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更新

发布于 2021-09-26 15:17

新时代“卖铲人”

CXO到底是干什么的?CXO是医药外包行业的总称,什么叫医药外包呢?

它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也就是医药公司出钱让CXO公司代替自己进行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一款新药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上市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CXO公司的作用就是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你可以把CXO理解为医药领域中“卖铲子”的人,是医药产业链中重要成员。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CXO企业,主要包括CRO、CMO、CDMO,分别对应研发外包、生产外包和生产外包PLUS。

上市公司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专注于研发外包的CRO公司,比如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成都先导等。

按照新药研发过程划分,成都先导处于药物发现阶段,美迪西和昭衍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而泰格医药处于临床阶段。

新药研发的过程是这样的

Ø首先你得进行药物发现,知道这款药有没有用。

Ø随后要进行药学研究,验证一下这款药物的安全性。

Ø接着进入临床前研究,在一些小动物身上做实验。

Ø最后才能进行临床研究,也就是在人身上做实验。

Ø最后的最后才是审批和上市。

这个环节里面实力最强的是泰格医药,基本上可以做到全阶段的外包,并且更注重临床研究。

第二类就是生产端的CDMO公司,比如凯莱英、博腾股份、九州药业、药石科技、皓元医药、药明生物等。

其中药明生物主要是大分子的生产外包,其他的公司主攻的都是小分子生产外包。

第三类就是全产业链的CXO公司了,主要是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

它们是涵盖了整个产业环节,综合型优势非常明确。目前药明康德是行业绝对的老大。

从目前半年报的披露情况来看,目前已经进行业绩预告的公司基本上都是50%以上的增速,比如药明康德预告净利润增速区间是53%-55%,博腾股份是60%-70%,皓元医药是99%-143%,九州药业是105%-120%。

可以见得,业绩的增速非常快,并且行业整体性的业绩向好,所以赛道的热度很高。目前来看,CDMO公司的业绩增速要比CXO的增速更快一些,股价的弹性也会更好。

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研发外包机构,主要承接各大药企的部分研发工作。CRO 的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了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与领域。

从领域来看,CRO涵盖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生物技术。无论是热门的小分子抗癌神药“XX替尼”,还是各类大分子药物单抗、双抗,ADC,甚至RNA疗法、细胞和基因疗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RO做不到。

从阶段来看,CRO涵盖临床前和临床业务,不仅提供分子研究开发,还提供开发后的临床研究服务,甚至包括临床试验成功后的注册申报,以及上市后药物安全监测等服务。只要钱足够,CRO一条龙服务到位。

CRO,本质是药企为了减少成本的专业分工产物。一款药物的研发,耗时耗力耗钱。一般而言,制药企业的新药品种,从实验室发现到研发上市平均需要10至15年时间、数亿美元资金。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各大药企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的事情。

而通过CRO,药企可以不增加自身人力规模,多管齐下,节约研发时间、减少资金成本的同时,又减小了试错成本,可谓一箭N雕。

CMO是纯粹的代工厂,CDMO则是代工厂PLUS,不仅提供生产服务,还提供工艺升级服务,比如工艺流程研发及优化,让你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生产最多的药。

CMO\CDMO诞生的本质,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从而让药企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不过,国内CMO\CDMO企业不一定“纯粹”。CMO\CDMO企业,同时也可能提供CRO服务,药明康德(SH:603259)便是如此。

在老药企不断向创新转型、新的Biotech药企拼命融资搞研发之际,CXO企业便成了金矿边的“卖铲人”。挖金子的可能最终没几个成功,但卖铲的肯定赚个盆满钵满。

最后放一张中美CXO龙头市值排名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