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心理丨双减政策下青少年的心理营养,父母该如何灌溉

发布于 2021-09-24 11:12

民众心理
青少年篇

民众心理咨询室在接待访客的过程中发现,近期来访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主诉问题有亲子沟通、考试焦虑、群体融入等等。尤其在初升高这一阶段,不少家长都反映,好像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孩子太叛逆了不听话了,不能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孩子也会抱怨自己的父母太过约束自己了,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新学校、新环境、新老师、新朋友都很陌生,难以融入。这些问题既是共性问题,但其实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个例原因,青少年心理咨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现阶段的一些烦恼,并不仅仅是孩子个体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同时也反映了孩子背后整个家庭需要去直面的问题和矛盾,从改善家庭亲密度开始共同来解决孩子以及父母在这一时期的烦恼。

时间管理

父母是否发现孩子经常会写作业写到半夜,早上睡醒很没有精神,还会影响一天的课程,假期学校留的作业经常拖到开学完成或者根本不知道孩子的作业进度,当你准备要求孩子立刻去学习的时候,孩子会出现抵触、厌烦等情绪;当你想让孩子能利用周末时间提高巩固成绩而为孩子报名了许多课外班,但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当你做好饭想叫孩子赶紧吃饭,但叫了四五次孩子依然没出来吃饭;当你告知孩子出去玩必须在六点前回家,孩子总是卡点或者晚点。


The world under the sea

这是因为在孩子对孩子发出命令时,我们都习惯于直接给出期望结果,照着结果做就可以了,但我们从来没有教给孩子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做这件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时间而不是遵从父母的指令,一味帮孩子解决问题、安排时间,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父母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孩子会在完成父母指令之余抽空完成自己想干的事,这也会导致孩子自己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娱乐时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导致恶性循环。

群体融入

在初升高这一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学习环境变迁的过程,孩子即将面临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课程、新的环境,这些新鲜事物对于孩子来说有利有弊,对于比较敏感的孩子,在群体融入的过程中,当新环境与原环境落差较大的时候,比如成绩排名、老师与新同学的接纳程度、校园秩序规定,孩子就会不适应,可能会导致厌学、成绩下滑、性情突变等问题,比如出现暴躁或者沉默等极端情绪,父母往往会把这些问题简单的想成青春期叛逆,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关怀、理解与情感支持,甚至会责备孩子成绩下滑、不听话等等,当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宣泄与理解时,孩子会不愿意甚至拒绝与父母沟通,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问题程度加深,同时父母也会认为孩子变得难以管教,以往的指令以及不奏效了。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量表能够很好的反映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以及不愿意外露出来的情绪,比如自己对考试的重视、与周围同学的比较、来自家庭的压力等等,父母可以通过报告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民众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活动价:49元

民众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量


活动价:49元

情感萌芽

如果父母觉得和孩子讨论生理知识和性别意识难以启齿,但又很关心孩子的性心理健康,可以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通过报告数据的呈现直观了解到孩子对于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在今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性知识教育。

民众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测量表


活动价:29.9元

家庭氛围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忽略一个因素,就是家庭因素,可能在过去十几年对孩子采取的都是“命令式沟通”,直接下达指令要求孩子执行,但可能在孩子这个时期,家长开始发现以往的命令式沟通不奏效了,孩子的想法开始增多,开始管控不住了,家长会把这个现象归于“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叛逆的”,而逃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越来越好,那么作为父母也应该越来越好,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才能推动整个家庭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通过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了解目前家庭氛围对个人的影响,报告呈现出来的内容往往体现着我们内心最直接的反映,家庭带给个人的究竟是压力、依靠、港湾亦或是一种奢饰品,都能从量表中体现,帮助我们及时修正个人与家庭之间的距离。

民众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


活动价:69元

个体发展

在以往,父母照顾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精心照料的,自然而然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而实际上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步入青少年时期时(12~18岁),遵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此时孩子正是一个由儿童转变为成年人的时期,青少年时期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是一个向成人过渡的关键阶段,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三观,过去经验中的那种自我形象在新的冲击下开始四分五裂,重新认识自己,形成新的、同一的自我。父母所认为的“叛逆”,实际上是孩子开始独立的一种象征,孩子开始不再依附父母,作为父母应该感到欣慰与开心,给孩子正确人生方向的指引,而不是阻碍孩子人格的发展,重新把孩子再圈养起来,让孩子的角色感混乱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对于孩子们来说,度过这一阶段是需要得到支持的。在这一阶段孩子会面临很多冲突。在这一时期他们是很孤独的,他们想找人谈,又觉得无人理解,这是一个心理闭锁期。假如在这一阶段不能获得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或者消极同一性。角色混乱就是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生活的角色,也可能总是变换自己的角色,不知道自己是谁。消极同一性是取得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所不予认可的角色,是要受到抨击的,但也表现了青年人的一种心理,即他们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

青少年心理咨询

现如今,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被大家重视起来,知道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应该及时进行疏导,这时候由于爱子心切可能会盲目寻找咨询室,想赶紧解决现状问题。父母对孩子做的所有决策一定都是以爱为前提的,爱孩子所以不想让孩子现阶段承受太多负面情绪,但是急于解决现状并不能解决根本,解决青少年问题不仅仅需要与孩子的个体咨询,同时也需要和父母一起完成家庭咨询,这也是民众咨询室的特色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和所有家庭成员进行简单沟通,再和各个家庭成员单独面谈,了解家庭结构及成员对家庭的感知,判断应该从哪方面开始着手解开心结。在咨询过程中会以与孩子一对一咨询为主,以家庭咨询为辅,根据不同个案匹配适合的咨询方案,不会为了单收咨询技术的费用盲目使用各种咨询手段,咨询即包含了个案所需的技术手段,是一个完整的咨询过程,不会再收取其他费用。

与孩子一对一咨询能够缓解孩子当前的情绪问题,但不能从根本让孩子学会自己疏导情绪,正确的认识自己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情绪。孩子的个体发展也离不开父母的教养方式,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民众心理咨询室为青少年、父母、家庭提供交流倾诉的平台,正视成长过程当中必经的烦恼与矛盾,只有真正解开心结才能够促进孩子的个体身心发展,同时也能够使家庭变得更有温度。

个体咨询


活动价:3000元

END
排版 | 135编辑器
文案 | 原创
图片 | 千图网








Mz无忧健康好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