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善行无辙
发布于 2021-09-25 07:44
投机投资与社会相处,谁又能做到淋漓尽致,滴水不漏,人人认可呢?
普通人基本上等到别人拿到第一桶金后,才敢去尝试。
而且也会为自己的说话耿耿于怀,我是不是得罪他了,我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
最重要的就是还不能明辨是非。
真心对待的,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被错过了。
反而被那些甜言蜜语所迷惑。
在甜言蜜语背后炸弹爆炸的那一刻才会醒悟。
但一次次的错误却没有警醒,仍然不断的循环往复。
为了少走弯路,那今天和我一起共读《道德经》—善行无辙。
这章圣人首先让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的认知。
告诉我们不要只看表面,要用心去聆听,去观察。
用心其实就是正面体察别人。
了解对方的需求,感觉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体会他人的真实心情。
简单的说就是为他人着想。
这次的关键词抓取,看到了圣人的良苦用心。
他们本着善行的宗旨。
服务世界上所有的生物。
他们不光懂人,还懂物。
所以今天我在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圣人眼里没有“废”字?
因为圣人的善良,所以看到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
而且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强大,总是去用心观察和聆听对方的感觉。
更能找到所有的物品的价值所在。
不光是人才能感化,连物他也会合理运用。
因为他们也知道,来到世上的每一个生物都是有他必来的道理。
因果循环的结果必定长久的坚持下去。
那么神圣的物种到底与我们普通人有啥区别呢?
普通人对待事物是用眼睛直观看,记在心里。
圣人对待所有的事物,他都会用心观察,合理对待。
普通人经常是不停的用嘴说话,大家都知道话多语失的道理。
但圣人的嘴是很珍贵的,很少发表他的言论,反而他说的话被所有人记住。
普通人只顾眼前,有我就吃,从来不会寻找物质本源的状态。
但圣人他不管接触什么,他都想研究透他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的生成?
这也就是普通人很少去思考,而圣人经常用心去思考。
普通人不管干什么都要立马见效,今日付出今日得。
但圣人他们就会思考,多年以后,这个还会被别人认可吗?
如何把这个事儿做得更为圆满。
不管怎么说,总体的也是圣人真的用心在做事,用心在思考。
那对于成功人士,他们又是如何对待每件事情呢?
今天的小故事,就是说春卷如何占国外市场。
话说1959年,范岁久看到丹麦华侨中有不少人靠经营中餐馆发了财。
我们普通人就会随之自己也在开一个中餐馆。
但范岁久却用心观察到西方人的需求,不光要美味的体验,还要制作工艺的完美欣赏。
这样他就在哥本哈根的一个大的游乐场里,纯手工制作了春卷儿的过程,在进行出售。
这样就让西方人不但看到纯手工的操作过程,得到了眼福;又尝到了口福。
所以很快就被追捧。手工完全不能供求。
这样就开始建立了“大龙食品厂”。
还通过自己的用心经营,一次次不断的扩展。
让我们看到了不管是圣人还是成功人士,他们最主要的是比我们多了一个用心的过程。
他们从来不会跟风看别人做什么,我们再去做什么。
他们永远是在寻找事情的本源,用心去感悟所有人的需求。
那我们普通人又如何能追赶他们呢?
其实他们也没有比我们高多少,只是比我们用心学得更久。
他们从不会看不起任何人。
在他们的心目中,谁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过人的思维。
为什么他们比我们看得更透彻呢?
总结还是去“用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