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运用(例析)三步走
发布于 2021-09-27 14:18
写作·素材运用
素材运用(例析)三步走
素材是行文写作的重要原料,可分为事例素材和语录素材两大类。可以说,善于运用素材是写好作文的一大关键,这不仅能够充实文章的内容,还能拓展思路,深化文章的主旨,使所叙之人事更饱满、所论之物理更有说服力。善于用材的核心是提升材料与文章之间的内在的契合度,使材料在言语、内容、思想诸方面与文章的各处纹理高度匹配,如盐入水,妥帖、细致而又全面。
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必须拥有足够的素材储备,否则就无法从容应对题目中所透射出来的各类话题。其次,考生要依据题目的指向和行文的主旨,准确选择能相匹配的素材。再次,原生态的素材需要经过作者的深度解读,才能有效融入所写之文中。最后,材料的引用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切忌重复、单一、死板。具体而言,素材运用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准确选材
准确选材是善于用材的第一前提。选择素材前应先确定所写文章的内容框架和思想指向,然后从所储备的素材库里选取相应类型的素材,务必注意素材与作文之间的内在契合度,切忌为哗众取宠而乱选材。
例,江苏卷高考佳作《于无声处听惊雷》片段:
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张狂自负),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
在这个语段中,作者选用了钱钟书、罗素、王夫人等三人的语录素材,或正面或反面,强调了个性的合理性和尊重个性的必要性,与文段首句提出的观点高度一致。
第二步:深度读材
素材是原生态的,其潜在内涵是丰富而多样的。要使素材化为文中的材料,势必需要经过深度的解读和改造,从中选择出吻合文章主旨的内在理路来。
例,学生习作《心之所向》的片段:
看见城市被霓虹打扮得妖艳的树木,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家乡那质朴的梧桐来,原来那里是我的心之所向。终于明白,苏武持节牧羊二十载,历尽磨难也要回到大汉的决心,不仅是出于忠心,更因为他的心放不下他的家乡。终于明白,项羽“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何人知之”的感慨,不是没有雄心,而是敌不过对故乡的牵念。终于明白,岳飞虽已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觉悟,却仍放不下中原,执意征伐,原来是他的故乡情愫弥漫了整个宋朝。只有背井离乡的人才会懂得离人的心,于是我读懂了他们。
众所周知,苏武牧羊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向来是作“精忠报国”解的,项羽富贵归故乡则常被视作“虚荣而无大志”;而本文作者却一改常规思维,深度读解并合理改造,将这三个材料统一融入“心念故乡”的主题中去,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第三步:无缝组材
材料固有的意义指向、容量大小、用语特点,难免与我们的行文习惯存在差异,要使材料自然恰切地融入所写文章的肌理中去,大家务必要学会巧妙剪裁、择要提取、适当改动。
例,学生习作《人生加减法》的片段:
我欣赏过空山人语,我领略过山光西落,我还在没有车马喧的人境谛听过大自然的声息。那里有内心丰富的生命,不在意世俗,独立安静,真正觅得了自己的乐趣与存在意义。但当震耳欲聋的乐声遮盖了李白的踏歌,当哈利·波特的魔法棒打落了荆轲的匕首,现代的声音、现代的机器、现代的价值观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在欣喜若狂地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却不小心被现代的浮躁感染了灵魂。这些变得狂热的灵魂开始为自己做起了加法,表现自我,突破自我,最后却迷失了自我。
细细辨别,可以发现该文段中的“空山人语”化用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山光西落”化用了“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没有车马喧的人境”化用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外“李白的踏歌”“哈利·波特的魔法棒”“荆轲的匕首”等,莫不隐含了特定的诗句或故事,但读来却如作者己出,自然融入,无缝对接。
编辑:乙九先生
来源:《语文报》(陈莉)
声明:公益分享,共同进步!
往期精彩回顾
也谈“吃肉穿帛” ——七十者衣帛食肉的翻译问题
论个体价值在《水浒传》中的失落
学会用圈点批注法读文章
中学生阅读知识及能力简表
本平台力主打造从小学语文到大学语文的全学段语文教育教学空间,定期推送一线名师的实用教学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学习与教研资料,完全公益,希望各位教师同仁、各位家长和同学们积极互动,一起努力,助力“大语文”与“体验式语文”教学观!
名称:乙九说语文
动动手指点“在看”,简单一点大家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