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气虚、阳虚、阴虚、湿热……”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调理?

发布于 2021-09-24 16:52

人生百态,九种体质,“一正八颇”,“三虚二湿”、“郁瘀过敏”。

五脏六腑的合理养生原则:补肾、健脾、清肺、舒肝、养心

气虚

气虚患者会表现出脸色苍白、呼吸短促以及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说话声音较小等症状。

阳虚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消化不好),精神不振、阳气不足,舌大而胖,或者有齿痕。

阴虚

五心烦热、口干 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更年期困扰。

血瘀

常表现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多因七情不畅,寒冷侵袭,年老体虚、久病未愈等病因而发病,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症瘕、痛症及血证。应以活血化瘀为总治则,平素注意调护改善血瘀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特禀

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特禀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是因为卫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

痰湿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常随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应以燥湿化痰为治疗大法,平素注意调护改善痰湿体质防止痰湿病证发生。

热湿

嗓子难受,咽喉里有痰,比较倦怠,周身乏力,不爱活动,脸上比较油,头发容易脏。

怎样调理

肾.补肾——5个体质相关: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特禀

脾.健脾——4个体质相关:气虚、阳虚、痰湿、热湿

肺.清肺——3个体质相关:气虚、痰湿、特禀

肝.舒肝——3个体质相关:气郁、热湿、特禀

心.养心——2个体质相关:阴虚、血瘀

底层养生五子决:毒、虚、湿、燥、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