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公共政策分析要回答哪些基本问题?

发布于 2021-09-27 17:48


必背考点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公共政策分析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从政策过程看,政策分析包括以下要素: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来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等。

公共政策分析要回答的的基本问题如下:

(1)事实分析: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与地点?程度是什么?事实的产生可能会改变问题所要达到的价值。事实分析,要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人们往往按照经验的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一定因果关系的描述性研究。由此提供给政策分析的信息,往往是描述性信息。所以事实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客观实际,排除一切主观干扰。

(2)价值分析:因为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价值是问题能否解决的主要检验标准。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事业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

(3)规范分析: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政策执行的结果是要达到所谋求的价值与利益。规范,一般是指规则、标准或尺度。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是指人们为实现其理想,根据特定的观念制订的供一个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它限定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动。人们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规范研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科学规范、道德规范、审美规范、宗教规范、法律规范等等。很显然,这些规范形式及内容,均在政策的制定与政策内容中,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4)可行性分析:是否行得通?公众是否允许这样做?需要确定客观现实中的能力与可能。可行性分析,是对规范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考证,论述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否具备了条件与能力。因为规范分析中提出的应该是什么仍是理性上的东西。在政策分析中,可行性分析的重要的方面,表现在政治、技术及经济的可行性上。

(5)利益分析: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给谁?这是政策分析的归宿。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原则,否则会失去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总之,这五类分析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通过对上述五类问题的分析,可以对公共政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发挥公共政策的效果。

必背考点

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公共政策学越来越开始受到众多高校的重视。当我们开始学习公共政策学时,就必须弄清楚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公共政策分析是什么,它要解答、能解答哪些问题,政策分析的方法、过程是什么,构成政策分析的核心框架是什么等等。

今天的内容就是无需背诵,但对要考《公共政策学》科目的同学来说需要深度理解。

-- End --
公共管理考研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