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解读(下期)

发布于 2021-09-26 17:54



核保小

体检报告解读

内容简介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BMI、血压、心电图以及部分彩超检查,这期将带大家了解体检报告中一些涉及化验结果的检查项目:

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乙肝五项以及肿瘤标志物。


血脂

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脂和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
血脂四项标准参考值:

总胆固醇(TC)<5.2mmol/l

甘油三酯(TG)<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0.9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3.12mmol/l

(各实验参考标准略有差异性)

总胆固醇升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脂、糖尿病。

甘油三酯增高可使凝血倾向增高,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大。

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是引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血糖

血中的葡萄糖就是血糖,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通过非酶反应相结合的产物,是检测糖尿病的手段。
正常值参考范围:
空腹血糖:3.9-6.1mmol/l
餐后2h血糖:≤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4%-6%

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血常规

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其中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尿常规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反应了机体的代谢情况,是肾脏病变早期或尿路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等。


肝功、肾功、甲功



肝功能

肝功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

肝功五项: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

(ALT主要反应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增高可见于各种疾病所致的肝细胞损害肝脏疾病;AST增高见于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肝胆疾病急性胰腺炎、溶血性疾病、肌炎等;胆红素对于诊断黄疸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

肾功能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机体钠、钾、钙等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的功能。

肾功三项:

血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

肌酐值增高:肾衰、尿毒症、心衰等,肌酐值降低:进行性肾萎缩、白血病、贫血等;尿素氮增高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脱水、休克、心功能衰竭的肾前性病理性增高,各种肾实质性病变等;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升高到一定浓度可引起急性关节炎症状,局部红肿痛,称为痛风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人体正常代谢的正常激素,分泌的多与少都会给机体带来病态影响。激素分泌过多就是甲亢,分泌较少就是甲减。

甲功五项:

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应,与TSH三项联检,常用于确认甲亢或甲减以及追踪疗效)



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可以区分大三阳和小三阳,可以确定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以及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而各项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意义如下:

乙肝表面抗原

表示感染乙肝病毒,体内持续存在

乙肝表面抗体

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将其清除,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抗体

乙肝E抗原

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乙肝E抗体

乙肝病毒复制趋于停滞,传染性变弱

乙肝核心抗体

感染过或处于病毒活动期

肿瘤标志物

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癌胚抗原CEA
反应多种肿瘤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等是较好的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明显增高见于干细胞性肝癌和畸胎瘤,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见指标之一
(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可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可用于监控治疗。
— END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