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拼命工作的爸爸,后来怎样了?
发布于 2021-09-26 19:09
电影《如父如子》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供职于某建筑公司的良多毕业于高等学府,他事业有成,家境优渥,与妻子和儿子过着平静的生活,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人生的胜利者。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样子,和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的样子很相似。随着镜头流转,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这个家里,夫妻之间的过于客套和父子之间的节制刻板,似乎少了一点家的味道。
夫妻关系的疏离
有一天,医院的一通电话,打破了这个家庭表面的平衡。原来,由于当年护士的误抱,养育了六年的儿子庆多,竟然不是良多的亲生儿子。当良多的妻子还沉浸在痛苦和不能接受的感觉中时,良多已经做出了抉择,想尽快把亲生儿子流晴交换回来,把养子庆多换回去。
于是,我们看到在那天晚上,妻子的不满终于喷薄而出。在这六年里,妻子与养子庆多朝夕相处,她接受不了自己的丈夫,这么快做出决定,要把养子送走。平日里有些疏离的夫妻感情,因为孩子的原因,他们之间那些太能相互理解的地方,终于呈现和爆发出来。
父子关系的冲击
在养子庆多成长的这六年里,良多主要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孩子的陪伴很少参与。他似乎觉得,孩子的成长,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是,当他们交换了孩子,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流晴带回家以后,我们看到孩子并不愿意开口叫良多爸爸,孩子甚至偷偷跑回了自己养父母斋木的家,那个充满情感流动的家。斋木告诉良多,如果和孩子相处不来,他们可以收养两个孩子。
良多一下子怔住了,一直以为自己是人生赢家,没想到面对父子关系,却并没有得到儿子的认可。
事业上的转折
随着故事的推进,一直很提携良多的领导,这一次却并没有给他预期中的升职。而是把他调动到一个靠近农村的地方去工作,领导觉得他太累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需要多跟家里人在一起。”
那种原来拼命加班,不断竞争的工作方式,可能在前期会获得一些升职加薪的机会,但由于情感的隔离和缺失,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或多或少表现出来一些瓶颈,可能会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体现。
重新平衡的可能性
换了工作地点后,那里工作节奏没有那么快,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良多有了一些时间和空间,重新唤起他的一些情感体验:
他发现他的养子,在他曾经不注意的时候,给他拍了很多照片,这是孩子向他表达情感链接;
在一片树林中,他看到一个蝉蛹,当地人告诉他,蝉蛹到羽化,要经历15年的时间。他很惊讶,因为他早已习惯了不停地往前冲。
这些一幕幕场景,是良多曾经没有注意到过的部分,也是他工作和生活里缺失的部分。后来,他对他的亲生儿子,慢慢柔软起来,和养子的关系,也有了一些缓和。
这是许许多多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男主人们在寻求社会化认可的过程中,隔离掉情感的部分,自己也身心疲惫。有一天,也许是身体的原因,也许是事业的转折,也许是一个意外,让他们踩踩刹车,停下来,去看看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情感部分,这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