 

评审意见:该作品从岐江的探寻切入设计创作,把历史文脉的传承融入场所功能、商业休闲的发展精神中,从而创造出与地方历史文脉密切关联的水文化特点。

设计概念:项目位于中山华侨城中部,用地狭长且呈东西向,是连接园区南部、北部和东部的重要通道。

设计者以“露天博物馆”为概念,将具有各时代特征的不同文化,以建筑材料、互动装置等形式拼贴在不同的“露天展厅”当中,使得游览者通过这些历时记忆来拼凑出一个中山印象。此外,设计者还在场地中设置了坡道与空中连廊,连接东西两岸的同时,为游览者提供多样的游览体验与视觉效果。

场地设计中,可达性十分重要。游览者可通过园区所有出入口到达中心绿轴,也可以随时离开,整个项目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服务于整个园区。在空间序列上,设计者并未安排强制流线,而是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展厅)安插在了场中,供游览者自行选择,使游览体验多样而有趣。

 

评审意见:方案对场地的历史线索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梳理和思考。空间结构和流线组织清晰。可以适当放松对“设计形式感”的追求,使空间最终能够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容器和背景。

 

设计概念:我们沿着华侨城制定的活动策划日程表,思考如何让场地可以在不同活动之间切换自如。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中山的气候出发,发现遮阳布起到了调节微环境、改变空间组织的作用。过去的市井中,人们在用遮阳布遮挡阳光之余,利用它可变、安装方便的优势,为自己限定想要的空间,由此我们提出“布期而域”的概念,意在让市民利用布无需约定地自由改变空间。

为了激发市民参与中山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设想了一系列布的使用场景,来建立使用者与公共空间的联系,从而活化我们所设计的城市绿轴。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种可变动的装置,由若干柱子和带卡扣的布组成。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柱子的位置或者间距以及布放置的高度,营造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来满足活动需求。


 

评审意见:方案以布为主题,选取特定时日,采用灵活方式组装成临时市集,以激发空间的活力,响应香山文化中的商业传统。方案突显了开敞空间的生活气息和可变性,但未能充分显示出驾驭这一构思的设计能力。


设计概念:本设计方案名称为“新·香山八景”。香山八景,一言一景,是历史中山的代表。我们依据前人留下的文字,提取八景经典元素,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之成为“新·香山八景”,在绿轴中一一再现。

从金紫岩溜里的紫藤瀑布只能中起始,穿行而过,至天池芰荷下的小亭小憩片刻,或上楼赏天池,赏荷花,赏边景;再向东走,长洲烟雨和石岐晚渡,也是儿童乐园和滑板公园,配合周边林下小座,水雾弥散,宜动宜静。中心广场,连接四周,开阔流通。可以到旁边的浮虚春涛里走走,看看电影,看看书,或是在南台秋月的湖边与阜峰文笔的塔下,一起追溯历史。过了桥,和金鼓朝阳一起,在live声中享受极致欢乐,在河边小坐,也是不错的选择。

评审意见:该作品在地区历史和微气候分析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历史文化、交通动线、功能行为相互融合的香山新八景,体现出地方历史文化在当代的新形态。

 


设计概念:该设计主题为——流“商”曲水,借用曲水流觞的典故谐音,表达作品的形式以及整个作品的概念。

“日落月来天在水,行人浑入镜光中。”香山自古以来便有着壮阔的岐江水景以及悠长的商贸文化。该设计便是通过梳理中山的商贸文化历史,以水为贯穿场地的活化意象,以回顾时间轴的方式述说动人的中山商业发展文化故事。以水系为纽带,以商业为轴线,围绕时节春、夏、秋、冬营造勾勒出一幅“曲水流觞”图,实现行人的良好动态游览体验以及中山的静态文化承载。


设计概念:设计依据中山市古早网河区的地形特征,以“岛屿”为设计语言,设计上下两条通行路径,三个行人可达高度,通过下部人流形成类似河流的意象,实现“以人为景,与人互动”的设计初衷,既可以分隔慢速参观的游客和健身锻炼的居民,也可以形成岛屿和网河的抽象关系。绿轴两条路径的私有性级别不同,东侧直通未来科技乐园,则乐园的边界也就迁移到桥东——与“岛屿”的边界重合。


1个参赛团队被取消参赛资格。

 

02

竞赛回顾

 

2021年7月24日

竞赛发布

2021年7月27日

开题解析(线上直播)

中山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军,对项目背景及中山华侨城欢乐海岸规划作出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江进行了题为《香山·中山——历史与建筑掠影》的演讲。开题解析旨在帮助参赛者更好地理解场地与城市背景,挖掘设计灵感。直播间人气峰值高达7070。

 

2021年9月12日

评审会

专业评审以线下评审会的方式于有方举行,7位评委出席,共同评选出本次竞赛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021年9月14日—17日

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以微信网络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文章阅读次数逾13万,总票数达52656票。

 

03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山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组织策划

深圳市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办事处

中山市青年联合会

 

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文旅中山
珠江西岸,五桂山麓,民丰物阜,美食飘香,中山,这座积淀着厚重的近代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南方名城,正以其独有的文旅风采,吸引着无数人慕名而至。文旅资讯,尽在文旅中山!
195篇原创内容





“中山人游中山,全域旅游在行动”系列:

南区篇:中山这种“深谷藏庭院”的景致,100年都不过时!

南朗篇:中山这里如“行走的画册”,是一步三回头的美!

三角篇:身处中山这个纯净的童话小镇,有白鹭、马车和小木屋……

小榄篇:这个“粮仓”你去过吗?“菊花水榄”你吃过吗?

沙溪篇:经过800年的岁月浸润,中山这里古韵悠悠、如诗如画……

神湾篇:传说中山看日出日落最美的地方,入夏美出了新高度!

民众篇:520,我爱“荔”!中山本土荔枝熟了,一颗颗都是爱你的形状

东区篇:您的“六·一”儿童节大礼包已备好!在东区享尽天伦之乐

五桂山篇:一起“森呼吸” ,住在风景里!

火炬区篇:带你重新认识一个新奇好玩的火炬开发区

三乡篇:这个美了1000年的小镇,文艺又新鲜!

大涌篇:吃传统美食,住古典园林,回眸便是千年……

板芙篇:带你吃河鲜,赏美景,玩转“中山陶艺文化之乡”

翠亨新区:公园里的城

西区篇:中山网红地标,在这里!

石岐篇:中山最浪漫的摩天轮门票送你了,拿去打卡吧!

古镇篇:夜空中最“亮”的镇!

黄圃篇:游海蚀遗址,叹沧海桑田!

阜沙篇:这里是古香山八景之首!一起探秘

港口篇:一起看看中山“游乐王国”有多好玩!

东升篇:东升,你真“棒”!

横栏篇:入冬后,这里还像春天一样美

坦洲篇:水果王国!海鲜大餐!中山这里太好玩

东凤篇:直击中山高颜值打卡地

南头篇:带你到中山这个镇开启逛吃模式!

往期精彩回顾:

中山派发万张文旅消费券!即日启动!

中山网红拍摄地游园全攻略!

颜值超高!中山又一人气打卡地!

中山新增一处文旅打卡地!

国潮文化、非遗剧场……中山文旅新地标二期10月开放!

原来中山民宿可以这么玩!

“李子柒”款民宿开张!中山这条明星村吃住玩齐活了

享360°自然美景!推窗恍若置身童话世界……

“宫崎骏”式独栋乡野民宿,就在中山这里

中山潮人新蒲点!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秋天的第一道美味,你备好了吗?

又一打卡休憩好去处!即将开放

中山街坊开出的美食清单!建议收藏

中山这里新增几个打卡点!均避暑胜地

看饿了!咸淡水交汇的美味!

中山71年老字号变身新晋打卡地!曾陪伴很多人成长

住在天地间!中山这家民宿变“网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