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现代房屋的朝向?你家坐北朝南,还是坐哪朝哪?(建议收藏)

发布于 2021-09-26 14:11

经常听说,坐北朝南的房子方位正,采光好,是购房选房的首选。

但是怎样判断房屋的朝向呢?

你家的房子,又是坐哪朝哪?

关于朝向,甚至还听过“子山午向、辰山戌向”这些风水术语,

这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更重要的是,懂得这些,有什么用呢?

房屋朝向,是住宅风水学的基础,

看一套房子是否能居住旺相,

住在里边赚钱顺利吗?

工作有升职吗?

孩子爱读书吗?

家人身体好吗?

这些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在了解房屋朝向的基础上判断。

如果能判断出房屋朝向,后续进行旺运的调理,就会方便很多,

可以直接给风水师发送测量好的方位和图纸,就可以快速了解你的房子的风水布置。

一套好的朝向的房子,可以给居住者带来很多助力,比别人更容易得到好的机遇和缘分。

判断房屋朝向的方法,并不复杂,普通人同样可以操作。

 首先,我们来了解房子“坐”和“向(朝)”的关系。

比如坐北朝南,坐东向西,

我们看,房屋的坐和向之间,都是面对面的关系,

也就是说,房屋的坐和向都是相对的,都是相隔180°,在一条直线的两端。

在中国传统风水的判断里,

只有“坐北朝南”、“坐东朝西”、“坐东北朝西南”等16种方位朝向

都是相隔180°,在一条直线上的两端。

不存在“坐北朝东”“坐西朝南”,只相隔90°来定坐向,这样的说法。

那么,只要清楚了“坐”和“向”的其中一个方位,自然就能推算出另一个。

比如朝南的房子,自然就是坐北。南北之间相隔180°,在一条直线上。

判断“坐”和“向”,我们一般从“向”,也就是朝向入手。

为什么呢?

在今天的二条文章,讲风水的基本概念——纳气口,就能知道。

风水是一门通过判断自然界中“气”的运行的朴素玄学。

风水的基础,在于“气”,

纳气就得看气口,看气是从什么方向来的。

“气乘风而动”,一座房子纳的气,是通过和外界进行气流交换来决定的。

房子的气口,就是它的“向”。

很多朋友认为:

房子的“向”就是出入门口,

“坐”就是门口对面的方位??

其实这个想法是有误区的!!!

一些古代的风水学书籍,或许都是以大门为判断。

那是因为,在古代,大家居住的大多是独栋房子,不是今天的套房。

古人屋宅的大门,就像农村人家或者机构的大门一样,

是常开的,

这样的门,才是“气口”,

而在现代住宅中,

套房里,大门时常是紧闭的,只在人进出的每次几十秒钟,有和外界进行气流交换。

所以,现代住宅的门,并不等于气口。

现代套房大部分时间的通风和采光,是通过窗户、阳台进行的。

那么,在现代套房里,定位房屋的“向”

就要看整座房子最大的通风采光口,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前面的图知道:

无论“坐”还是“向”,都是一面平面。

那么,

我们判断房屋朝向,寻找通风采光的最大“纳气口”,也要以平面为单位

方法也就是:

测量计算家里,

窗户+阳台,这些和外界进行气流交换的口的总长度,

最长的那一面,就是房子的“向”。

(小伙伴们莫怕复杂,后边有图,一看就懂~~)

定位好了“向”,向的180°的对面,就是房屋的“坐”,风水学上,又称“坐山”,是房子的靠山、靠背,关系着居住者全家人的后劲、健康、后代。

比如这套客户的房子,

他的向,就是客厅前阳台,通风采光口的总长度最长的这一面,

对面,就是坐山。

如果几个面的通风采光口都一样长呢?

现代住宅风水,还有附加判断准则,那就是:

以阳为向、以动为向、以形为向。

看哪一面采光(接受日晒)更充足、

哪一面屋外动静更大(比如有一条大马路)、

哪一面地势更低矮。

通过这几个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哪一面作为房子的“向”。

再加上一点,是燚燚在风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家一并考虑:

就是,哪一面在日常生活中,开门开窗、和外界交换空气的时间最长

一起进行判断。

知道了坐和向分别在哪了,又怎么测量具体方位呢?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测量房屋方位的工具,一般常用工具有下面这几种

风水罗盘、指南针(建议四方形的,不要圆形)、手机自带指南针、罗盘APP

建议大家准备两种以上的工具,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保证精准。

有了工具,在什么地方测量呢?

最关键的时候到了!

大家一定要看好了,很多人在这里就有误区了。

测量方位,一定不能在房子里面进行!

(很多人会错误操作!)

为什么测量我家方位,居然不能在家里呢?

因为房子在建造中,每个楼层,都会使用钢筋。

如果在家里面侧方位,罗盘(指南针)的磁指针,会受到金属的影响,而产生偏差。

测量方位很关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果在关键的地方量错了,那么后面所有的操作都可能是白费劲,布的风水也不准确。白干活不算,还可能适得其反产生坏的结果!

正确的方法,是来到房子(大楼)的外面,

来到判断好的“坐山”那面墙外。

PS:在“坐山”墙面前测量是最方便的方法,

如果因为地形原因到不了这一面,

没关系,我们可以到和这面墙平行的“朝向面”

甚至左右两边侧面

大部分房子都是直角四方形的

我们通过±90/180°(最后结果是用度数表示的,但不超过360°),就同样可以推算出来。

如果觉得复杂没弄懂,可以请教专业风水师哦~

继续继续~~~~~~~~

走到离墙体三米左右的地方,确保站的位置,左右附近没有金属器物影响。

掏出测量工具,下罗盘咯~

比较推荐是组合是“罗盘+手机自带指南针”一起测量

这两种工具,有现代化的简易,也不失传统的精准。

而且都有设置可以检查,工具是否端水平了

在大楼外墙外,端平测量工具,让测量工具的前端线,和大楼保持平行,竖边线保持垂直。

具体说来,就像下图这样:

然后把测量数据保存,正前方指针所指的方位,就是房屋的“向”,指向自己的这一段,就是房屋的“坐”

这样,就测量出房屋的朝向啦!

这个过程通常得反复测量三四次,几次测量的数值非常接近的时候(要精确到刻度,大致范围通常不能看精确的风水),就可以取为房屋方位了。

PS:燚燚在工作中,远程给客户看风水时,会让对方在这一步截图、拍图给我,

我来给房子确定好坐山朝向,后续的工作,寻找当旺财位、桃花位、配偶位、文昌位,调整布局

完成了这一步,就完成了房屋方位的测量,

如果请有风水师,可以直接把测量的方位和图纸发送过去,

就OK了。

一个专业的风水师,是懂得换算得出这其中的正确角度的。

如果是自己DIY,可以继续往下看,

但涉及到空间和玄学的知识很多,

需要有至少三五年的玄学基础,

通过测量,我们现在得出了座山朝向的数值。

怎样从数值转换从方位呢?

如果有实物罗盘,那么马上就可以从指针所指的方位,来对应确定了。

如果没有,就要对比八卦图换算角度找出来。

八卦根据整个空间360°,

北(337.5°-22.5°)、

东北(22.5°-67.5°)、

东(67.5°-112.5°)、

东南(112.5°-157.5°)、

南(157.5°-202.5°)、

西南(202.5°-247.5°)、

西(247.5°-292.5°)、

西北(292.5°-337.5°)。

八个方位,各占45°,就可以根据数值,找到对应的方位。

比如在坐山线上测量,指针指向179°的房子,

179°是正南方,这就是一套坐北朝南的房子。

代表男主人的西北方乾位

代表女主人的西南方坤位

代表大儿子的正东方震位

代表大女儿的东南方巽位

此时,每个家庭成员所代表的方位,就找出来啦

就可以对应检查,看这个方位是否有不利家人的煞气。

如果从风水师更精准的角度,八卦中还分24山,

一个方位包含三个山“一卦管三山”,比如正北方,就分为壬、子、癸三山。

在没有专业罗盘的情况下,

根据八卦排序,

把前面每个方位的度数,每个方位45°除以3,每个山占有15°。

分别找到各方位、各山对应的度数,就知道是坐什么山,朝什么向了。

比如,比如一套朝向是179°的房子,179°落在正南方的午,就是子山午向、坐北朝南屋。

现在的时运下,这个房子是双星会向,也就是两颗旺星齐聚朝向方位。

如果房子朝向处,最前端低洼,再往后见高楼,

只要屋内布局得宜,没有冲煞。

住进去会旺丁旺财,财运健康皆眷顾,这里的居住者。

但是呢,这套房子在明年2022年,

自身宅运的年运盘

五黄星飞临向上,向上正南方,离火进一步生旺这颗大汹星。

那么房子明年,虽然一向以来运势见好,

但明年赚钱发展上,就容易见到阻碍。

比如之前一些非常顺利的事情,容易忽然出现大的卡壳,

如果不能够搬家,就建议明天最好可以谨慎低调发展原有业务,

同时用其他的方式办法,寻找别的旺运方位加以利用。

但效果可能比起之前,会有逊色。

知道大方向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分啥24山啊??

为什么需要那么复杂呢?

因为从“帝王之术”(古时给帝王家看风水的方法)玄空风水来看,

一套房子,最精准布置财位、桃花位、文昌位的地方,通常只有9°以内的空间,布下去最为见效。

这就要通过精准测量,找准房屋朝向,

才能准确找到最旺方位,进行布局。

比如前面说到的坐北朝南的房子

2022年易有阻碍。

就是通过24山天地人元龙来排盘,换算出来的。

著名的风水师李居明就说过,看风水越精确,越细致的玄空风水,见效越快。

正因风水涉及复杂的测算,

所以才时常需要专业的风水师来进行指导布局,

而不是说八卦上,东方属木就摆颗树,西方属金摆个铜葫芦,

就等于“看风水”旺运了,那样太简单化了,

效果常常也难达到理想(不信可以自己试试)。

古时的帝王家,甚至会专门养着术士在身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