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解读新书 | 《宋仁宗:共治时代》

发布于 2021-09-27 14:52

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谈到宋仁宗,你是不是有所耳闻,却想不起与他相关的传说?

但提到苏轼、范仲淹、欧阳修、曾巩,他们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这些人,其实都是宋仁宗的大臣。后来宋人评价“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看似贬义,却也是对他的赞扬。

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氛围下,仁宗并不独揽大权,而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本书,写的正是这位貌似平庸的君主的传奇一生,揭秘了他如何克己复礼,用“授权”的管理之道,成就了这个无与伦比的时代。

既包含他作为个体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更着力刻画他作为皇帝要面临的重重考验。

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开国国策指导之下,宋仁宗以其对皇帝角色的深刻理解、

温和包容的性格,与其治下宰辅大臣逐渐构筑出一套相对良性的王朝运作机制。

在这一机制之下,皇帝并不独揽大权,而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他们平定叛乱,开展改革,次第推出选拔人才、改善民生、完善法制等诸多举措。

故而,在仁宗统治中后期,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获得长足发展,

整个时代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因而被冠名“嘉祐之治”,这段时期的治理方式也被后世士人认为是治国之楷模。



从婚姻与爱情角度看宋仁宗

吴钩从宋仁宗的婚姻与爱情入手。宋仁宗一生有两位皇后,但都不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娶的。

第一位皇后姓郭,是亲政之前养母刘太后给他立的,仁宗没有选择权力。

在此之前,他曾喜欢过一位美丽的王姓商人的女儿,却遭到太后的极力反对,认为长得太妩媚妖艳的人当了皇后,非王朝之所幸。

仁宗皇帝对这位郭皇后没什么感情,一来因为是刘太后强塞过来的,且这位皇后性格也不讨喜,霸道、好嫉妒、惹是生非。

所以亲政后的第一件事,性格十分仁厚的仁宗,还是把郭皇后废掉了。

那立新后能否如仁宗皇帝自己的意呢?并没有。此时,他又看中了一名美丽的陈姓女子,也是一名商人的女儿。

但因为陈姓女子出身商人家庭,满朝士大夫认为商人是末流,地位低下,商人女儿无法母仪天下。

最后,士大夫为仁宗皇帝选择的皇后是名门出身、端庄得体的曹氏。

仁宗皇帝与曹皇后始终没有感情,一辈子彼此相敬如宾,更像是共同统治王朝的同事。

那仁宗有没有爱情呢?有,就是张贵妃。这位一生挚爱是宋仁宗在中年时候才遇到的。

吴钩指出,热门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张贵妃形象与历史记录颇为不符。

剧中的贵妃刁蛮、骄纵,让仁宗很有新鲜感,但事实上,宋仁宗是个普通男人,喜欢的是善解人意、小鸟依人的女人。

历史上的张贵妃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为了张贵妃,宋仁宗甚至动过废曹皇后立张氏的念头,但此举再一次遭到了士大夫的激烈反对,“废后”计划搁浅。


 为何大宋文化辉煌,军事虚弱?

作者吴均认为,宋朝其实处于一个比较倒霉的时间段。

首先,宋朝时期的自然气候恶劣,冬季的平均温度要比此前的历史王朝低许多。

这导致北方的环境条件日趋恶化,以游牧为生的牧民少数民族生活朝不保夕,从而增加了南下牧马的动力。
其次,与宋朝的文化成就达到巅峰相比,游牧民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南方文明的熏陶,也逐渐从汉唐时期的松散游牧部落形态进化到了国家形态,
这意味着无论是军事动员还是财政支配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游牧民族牧马中原提供了财政和制度的保障。
第三,宋朝并没有统一中国,只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意味着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长城堡垒,
除了山西小部分仍在控制范围之内,自幽州以北的所有长城都落入北方游牧民族之手,无险可守,自然无能为力。
此外,冷兵器时代的骑兵部队是极具杀伤力的,然而在宋代,善于养马的西北地区被党项族的西夏牢牢控制着,宋朝严重缺乏战马,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再者,宋朝面临的游牧民族是四支强大的力量——辽、西夏、女真和蒙古,这几大游牧民族此起彼伏,
实力强大,一个轮着一个毫不间断地对宋朝发起车轮战,再强大的政权都步履维艰,更何况宋朝自立国之时起便带着种种先天不足的缺陷。


为人君,止于人

宋仁宗赵祯,这个十三岁就坐上皇位,却一生都没走出汴梁城的大宋皇帝,“是一 位在位时间很长、存在感却极低的皇帝。

"宋仁宗执政时期,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中国文人“最好的时代”。

其中,“唐宋八大家”六位是北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晏殊、范仲淹、柳永、李清照等“文人天团”闪烁古今。

除了文学界,学术界、科学界、政治界,“仁宗朝人才之盛,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

在《宋仁宗:共治时代》中,知名文史学者吴钩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宋仁宗。

“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宋史》对赵祯的“官方评价”得到了史家的肯定,“宋兴一百五十余载矣,号称太平,飨国长久,

遗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以致庆历、嘉佑之治为本朝甚盛之时,远过汉唐,几有三代之风。

“君主是一种制度,正因为君主是一 种制度,仁宗往往被当成这一制度中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因而,君主不应该表现出过于明显的个性,不应该流露出个人的爱憎.....

作为君主的仁宗与作为个 人的赵祯,这两种角色有时候是互相冲突的一当发生 角色冲突时,仁宗常常选择克制自己的个人情感与偏好。

仁宗之所以为后世士大夫所称道,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正如吴钩所言,“(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

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

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故而,史家把赵祯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毫无违和感。

在专制体制下,一个理想文人社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的素质和自觉。

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开国国策指导之下,宋仁宗以其对皇帝角色的深刻理解、温和包容的性格,
与其治下宰辅大臣逐渐构筑出 一套相对良性的王朝运作机制。

不仅台谏制度、考试制度得到改革与完善, “和而不同”的庆历士风也得以树立。

“仁宗尤以涵养士类为急,故自治平至元祜,悉获共享"(南宋李璧《行状》),

不仅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张方平、包拯等大批庆历名臣成为这一时期舞台上的主角,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也在仁宗朝崭露头角。

“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

通过宋仁宗的一生回顾与其开创的那个无与伦比的时代对比分析,吴钩在《宋仁宗:共治时代》中以 翔实的史料回答了“什么样的皇帝才是称职的皇帝”

“为什么宋仁宗这样一个大家 普遍忽略的平庸之主,却缔造了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这两个重要的问题。


  END  



樊登读书
阅读
点亮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