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你那有什么习俗?供月光吗?

发布于 2021-09-21 18:17

中秋节,也称八月节、中秋节。小时候最爱吃的是那一口月饼的味道--伍仁叉烧。一筒筒的用纸包着的那种,隔着纸都能闻到月饼的香味。爸妈买回来后放在米缸。搓米煮饭的时候掀开,浓浓的一股月饼味。忍不住偷偷的掰一点放在嘴里尝尝。但不敢多吃,因为还要留着供月光的。(供月是历史悠久的汉族岁时风俗,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把中秋节时将月饼、果品等摆在院子中间,向月供而拜月亮先“吃”,然后人才能吃的一种风俗习惯。)那时候还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期待早点拜完,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吃月饼。但是爸妈不会一下子给完一个吃,都是要切开一人一块。(1934年《万全县志》说:“中秋节“是日,各家必定制特号月饼一个,供于月前。供毕,依人数平均剖之。每人一块,分食之,谓‘团圆饼’。故玩月时,亦谓之‘团圆’”。全家按等分分食一个月饼,其意义在于祈贺全家人团聚,犹如满月似的月饼合在一起。切月饼时,非常讲究刀法,要求切出的各部分不仅数额和全家人数相等,而且大小均等,如果家有孕妇,还必须多切一份。这些习俗,都包含着借月饼祈求团圆之义。

当时不明白月饼为什么都是圆的?为什么不是方的或者其他形状的呢?(”以圆形月饼祭圆月,正是取团圆之义。

其实,中秋节还有一层意义。中秋节正值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自远古有农业生产活动始,人们在收获之际就要举行与春季播种时节的“春祈”活动相呼应的“秋报”活动,以感谢土地神赐给农作物丰收,并祈望明 年继续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星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

最后,小时候拜月的时候都是妈妈在操持的,从来没见过爸爸去帮忙。原来这也是有讲究的。有一种说法是:月饼是生殖的象征。中秋节以月饼拜月祭月,还有祈子的意义。为祈子目的而举行的拜月祭月活动,与妇女直接相关,所以一般只有妇女参加。在我国汉族民间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就对拜月者的性别作了明确规定。其实,这种说法仅适用于为祈子目的而举行的拜月活动,至于为其他目的而举行的拜月活动(如祈贺团圆等目的),则是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的。在中秋节妇女举行的拜月祈子活动中,月亮及其象征物月饼,被赋予了赐子的功能,成为生殖的象征。

到现在,已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毕竟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的口味也多了。蛋黄、莲蓉、芝麻花蜜瓜,甚至臭豆腐或螺蛳粉味的都有。拜月是一种仪式,也不分男女了。毕竟一家人团员比什么都好。

最后,小编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

你那有什么习俗呢?欢迎留言讨论。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