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底要不要手术?

发布于 2021-09-25 06:18

骨事一点通
科普骨科知识,提高患者认知。
92篇原创内容
01
哪些患者需要手术?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对于以下几种情况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1. 伴有神经性的大小便障碍者。对于这种病例,应尽快手术处理,不可拖延过久。

  2. 经过半年的严格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所谓“严格”,就是指正规系统的治疗,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治疗。

  3. 急性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造影证实有充盈缺损,并表现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而不拘泥于第二条。

  4. 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造影证实有骨刺或髓核脱落形成的充盈缺损,或者磁共振成像证实亦可。

  5. 症状较重,病程较长,非手术治疗后经常发作,病人因长期腰腿痛折磨而不愿接受非手术治疗者。

02
腰椎手术可怕吗?
很多患者“谈术色变”,对手术治疗充满了担忧与恐惧。或许这种害怕更多来源于未知,充分了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后恐惧也就会减少许多。

55岁男性患者,腰痛12年伴右下肢放射痛2年,行腰4、5PLIF手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术后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

接下来就为您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手术方法:
1.微创手术
椎间盘镜治疗,即经皮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是在内窥镜的监视下应用特定的手术器械来行髓核摘除或分离粘连的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脊柱的稳定等优点
但是,由于腰椎间盘镜显露的范围比较狭小,不能完全的暴露病变部位,因此在临床上某些情况时,其疗效还不如传统的手术方法。故而在应用腰椎间盘镜进行治疗是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适用于单侧神经根的放射痛和麻木等。

2.开放手术
由于腰椎间盘镜显露的范围比较狭小,不能完全的暴露病变部位,对于双侧有症状的中央型巨大椎间盘的处理存在困难;另外,对于老年病人,多合并有腰椎管狭窄,需要做神经根管扩大,这些都需要做传统的开放直视手术,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在我国开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根据脊椎后部结构的切除情况,分为椎板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单侧椎板并部分关节突切除术,椎间孔扩大术等手术方法。

3.其他
对于伴有腰椎管狭窄者同时行腰椎侧隐窝扩大术,伴有椎体不稳者行椎间融合术。对稳定和轻度不稳的病人,在摘除病变的腰椎间盘后也可以行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术
03
术后会复发吗?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复发”这个概念,所谓的手术复发,指的是手术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再次出现问题试想想,腰椎间盘的髓核都摘掉了,再次突出的机会还有多少?所以,病人手术后一段时间再次出现腰腿疼,很多并不是复发,应该要区分清楚。

腰腿痛再次出现可能有两个原因:一种情况是未手术的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引起;一种情况是同一节段同侧或另一侧出现症状,但轻微,多有受凉的病史,考虑为神经根的炎症反应,这种情况由寒冷刺激引起,热疗和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后迅速缓解。

04
术后要注意什么?

手术成功后,术后的各个方面对于疾病的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应注意如下几点。

  1. 保持平卧位6小时,不翻身,以压迫伤口,利于止血。

  2. 术后视病人腰腿痛恢复情况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做功能锻炼及戴腰围离床活动。

  3. 术后科学的饮食方法,如多食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和骨质融合,防止便秘。

  4. 坚持腰背肌及肢体功能锻炼,早期尽量不做上身下屈及左右过度扭曲的动作,减少脊柱的活动,避免弯腰、扛物、挑担等重体力活动。避免长时间坐位、低头、突然弯腰、扭腰,持物时注意腰部、膝关节姿势,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5. 出院后3个月内尽可能以卧床休息为主,床垫最好选择软垫硬板床。

  6. 遵医嘱定期复诊。


本文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指南》《骨科手术学:下册》。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回顾

你的颈椎生理曲度还在吗?【内附自测操作视频】

这个病你一定得过,但却不一定知道该怎么办!

久坐后起身,膝盖嘎嘣一声响,这是病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