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点拨丨选取记忆素材 提升能力素养

发布于 2021-09-26 18:28

考生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对于小题目作答提升明显。关于申论素材选取及记忆方面,很多考生非常努力,课余时间勤于阅读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新闻刊物或官方APP。但部分考生阅读起来非常吃力,缺乏兴趣和动力,部分考生理解不透彻,看了感觉和没看一样,对于文章写作并无明显作用,缺乏获得感,个别考生甚至产生对阅读的抵触感。
那究竟如何选择申论素材并记忆运用于文章写作呢?小编给出如下建议:

-关于素材方向-

聚焦大纲,考什么就读什么。

2021国考大纲中明确指出:特别考查用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2021年国考、省考,申论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些思想中的重要论述来命题。

以2020年四川省考下半年申论为例


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社会实际,围绕你对“给定资料7”中划线句的理解,以“你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3)语言流畅,书写工整;(4)总字数800~1000字。

其实该题考察的就是关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相关论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从主体、路径、目标三个维度体现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内在逻辑和要素构成,对于实现社会治理理念科学化、结构合理化、方式精细化,彰显我国社会治理制度的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获取渠道-

保持专注,选择特定渠道学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信息化时代,学习渠道和平台纷繁复杂,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时评、求是、新闻1+1令人眼花缭乱,更何况还有各地方的官媒,到底看什么?

首选“学习强国APP”——内容包罗万千,既有讲话全文、政策公文,也有学习金句,学习用典故和先进人物事迹等,非常适合申论学习。所以,阅读与相关主要观点或关键词的时评文章(以人民日报的文章为主),帮助自己系统、深度地理解相关话题,并截图保存所选文章中的精华部分,方便整理记忆。

-关于记忆技巧-

抓住核心,才能事半功倍。实用,有效,能得高分才是硬道理!

核心主要观点是一篇文稿或素材对某一问题的主要看法,读申论素材,就是抓住、记忆、理解这些主要观点。

以2020浙江省考申论为例


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


根据你对资料5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以“变”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60分)

要求:(1)紧密结合给定资料;(2)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3)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上述材料中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是主要观点,抓住其核心是“变”,从“识变”、“应变”、“求变”三个方面来理解,短短6个字。只要理解并掌握短短6个字,再结合材料内容便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3个分论,适当地结合理论、案例进行论述,一篇标准的应试文章就写出来了。
-国考综合能力训练营-
抓牢行测重点
深析申论考点
训练综合能力
10月4日正式开营

关于公告详情、报考课程相关问题

1V1人工在线咨询

往期推荐>>>
上海选调生公告发布!赶快报名!
黑龙江下半年省考笔试延迟!
悉知!这些人参加国考更有优势!
后台回复【人工】咨询各类考试课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