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走遍全国(一)
发布于 2021-09-21 20:40
大自然是人的母亲,是人内心最深层的家园。中国文化一向讲究天人合一,人生于天地间,人的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大自然不变的向往。我自己是很爱和大自然相处的,但是我们老大刚出生的时候我还没有让孩子和自然链接的观念,大概在孩子两岁左右才开始体会到山清水秀的好处,这样 的地方对孩子的身体好,对孩子的成长好,有利于孩子增长智慧和丰盈内心。后来我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在践行自然教育,老大就是自然教育的获益者。
老大小时候的身体不好,有过敏性哮喘,是那种稍微不注意就会咳嗽,咳嗽不注意就很容易变成支气管炎或者肺炎的孩子。因为此原因,小时候在她身上几乎耗费了我所有的精力,我带着她跑遍了成都所有医院,基本上每个月都会输液。因为身体的阳气不足,孩子也有些胆小、敏感。当然除了西医治疗,我们也尝试了小儿推拿、中医等多种疗法。
大概老大3岁的时候,得益于老中医的提点,我开始就带着她大量接触大自然。那个时候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每周带她去爬山,而且尽可能地带她爬那种需要手脚并用爬的山路。从龙泉山到老君山再到青城山、赵公山,难度越来越高,一年时间,每周坚持,我们一起爬遍了成都周边的所有山。现在,她爬山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和她的爸爸。在爬山的过程中,更多的对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小动物感兴趣,对于很多农作物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当孩子4岁左右时,经由一年的在自然中运动,身体地抵抗能力好多了。这个时候就开始计划着带她外出走走了(原来只要外出住酒店就会生病)。最开始尝试的是带着她去三亚、福州、厦门那种空气清新的地方,玩沙、踏浪、捡贝壳无疑是孩子的最爱。那是孩子第一次见到广阔的世界,从最初看到海浪涌上沙滩就害怕的往后躲,看到大浪还会躲进怀抱里到后面踏浪踏得不亦乐乎。每天在沙滩上带着就不想走,玩沙子、堆城堡、捡贝壳等等,看到很大的蜗牛也能玩很久。
看过了大海开始尝试带着她向四川西部走,从汶川到茂县看红叶再到卧龙看大熊猫,她的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反应。后来我们又带着孩子自驾前往中部城市,带着她坐船过三峡看山势陡峭的瞿塘峡,过风景如画的百里三峡,看国家的宏伟工程三峡大坝,体会船坐电梯的奇妙感受。
到了孩子5岁左右,我们开始带着孩子从成都沿318 国道自驾入藏。从成都、雅安、泸定到康定,当从康定翻折多山时候孩子出现了头晕呕吐的情况,我也头很痛,但是当我继续头疼地时候,孩子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这就是孩子强悍的适应能力。我们一起继续往前过雅江经八宿在鲁朗吃石锅鸡到达拉萨。一路上孩子领略了无限壮美的高原风光,有被雪山和森林环抱的美丽小镇波密,有白雪皑皑的雪峰,也有能把人吓破胆的陡壁山路还有夜晚似乎伸手可触的星空以及5008千米东达山山口上能把人吹跑的山风。孩子也沉浸于清澈见底,水鸟成群,一派仙境的然乌湖。就在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和风土人情中我们到达拉萨,孩子看到了耸立在高原的圣地布达拉宫,感受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以往不太喜欢吃肉的孩子,到了拉萨后对于那里的牛羊肉是遇到了真爱,肉量激增。
从拉萨离开后,我们又一路向东走。路上,孩子看到了美丽景色的通麦天险、天路72拐、觉巴山路段、昆仑山南沟无人区、怒江大峡谷,经过了雪山念青唐古拉山,从长江的源头沱沱河出发向格尔木前进,途经可可西里偶遇藏羚羊、野马、土拨鼠,沿途欣赏昆仑山的冰雪。到这一段路的时候,道路非常颠簸,翻过昆仑山口景观变化很大,一下子没有了植被,留给人的是苍凉感。在进入到格尔木时我们还遇到了沙尘暴,整个城市都看不清楚了。这一切对于孩子而言是好奇、有趣又充满了生机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到达青海湖时我们经历了高原地区从艳阳天到冰雪天气的极端变化。头天晚上还能清晰的看到青海湖水,到第二天清晨全部被大雪覆盖,完全看不到青海湖了。这一次“川进青出”全程18天,孩子看到了各种自然生态,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一路走一路学习,人文地理,身体和内心也更有力量。
作者介绍:
大曾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青少年问题
培训讲师,10年培训经验
性教育讲师
四川广播电视台常驻嘉宾
四川心理咨询师协会成员
个人微信(请备注添加来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