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挤公共汽车的社会学

发布于 2021-09-24 21:59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文|廖保平

主播|潮羽

中秋节出行,中途换了几趟公交车,上学时候挤公交的情形便历历在目。当然,和以前相比,现在的公共交通可是方便舒适的太多了。但不变的是,今天我们依然在互相的挤,而且比之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挤公共汽车的社会学,作者,廖保平。

挤公交车时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之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挪一挪,里面还有空间。当挤上去以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来,我们会虚张声势地说,挤死人了,实在挪不动了,你们等下一辆车吧,极不情愿地挪动位置。

我们上车之前与上车之后的变脸,其实无他,所处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罢了,一旦自己占据了社会的有利地位,垄断了社会资源,混成了成功人士,爬进了精英圈子,就会本能地有一种抬高门槛,减少竞争,保护既得利益的冲动。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下社会就能从林林总总的现象中找到很多的例证。比如说官场里,甲官员觉得乙官员会对自己构成升迁的威胁,就会想方设法打压排斥对方。比如在经济领域,垄断企业害怕其他企业来分一杯羹,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挤压对手。比如在文艺圈子,名导演、名作家对青年导演、青年作家的压制也不少见……这都是属于自己挤上了车,不希望别人再挤上来,抢自己的“空间”的思想,毕竟,与人争食,哪里比得上自己独食!

赶着时间上班的车下人多半不会相信车上人的话。车上的人想排斥竞争,但是车下的人还是拼命挤上来,车上的人也只能极不情愿地退缩,共同忍受臭汗、憋闷,心情不畅的一段行程。

可是,如果把车上的人换成社会上的特权阶层、垄断集团、精英群体,他们不仅不喜别人来挤占他们的空间,而且有能力设置门槛,防止乃至阻止车下的人上来,这个时候,公交车更像私车,问题就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车下的人有两种选择,要么望车兴叹,要么强行上车,前者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后者是反抗力争;前者是和平中暗藏危险,后者是矛盾引发了冲突。

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不是车下的人,而是车上的人,他们或者通过垄断,破坏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原则;或者利用话语权,营造一种强势的声音;或者设置障碍,阻塞社会上下流动的通道,最终独霸一辆“公交车”,成为所谓的特殊利益集团。这样一辆“公交车”,必然会偏离正常的行驶路线。

显然,要使它回归正常的行驶路线,只能还原公共汽车的“公共”面目,这就要对操纵“公交车”的人有某种制约。此外,面对还有容身之地的“公交车”,车下的人不要害怕别人拒绝,更不要指望别人施舍,自己的权利就得靠自己挤上去争取。

公平是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石,对各种社会活动加以规范和约束,就是在维护这种公平。所以,当你遇到的确需要“挤”才能上的公交车,那就去挤;如果你遇到规则下需要去争才能得到的机会,那就去争去抢。公平,不是平均,而是约定好分配规则,然后去比拼实力。

留言赠书获奖名单

恭喜以下中奖的小伙伴。

请在24小时内回复您的【姓名,电话,地址,邮编】到本文评论区~ 

END

往期精彩

赠书 | 陈年喜《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如果《平凡的世界》有后续,大概就会这么写 2021-09-23
席慕容:中间的心情 2021-09-22
丁玲:秋收的一天 2021-09-21

作者廖保平

音频配乐:

1.出羽良彰 - 孤独のひかり;
2.Stéphane Horeczko - Paroles fébriles;
3.音乐治疗 - Rising of the Drea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