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这些习俗你了解吗?

发布于 2021-09-21 19:51


大乐网每天分享南乐身边事儿,集南乐新闻、便民信息、优惠打折、爆料、娱乐为一体,有新鲜事爆料小编微信:1321391644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八月十五,秋已过半,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正是赏月的最佳时节,古人也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除了吃月饼、赏月、举家团聚,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保留至今?关于中秋节,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中秋佳节应该怎么过?就让小编给你提供一些建议吧!

月饼甜咸口味之争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提到中秋节习俗,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便是吃月饼了。

你们知道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如今,月饼的口味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豆沙月饼、鲜肉月饼等,冰激凌月饼、咸蛋黄月饼、巧克力月饼等改良款也深受大家的追捧。

究竟是甜月饼好吃还是咸月饼好吃?一年一度的南北甜咸月饼之战又开始了……

其中,五仁月饼是没有南北之分的,传统的五仁包括:杏仁、桃仁、花生仁、芝麻仁、瓜子仁,成本不低,用料实在。

而在上海人的记忆里,中秋节来上一个刚出炉的鲜肉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鲜肉月饼其实是苏州人的发明,属于苏式月饼。吃的时候需用一只手接住往下掉的细碎酥皮,内馅则全是鲜肉。

中秋前夕,时常能在一些老字号的门口看到买鲜肉月饼的长队,在网购和外卖服务发达的时代,老一辈人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从未减少。

中秋的兔子不一般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在广州一带,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而在北京,有一种叫做“兔儿爷”的玩具在每年中秋时节颇受欢迎。“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这一习俗源自明代,现在转变成了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讨人喜欢。

如今,兔儿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插画奖短名单入围者熊亮创作的绘本《兔儿爷》描写的便是这一文化习俗,中秋假期不妨找来和家人一起读一读哦!

诗词歌赋迎佳节

中秋举家欢聚之时,不妨和家人一起来玩“飞花令”吧!

飞花令,原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综艺栏目也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用于两个选手之间进行对抗。

还不如知道如何玩?小编先给点提示吧!

用“秋”字行令:

Mid-Autumn Festival

八月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月春风。

——杨慎《临江仙》

白兔捣药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李白《把酒问月》

长风万里送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蹴罢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李清照《点绛唇》

春江花朝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天气初肃。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千。

——欧阳修《浣溪沙》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节。

——柳永《雨霖铃》

用“月”字行令:

Mid-Autumn Festival

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 《短歌行》

及时当勉励,岁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共潮生。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海上生明,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秦时明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烽火连三,家书抵万金。

——杜甫 《春望》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除了以上这些例子,你还能想到哪些带“秋”“月”的诗词呢?赶快来挑战一下吧!

这些中秋冷门知识你了解多少?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你了解多少?

Mid-Autumn Festival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

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汉朝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砍伐桂树。

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除了赏月,中秋节还有哪些习俗?

Mid-Autumn Festival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成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Mid-Autumn Festival

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田螺:

清咸丰年间《顺德县志》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没有小螺,因此肉质肥美,是食田螺的佳期。广州民间,不少家庭都有中秋食螺的习俗。

藕盒:

中秋食藕,有寄托团圆之意。江南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馅儿,下锅煎至金黄,称为藕盒或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螃蟹:

中秋宴俗,古时以宫廷最为精雅。明代宫廷中秋讲究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鸭子:

福建有中秋吃鸭子的习俗,因此时鸭子肥壮。多以槟榔芋与鸭子一同烧,味道独特。中秋宰鸭也是台湾高雄的风气,美浓地区的客家人往往于中秋食水鸭公加菜。广西、云南的仫佬族,在八月十五买饼杀鸭,欢度佳节。

最后,“第一教育”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这个秋天,一切都和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信息来自:青春宁都

免责声明

咨询南乐相关问题

爆料维权,请求帮助

常年法律顾问 |河南豫石律师事务所   

吕俊景律师 15039342096


爆料/投稿/咨询/合作可联系小编微信:dalewang888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