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区块链是未来,区块链到底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之上?
发布于 2021-09-27 16:03
区块链产业在国内已经风靡了好几年,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风口产业,产业区块链被认为是区块链目前最大的价值所在,但区块链将在哪些领域起作用?能应用到哪些场景之上呢?怎么起作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区块链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
1.确权、授权、维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市场竞争力逐渐攀升。在国家愈发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中国在近年来知识产权成绩不俗,中国的P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协定)申请人提交了25539件申请,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148个成员国中位居第三。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共享概念深入人心,互联网在打乱传统产业模式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更多的挑战,使得知识产权和服务更加复杂。
今年很多“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 的应用遍地开花,但是区块链并非万能,单纯的应用区块链并不能真正的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痛点更在于寻找侵权人和维权,尤其是互联网上的侵权行为,很难知道谁在侵权,什么时候侵权,以及异地维权时间、人力成本很高,付出的代价很大。
区块链真正激活了版权行业的整个链条。区块链技术在版权行业的价值分为三块:确权、授权及维权。
版权层面,当作品在线登记后便可由权利人直接明码标价,在平台展示、为供需搭建桥梁,促进版权更快变现。区块链真正的价值正是让版权这种数字资源实现资产化,可以低成本成交。
在维权层面,维权最难的是获取证据,恰恰,区块链技术不可更改的特性可以迅速固定侵权证据。举个例子,过去,网络小说原作者为了保存小说被剽窃的证据,需要将展示剽窃内容的网页全部打印出来,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区块链就容易很多,链上内容一目了然。
2.商品的溯源与防伪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区块链溯源的特征。区块链溯源:指利⽤区块链技术,通过其独特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记录特性与物联⽹等技术相结合,对商品实现从源头的信息采集记录、原料来源追溯、⽣产过程、加⼯环节、仓储信息、检验批次、物流周转,到第三⽅质检、海关出⼊境、防伪鉴证的全程可追溯。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不论商品溯源采用的是公有链形式还是联盟链形式,它都是公开而透明的,在链上的所有人都可以进行记录信息并查看信息。传统商品溯源中的各部门协同难,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会得到极大的解决,各部门在链上录入、更新自己的认证即可同步到所有链上的记账人。
3.信息时代的隐私保护作用
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发展,盲签名的隐私保护方案已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公链、联盟链项目正在积极探索新的隐私保护方案。从保护的对象来看,隐私保护手段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交易信息的隐私保护,对交易的发送者、交易接受者以及交易金额的隐私保护,有混币、环签名和机密交易等。二是对智能合约的隐私保护,针对合约数据的保护方案,包含零知识证明、多方安全计算、同态加密等。三是对链上数据的隐私保护,主要有账本隔离、私有数据和数据加密授权访问等解决方案。
区块链加密算法隔离身份信息与交易数据
区块链上的交易数据,包括交易地址、金额、交易时间等,都公开透明可查询。但是,交易地址对应的所用户身份,是匿名的。通过区块链加密算法,实现用户身份和用户交易数据的分离。在数据保存到区块链上之前,可以将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的哈希值作为该用户的唯一标识,链上保存用户的哈希值而非真实身份数据信息,用户的交易数据和哈希值进行捆绑,而不是和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捆绑。由此,用户产生的数据是真实的,而使用这些数据做研究、分析时,由于区块链的不可逆性,所有人不能通过哈希值还原注册用户的姓名、电话、邮箱等隐私数据,起到了保护隐私的作用。
区块链“加密存储+分布式存储”
加密存储,意味着访问数据必须提供私钥,相比于普通密码,私钥的安全性更高,几乎无法被暴力破解。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全部被泄漏的风险,而中心化的数据库存储,一旦数据库被黑客攻击入侵,数据很容易被全部盗走。通过“加密存储+分布式存储”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