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琇书院入学教育进行时,聚焦2021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于 2021-09-21 19:32

毓琇书院入学教育进行时

为帮助21级新生尽早在生涯规划、专业选择、课程学习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毓琇书院在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中策划了《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专场》、《工科试验班教务指导答疑会》等活动,邀请毓琇书院相关学院为新生介绍学院概况、解读人才培养方案。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解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场】

9月5日晚间,毓琇书院在线举办了人才培养方案解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自强老师、2019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朋辈导师郑凯文担任主讲嘉宾。

会议开始,王自强老师对电子学院的概况、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分别做了介绍,尤其强调学院的培养思路——培养“面向未来、顶天立地”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鼓励同学们要从“宽广的前沿视野”、“优秀的综合素质”、“坚实的文理基础”、“创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要求自己。

随后,郑凯文同学紧跟老师关于教学方面的讲述,分享自己对“通修”、“通识”等教务选课方面的概念理解,为学弟学妹们讲解关于课程体系和学分要求等新生不甚了解的知识。在讲到“退学”的相关信息时,学长解释到不退学并不是每个人的底线,而是一个红线,即使到了大学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性学习介绍专场】

9月7日晚间,毓琇书院在腾讯会议云端举行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性学习介绍专场,由电子信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俭老师,E创社副社长、2018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浩航同学担任主讲嘉宾

讲座开始由徐浩航同学为大家讲述了一些电子信息类学生可以制作或者实现的小功能,还举了很多人所知道的“电子炮”作为例子,来说明电子信息类学生可以做的有趣实验,也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好奇心。在被问及需要做什么准备时,学长也告诉同学们要夯实数理基础,如果想要从事IT产业的话要学好英语,以及大一一定要学好的专业课等等。

张志俭老师为大家介绍学院在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实验室、培养体系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内容,他强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倡导“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本研融合”、“学科交叉”的实践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同学都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在谈到大学学习时,张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在大一打好基础,严格要求自己。接下来张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电赛的相关信息,号召同学们积极投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学科竞赛,培养自己的科研基础能力。

最后他以优秀学生的成长轨迹为例,鼓励同学们要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每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号召同学们“行胜于言,做国家需要的电子人”。

【工科试验班教务指导答疑会】

9月10日上午,毓琇书院在线上召开了2021级工科试验班教务指导答疑会。书院邀请了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务导师钱怿文担任主讲嘉宾,工程管理学院教务导师蔡睿璇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务导师李欣乐担任答疑嘉宾。

首先由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钱怿文老师对新生入学教务活动安排等事项进行介绍。

钱老师向工科实验班的新生介绍了新生涉及到的教务活动安排包括新生学籍电子注册、选课安排、以及其他教务安排,详细介绍了本学期选课说明,包括各类通修课、学科基础课的简单介绍以及关于通修数学课的提醒。

之后,钱老师作了关于工科试验班大类内的分流介绍,包括分流方案、学科分流及专业准入等方面的问题,教务相关规定做出解读,为新生解决了选、修课注意事项、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学业预警、毕业、学士学位及其他一些问题,过程中由李欣乐老师、蔡睿璇老师做出一些补充说明。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对新生们的提问,三位教务导师都作了详细的解答,帮助新生了解了关于转专业、补退选课等一系列细节问题。

本次教务指导答疑会让工科试验班新生对新生入学教务相关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书院顺利地完成新生入学的引导工作。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场】

9月10日下午,毓琇书院举办入学教育系列——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规划系系主任于涛、建筑系系主任鲁安东参加会议并做介绍。

首先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规划系系主任于涛给大家介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概况,规划系、建筑与规划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于涛介绍道,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建筑规划院校之一,是一所以培养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以及区域规划领域高层次、领军型专业人才为办学目的的学院。

城乡规划专业紧密结合产学研,坚持本土与国际化培养并重,接轨国际、立足中国,顺应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具备坚实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能力、兼具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建筑与规划实验班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积极配合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积极适应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城乡建设高质量提升转变下,培养建筑和城乡规划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

其次,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鲁安东介绍建筑系人才培养方案。鲁安东介绍道,建筑学专业立足南京大学文理并重优势,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亦立足于南京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建构了宽基础、跨学科、多出口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于涛主任和鲁安东主任的介绍,同学们对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了充分的了解。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解读——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专场】

9月13日晚上,毓琇书院举办入学教育系列——人才培养方案解读(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专场)。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弢、副院长李涛、教务导师钱怿文、2017级直博生李曼亚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张弢院长以《新征程 新起点》为主题,为新生介绍了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总体发展情况。学院的前身是1993年由著名材料物理学家闵乃本院士创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瞄准现代工学前沿,面向人类和国家对材料、信息、健康和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需求,通过建设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开展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研究,满足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培养领军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学院被评为“国际化示范学院”试点单位。在学科布局方面,围绕新材料学科,面对人类不能回避的共性需求,面向新一代朝阳产业的共性基础问题,以及学科的制高点和前沿点,发展出能源、光学和生物医学等面向未来的新工科方向,建设一个“内涵式、国际化、卓越型”的世界一流工学院。

此外,张院长还介绍了现代工学院优秀的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硬件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拥有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和国外一流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还拥有一个国际化标准的大楼,师生们在大楼中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可以互相更加融合。毕业生们都有很好的去向,其中7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最后,张院长祝福新生们在未来的四年里都能学有所获,工学院愿意在未来与大家共同相伴。

之后,李涛院长介绍了学院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念,一是要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科技的创新领军人才。二是要彰显南大特色,工学院建设以理为基础,以工为方向,理工融合。三是革新教学理念,将应用作为需求与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主、目标导向、学科交叉、体现集成创新。四是在这个优化的课程体系上加强多元融合。李院长针对每个专业详细解读了培养理念及课程体系、工程实训平台等。

直博生李曼亚基于自身学习经历为大家进行经验分享。希望大家辩证地看待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客观并且全面地评价个人特质,将有助于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自己,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工程管理学院学院专场】

9月14日下午,毓琇书院举办入学教育系列——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工程管理学院专场)。由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俞红海主讲,教务导师蔡睿璇老师答疑。

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俞红海从基本情况、制定思路、制定过程、方案内容、与17版培养方案不同之处、特色与亮点六个方面切入,详细地介绍了工程管理学院21版人才培养方案。

俞红海院长介绍到,工程管理学院秉持“学道酬实,至任于群”的院训,设立工业工程、金融工程、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同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联合共建“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双学士学位)”。接着俞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各个专业的特色与优势,阐述了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和过程。

在21版方案内容介绍方面,俞老师讲述了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分构成、课程结构拓扑图和毕业要求,相比于17版培养方案,21版更强调育教融合、未来引领、产出导向和梯度导向。其中他特别强调,工程管理学院希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具有团队协作、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军型人才,欢迎各位同学加入工程管理学院!

最后,教务导师蔡睿璇老师为同学们进行线上答疑,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工程管理学院专场圆满结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