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在路上昂首挺胸眼神坚定;是在公众场合讲话、表演才艺技能不怯场;是在面对质疑的时候,敢于据理力争去反驳;甚至是倾囊相授帮助别人……自信在孩子身上,有多种多样的表现,那自信到底是什么呢?每个人能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自信是孩子的自我评价,是一种信念,是孩子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每个宝爸宝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孩子,但自信的孩子并非天生,为他建立自信的成长环境的人,恰恰是宝爸宝妈这些身边的人。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是所有宝爸宝妈们都应该深思的问题,这个过程很漫长,而且也是宝爸宝妈们重新学习和认识自己的一个机会。“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渴望欣赏。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给孩子应有的鼓励和欣赏,是让孩子建立自信的基础。下面这些小建议,可以让你认识到,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消退孩子激情不说,也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我做不到。表扬时,着重肯定“进步”“努力”“坚持”“习惯”等,如,“今天这个动作比昨天标准多了呢,腿也蹬直了”。有父母托底的孩子,哪怕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挫折,也不会意志消沉,反而更有勇气面对,更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给孩子过度依赖的机会,但凡在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统统交给他做,相信他能做好。这利于增强孩子个人的自豪感。如:刷牙洗脸、穿鞋穿衣、吃饭洗碗、洗小袜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和书桌……十万个为什么,是小孩子的典型特征。当他在提问时,他在思考,家长认真对待,会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哪怕自己不能当场回答,实话跟孩子说并不丢人,再想办法一起解决,让孩子学会如何自己找到答案。孩子虽小,但也有自我独立的个性,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会让孩子有种满满地被在乎感和存在感,有很强的价值感。有时候,你想不通的问题,很可能就在孩子的一句童言童语中茅塞顿开。比较最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每个孩子的底子都不一样,比来比去伤害孩子,也焦虑了自己,要比就比孩子的昨日跟今日,哪怕一点点进步,都值得被肯定。谁都有脾气难忍的时候,但情绪宣泄过后,就不要左右唠叨了。过多的在孩子面前大吐苦水,只会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染上负面情绪。尤其是一直在孩子面前哭穷,会让孩子的自信程度大打折扣。可以学得少,但要学得精,有一个特长,这样在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的时候,能有机会展示自己,而不是只能眼睁睁地羡慕别人,自己却什么都不会。比如学会一个侧手翻,学会空手道的动作等等。
孩子的自信大多来自父母。
你所说过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命运。人生如长卷,愿我们都能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者,而不是吹毛求疵的差评师。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