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国货当潮”是“情怀” 更是“品质”
发布于 2021-09-26 11:34
据报道:2021年3月5日,国内知名运动品牌李宁在早盘高开之后,股价一路强势上扬,截至收盘大涨近11%,成交量也比上一个交易日放大数倍。再一次显现出高涨的市场热情。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刮起一股“国潮”之风,以“故宫”系列、百雀羚、回力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持续走红,从“国货回潮”到“国货当潮”,国货崛起已渐成趋势。
《2019“国货当潮”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初,国货时尚品牌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238%,为近几年最高增幅。而在全球疫情演变尚不明朗的当下,主打国内生产、国内消费的国货品牌加速突围,成为构筑“内循环”的重要一环。仅2020年天猫618大促中,天猫超37000个中国品牌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至少100%,183个国货美妆品牌增速突破了1000%。
深挖“国货当潮”背后的原因,首先要谈及的必然是“情怀”二字。这几年以80、90为代表的年轻人日常消费时,除了看重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外,更侧重于商品的文化内涵。“情怀”成为了国货与年轻人之间的纽带。这种消费者与品牌的社会情感往往受到同一领域交往、接触的个体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社会风潮、社会观念的影响。国货的情怀,是这些年不断渐强、根植于每一个消费者心中的文化自信,是从“产品”上升到“文化”、“民族”、“国家”等意识的觉醒。以某国内知名运动品牌为例,在产品的设计上,以情怀为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属于中国人自身的“中国风”,以此获得消费者对于商品文化的认同感。包括以大众熟知的古诗《悯农》为元素的卫衣;以老庄思想为启发命名为“悟道”的系列等。
“国货当潮”抛开“情怀”加持,更要思考的是其后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早几年,中国制造的商品因为缺少品牌、品种单一、品质不佳等因素不被国内消费者买账,贴牌加工、高仿假冒等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但如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响的当下,中国经济寻求高质量发展,代表中国制造的各大制造企业纷纷将发展之路选定为技术研发,拥有原创设计能力,成为眼下各企业改头换面的不二法宝。从某服装品牌在自己运动鞋上印上“Designed in Beijing,made in China”以原创走上伦敦秀场;到某电器品牌拥有24项“国际领先”技术,立志做中国最好电器;再到首档聚焦“国货品牌”的整合营销IP。国货品牌砥砺前行依靠的无非是越来越卓越的品质。可以说今日的国货敢与对手拼设计,更敢以品质立业。由此,在国货品质逐渐崛起的国内市场中,国产品牌能够凭借更充分价格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加价美物廉的新选择。
尽管国货崛起渐成趋势,但如何让国货真正的强大起来,甚至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仍然任重道远。大数据时代,国货的崛起是机遇和挑战并行。中国消费者正在对国货报以极大的期待和宽容,而众多国产品牌既要转型升级顺应挑战,又不能盲从跟风,让自身陷入两难的境地。依托“情怀”,才能让国内消费者对品牌有真正的归属感;追求“品质”,方能以原创力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对于广大国产品牌而言不仅要挖掘阶段性经济下行压力中的消费新动力,更应该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联系我们
官方客服
微信:15253908127 QQ:617510445
官方网站
http://weishizheng.vip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