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21:全国民生消费结构

发布于 2021-09-26 16:03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本系列研究设置民生消费需求检测,正是“中国发展”学术研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体现。

居住刚需抑制消费结构升级

左轴元转换%呈直观比例;右轴消费比重%(100-非物=物质)。相关系数1全同步,0无相关性,-1全逆反。

 

2000~2019年,全国居民食品消费比(占收入比,恩格尔定律关系)持续极显著下降,19年降低13.65个百分点;物质消费比持续极显著下降,19年降低10.17个百分点;二者历年变动相关系数0.8293,亦即82.93%程度上同步。同期,食品消费比重(占总消费比,恩格尔系数)持续极显著下降,19年降低14.80个百分点;居住消费比重持续极显著上升,19年升高11.46个百分点;二者曲线呈升降逆行反向走势,历年变动92.75%程度上逆反,后者升高比重很大程度“进占”前者降低比重,否则非物消费比重提升之“消费结构升级”更加显著。

我国各级中心城市推升房价过高、过快,不但给全国经济前景埋下房地产泡沫爆裂引信,而且严重影响现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佳体现。假定全国近几年未出现居住消费及其比重“陡涨”变化,仍维持此前逐渐“缓涨”趋势,2019年城乡居住消费比重应当仅为13.41%,低于现有比值10.12个百分点;再假定全国物质消费其余各项增长关系不变,则物质消费比重也当低于现有比值10.12个百分点,反向对应非物消费比重亦当高于现有比值10.12个百分点。

按历年全国相关数据增长关系预测,2025年食品消费比重将为23.56%,2035年将为16.61%,持续明显降低;2025年居住消费比重将为28.74%,2035年将为38.61%,持续明显升高;2025年物质消费比重将为62.84%,2035年将为62.88%,转而略微升高。鉴于居住比重上升将会超过食品比重下降,造成物质消费比重不降反升,非物消费比重势必减低形成“逆升级”。显而易见,全国各地居民居住刚需提升过快、过高,成为“不平衡的发展”缺陷的新表现形式。

2019年全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综合(汇集总消费、物质与非物质生活消费加权测算)评价:城乡、地区无差距理想值100横向测评为86.45;“十五”以来19年、“十一五”以来14年、“十二五”以来9年、“十三五”以来4年和上年以来自身基数值100纵向测评依次为212.54、163.43、134.41、108.14和102.09;横向考察与理想值存在差距,纵向考察各时段进展明显。详见《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21)》,民生指数报告全国各层级通用指标体系、通约演算方法系列(数理分析必备以实现可重复、可对比科学验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主编单位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王亚南工作室(人文研究首例数据图表文稿英译全程智能信息库软件系统辅助编撰)、云南省商务研究院、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

本书为全面发展检测丛书《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中国社会建设均衡发展检测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检测报告》配套,合作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创新工程(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大数据与经济模型研究室。原创者履职期满转向社会智库,该丛书人民生活、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全国各层级通用指标体系、通约演算方法3卷面向全国诚邀持续编撰出版项目支持机构(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资助标准),以主编单位著作权、发布活动主导权、智能信息库软件系统知识产权回报,实现学术原创成果及其分析方法学界接续传承。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21)》封面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21)》扉页:机构署名

《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21)扉页:撰著署名


本文由主编单位及中国人文发展研究与评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通用指标体系和通约演算方法原创者王亚南授权发布。转载引用须注明来自“学会观察”和正式出版物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