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南竹北移”经验在全国推广

发布于 2021-09-27 11:52

      聊城是北方引种栽培竹子较早的地区之一,栽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据悉,面对自然降水的集中与不均所造成的春旱与秋旱以及土地贫瘠和盐碱的实际困难,聊城一代代林业工作者和爱竹人士攻坚克难,陆续将安吉京竹、望江哺鸡竹等60余个品种的竹子引种试种到聊城,不仅将聊城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引种栽培竹子品种最多的城市,也在盐碱地生态修复方面探索出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走进聊城百竹园,以竹林、竹丛、竹径或独立成景,或与建筑、庭院、花木调和搭配,营造出浓厚的诗情画意,令不少前来观赏的业内专家感慨:“他乡竹”成“同乡林”。聊城竹子发展历史及引种栽培情况,在“南竹北移”课题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近几年,我市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竹生态’,着力提高城乡绿化的美化水平,在街头公园,乡村美化中推广栽植竹子品种。”聊城市副市长田中俊介绍,目前,聊城竹林面积2000余亩,95%的农村都能见到竹子的身影,对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有力支撑。

       “青青翠竹扮水城,生态文明谱新篇”。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聊城把“打造竹生态、发展竹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选择,充分发挥竹子在生态保护、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景臣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竹产业项目正为聊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莘县张鲁回族镇菜园村,扎制竹扫帚的手艺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目前该村已成立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100余人,年均扎制扫帚15万把—20万把,纯利润150万元—200万元。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206万亩设施农业中有大小拱棚130余万亩,竹竿用量大,发展竹产业不仅可以为设施农业提供竹竿等产品,还可以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休闲观光业,打造聊城特色农业品牌。

       张景臣说:“作为北方竹子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聊城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在国有林场及黄河、京杭大运河、徒骇河、马颊河等水系两岸,因地制宜选择地块,合理增加竹林面积,引进开发新工艺、新产品,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市民共享竹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态、文化红利。”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