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吗?以后不爱的那种
发布于 2021-09-24 11:54
九十年代的农村里,父亲和母亲是通过相亲认识的,父亲是母亲第二个相亲对象。至今母亲都想不通为什么没多相几次,就这么草草地嫁给了父亲。大抵是被父亲稳重的表象欺骗了吧,母亲是这么说的。
在外婆反复劝诫和确认下,懵懵懂懂地踏进了婚姻的牢笼。那一年,母亲十九岁。
爱情在当时的男婚女嫁观念里是个太虚无飘渺的东西,结婚生子才是最最要紧的事,两个陌生人就这么干巴巴地相处了一个月,最后母亲怀孕,两人结婚。
这时就有一个问题,两人在这一个月里培养出感情了吗?
母亲皱着眉头,笃定地说:没有。
再后来,父亲南下闯荡,留下怀着我的母亲。我五岁之前,都不知道“父亲”代表什么,母亲也从不提他,他就像个陌生人待在家里的户口簿上。
直到弟弟出世,父亲回来了,也带来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争吵,伴随着婴孩的哭啼和我如鼓的心跳。
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父亲把我们带到了他工作的地方。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母亲是对父亲依赖且信任的。初到大城市,一切事物对母亲来说都是挑战,母亲及其畏惧迈出第一步,父亲和那个二十平米的房间成了她的避风港。那一段时间,在我眼里,他们称得上甜蜜。我又问:那时候你对我爸什么感觉啊?
母亲翻我一个白眼:哎呀,看他一个人打拼得辛苦,可怜他啦!
作为一个妻子,母亲还是很有自觉的。她会状似玩笑地问我爸这几年有没有看到长得漂亮的对人家心动,幸好父亲也是个自觉的人,从未迈出界半步。
两人规规矩矩地坚守着婚姻的底线,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在这个圈里有孩子,父母,社会伦理。
可惜两人的性格实在有冲突,母亲是个暴脾气,那张嘴更是能把死人气活;父亲偏偏是个温吞性子。不想在沉默中灭亡便在沉默中爆发,母亲点到为止表面就是风平浪静,若是咄咄逼人那便是世界大战。
因此两人的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但是争吵的结果并不是解决矛盾,更像是在变相地向对方剖白:我就是这样的人!你了解了吧?!
“过不了就离婚!”也成了他们之间的口头禅,但是连他们自己都知道做到这个有多难。他们深谙对方的弱点,因此在这段关系里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在日日夜夜的相处中,他们也互相影响着彼此。母亲的锐气和尖酸刻薄被慢慢消磨,父亲的强势和固执渐渐成型。
我现在也不存在那个父母是否爱对方的问题了,问出这句话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残忍的酷刑。他们需要彼此,依赖彼此,朝夕相处,父母会老去,孩子会离家,但对方不会,他们会相守一辈子。
但当问他们是否爱着对方时,他们只能以沉默应对,这也是一种爱情吧。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