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四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高峰论坛在兰州举办
发布于 2021-09-24 17:06
9月23日至24日,第四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高峰论坛在兰州举办,论坛以“30·60 清洁发展”为主题。本届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主办,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新能源并网与运行、电力储能、海上风电、电力信息化、人工智能、电力市场共8个专委会联合主办,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西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王国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刚,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叶军,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赖祥生,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肖平,国网西北分部副主任张振宇,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行舟等出席本次论坛。
陈国平将“双碳”目标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发展深度结合,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明了技术方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在技术!”思想碰撞的火花中,陈国平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电力系统仍会在传承中发展,并维持交流电技术为基础的基本形态。”传承,意味着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形态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然而,传承并不代表着一成不变。随着各类新技术、新应用相继涌现,新能源、电力电子一系列新字眼映入眼帘,电力系统的内涵变得愈加丰富。能源转型,正在悄然间开启过渡式发展新模式。
陈国平指出,“实现‘双碳’目标,电力企业必须直面技术并网、系统平衡和稳定运行中的新挑战,发展多时间尺度储能,加强电网互联互通,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平衡调节问题,维持交流系统频率、电压、功角稳定。” 在把握交流电系统运行规律、创新电力装备运行技术、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的进程中,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了开拓者的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该公司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道路上,跑出新的“加速度”。
王国春在论坛开幕式致欢迎辞。他说,近年来,西北分部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大电网安全风险主动管控、新能源柔性调控机制等一系列原创成果,提升了电网掌控驾驭能力和智能控制水平,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西北电网“双碳”行动实施方案五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九个方面28项重点措施,积极探索实践,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叶军在欢迎辞中指出,甘肃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甘肃清洁能源发展提速升级、机遇空前。国网甘肃电力将立足甘肃优势,紧扣“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着力推动甘肃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甘肃力量、作出甘肃示范。
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志英,中国电科院副院长孙华东,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树昌,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南瑞继保公司副总工詹长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周泽昕,中国电科科院首席专家惠东等百余名代表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设1个主论坛和8个分论坛,紧密围绕“双碳”目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为清洁能源发展问诊把脉、开方指路,对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清洁低碳转型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会举行了以“新能源场站级建模”为主题的第一届新型电力系统建模大赛启动仪式。郭剑波、王国春、王刚、董昱、叶军、孙华东现场启动本次赛事。此次大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国网西北分部联合主办,立足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践,进行新能源场站及建模技术的探索,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分析提供模型支撑和分析基础。
论坛特邀报告环节,各位院士专家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行了特邀报告。陈国平作了《传承与创新—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若干思考》报告,张振宇作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下构建新型平衡体系的关键问题思考》报告,行舟作了《甘肃视角下的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报告,肖平作了《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报告,郭剑波作了《新型电力系统特征与发展挑战》,康重庆作了《碳视角下的电力系统转型》报告,詹长江作了《构网支撑型变流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探讨》报告,王志英作了《双碳目标下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短路径》报告,周泽昕作了《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报告,惠东作了《双碳目标下电力储能应用定位的思考》报告。
圆桌论坛环节,郭剑波、王国春、赖祥生、王刚、康重庆、肖平等6位顶级院士专家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作了交流研讨,孙华东副院长主持圆桌论坛环节。并由多位专家以新能源并网与运行、继电保护、电力储能、电力人工智能等8个主题发布了70个主旨报告。
赖祥生在交流中表示,未来,甘肃电网将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增加调峰能力,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已编制甘肃抽水蓄能“十四五”规划并报能源局批准,已规划电站23座,抽蓄容量达3350万,其中11座电站已进入可研,玉门昌马抽蓄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由国网新能源公司开发,将力争于年内核准开工,“十五五”初期建成投运。同时,在“十四五”期间,甘肃电网将力争开发张掖盘山道、武威黄羊等抽蓄工程。在“新能源+储能”方面,积极促请省发改委出台顶层设计储能政策,做到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力齐发。当前,甘肃电网已投运网侧世界单体容量最大的6万千瓦、4小时的储能电站,下一步,将推动10%-20%的比例配置储能落地,确保方案同步设计、并网同期,保证系统调峰、调频方面适应电网发展。并将借助本次“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高峰论坛的宝贵机会,在接下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当中走前头、当标杆。
行舟在主论坛做特邀报告《甘肃视角下的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他指出,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新能源参与市场已经成为可预见的事实。下一步,国网甘肃电力将主要从三方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模式。首先在省间与省内市场统筹协同方面,尽快开展省间现货市场,按照现货价格结算实时省间交易电量;建立配套电源独立的控制区,以省间现货模式参与现货市场。其次在中长期与现货协调发展方面,分时段签订中长期合同,明确中长期曲线形状;根据优购用户的用电曲线代理分解优先发电曲线,明确优发保供责任。另外在扩大双边市场参与范围方面,将辅助服务费用向用户侧传导,通过现货价格信号,引导用户改变用能习惯;促进源网荷储高效互动和多种电网形态友好互动,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最后在建立完备的配套市场机制方面,拉大峰谷价差,引导常规火电高峰顶峰,低谷深调;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引导电源合理投资。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罗格朗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本次论坛。论坛还得到了大规模新能源智能管控与市场机制创新工作室、《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等期刊的大力支持。
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下,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电力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制造厂商的百余名代表参加论坛,各位院士专家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开展了广泛热烈的交流讨论。
来源: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编辑: 刘君倩
投稿邮箱:gsdlwlb@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