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将实行“4+3+2”学制,英语遭遇降级?教育部作出明确回应

发布于 2021-09-24 19:42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新学期已经来到第三周了,在原本一片叫好之声中,不少家长却又开始了新的焦虑,一方面,少了校外辅导机构的补课,作业量又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中考分流却又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中学生考试的压力陡增。于是,关于为中小学教育减负的呼声不减反增,义务教育的学制改革和英语是否调出必修再次成为焦点。

中小学教育学制要有大变动?

义务教育9年制,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小学学制。不过,近些年来,一直有人提议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但是,鉴于国内实际情况,这个建议恐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兑现。众所周知,目前小学是六年制,初中是三年制,高中也是三年制,时间合在一起共计是12年,已经比寒窗十年还要多出两年。

近期,有人建议在不改变义务教育九年制的情况下,改变中小学各个年级段的学习时间,也就是从之前的“6+3+3”改为“4+3+2”学制。其中,小学改为四年制,初中依然是三年制,高中则缩短为两年制。中小学的学制如此改革,也并非没有任何缘由,目前小升初已经实现了就近入学,高中阶段则是因为高三整个学期都处于复习阶段,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如此一来,如今的中小学义务教育时间依然是9年,调整起来会比较容易。不过,教育部曾对中小学学制改革作出回应,当前的九年义务制学习教育适合当前国情,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时机尚不成熟。

英语或将遭遇降级?

提到教育改革,英语总是首当其冲的学科,这次也不例外。不久前,哈尔滨市教育局宣布,中考英语的总分将由120分降至100分,这个做法也被认为是英语将在中小学教育中降级的信号。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关于取消英语必修地位的呼声空前高涨,有人甚至建议趁此将英语踢出考试范围,或者仅仅作为选修课即可。毕竟,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英语并无用武之地,但在长达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却占用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家长们也是不堪重负,有些英语是短板科目的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家长甚至不得不因此请一对一家教。有些在其他学科有极高天赋的学生,也因为英语是短板,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

不过,也有人认为弱化英语科目,反而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考研、做学术,还是去国企以及外企,英语都是基本功。一旦将英语从中小学教育中移除,家庭经济条件就成了中小学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分水岭,这就会让英语再次成为贵族语言,加剧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成本。

其实,教育部也曾指出,当前取消英语尚不具备取消英语必修的条件。英语列入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英语的普及,也为中国融入国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英语也给许多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少高材生可以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熟稔的英语,无缝融入国外的教学之中。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