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打败美国真的有那么容易吗?我们得继续论持久战

发布于 2021-09-27 18:38

同恐弥漫中国的恐美崇美倾向相对应,当今中国还有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对美国霸权不屑一顾、十分轻蔑,突出的表现是渲染美国经常遭受失败,尤其是经常被中国打得屁滚尿流、体无完肤,俨然乎对美斗争中国胜利一场接着一场似的。

美国经常被所中国击败,具体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是经常在网络上被一些人所打败

一些网络键盘侠总那么所向无敌。在他们这些人的笔下,动辄就是什么中国大举出击了、雷霆反攻了,他们总是把一些本来没有多大意义的举措极尽夸张、无限放大,渲染得不可一世,每当中国海军编队出现在阿拉斯加、出现在宫古海峡的时候都是这样,每当有中国军机飞到公海上也是这样,经常危言耸听地爆款中国又“释放什么信号”!说得十分震惊吓人。这些年类似的“信号”也不知释放了多少,每当这个时候,美国都要屈服、告饶,都要挨上中国的几下耳光,都遭到沉重的打击,都遭遇惨重的失败了。

二是经常被说成自己砸脚

这是主流媒体惯用的诅咒式语言,在这样的语式之下,不管霸权如何癫狂霸凌,如何肆意妄为,最终都免不了砸自己的脚。如此一来,霸权之无能就此毕露无遗了,因为它总是搬起一块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居然都不知道搬别的东西,总砸脚也不长记性,一而再再而三地砸自己,真是又蠢又傻;如此一来,中国就可谓一身轻松、毫无负担了,因为它都自己砸自己了,还用中国出手费事吗?坐享其成、旁观笑话也就是了。因此“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在当今中国的现代用法实在是奇妙无比,同“多行不义必自毙”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关“自毙”的滑稽,请参阅笔者《应该怎样处置“台独”分子》等文章)。但笔者以为,二者实际上也一样地逻辑不通。

三是经常被判定为“不会得逞”

霸权当局各种新战略举措紧锣密鼓、接连推出,令人目不暇给,其中主要或者核心指向,都瞄准中国,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但在一些中国人的笔下,这一切也都成了无用功,都一概不会得逞,都是瞎子点灯,什么“四方对话”(QUAD)机制徒有其表,注定得不到地区国家的广泛支持,注定要失败;什么美英澳联盟(AUKUS)加大加深西方裂痕,是美国无奈无能的表现;什么对华战略竞争已经适得其反了,孤立中国的企图注定失败,等等。总之,无须中国抬抬胳膊动动腿,美国自己就把自己打败了。

总之,在上述这些方式的描述下,打败美国很容易,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现如今很流行“躺赢”这个词,按照上述这样的说法,面对美国所发动的“战略竞争”,中国也完全可以“躺赢”其间了。这种倾向不好,的确,我们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一点要重视,切不可自己麻醉自己。

若问,打败美国或者粉碎美国的进攻与围剿,真的就这么容易吗?

窃以为,轻而易举打败霸权,谁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于上述种种不切实际的喧嚣吵闹,我们可以给予如下几个评价:

其一、严重低估

上述这些论调,暴露一些中国人严重低估了霸权的战略能力,严重低估了中美战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懂得东西太少却偏偏自以为是。战略斗争是人类最高水平的社会行为,需要具备厚重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支撑,但有的人却不知天多高、地多厚,动辄就是什么打败美国的十大计策、一击必杀、按住死穴之类,并且还总是拿什么“战略上要藐视”来搪塞,大话连篇、狂言无忌。说实话,当今中国有资格、有水平在战略上藐视美国的人,上述各种打败美国的那些“高”人,就不可能名列其中。

其二,浅薄轻薄

其三,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的突出特点就是不要做艰苦斗争,不想去遵循基本规律,而热衷于投机取巧,总想通过点蒙骗伎俩获取超常规的成果。面对中美战略斗争也是这样,有人总想三下五除二地解决问题,稍微取得一点成果成就,就尽情渲染夸大,以为多么了不得一般,而当形势严峻一些的时候,又往往灰心丧气、或者阵阵哀嚎、危言耸听,表现出十足的墙头草作风。这种机会主义者历来经不起长期、艰苦斗争的考验,对进行伟大斗争有害无益。

有鉴于此,笔者愿意呼吁,同霸权作斗争真的不容易,打败美国更是十分艰苦和艰巨的战斗,请不要轻言胜利,这真的不是短时期就可能看得到的事情;也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儿就欢呼雀跃起来,因为今后的路更难。不谦虚地说,主张坚决对美斗争,比笔者还早的人大概不是很多,但笔者从来都不是中美斗争速胜论者,相反,笔者历来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所遇到的这个霸权是十分凶恶与空前危险的敌人,与之斗争将十分艰难、曲折与漫长,对此切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掉以轻心,笔者殷切希望一切爱国的中国人都能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系列回顾

 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

 借“数”之力 习近平谋划打通信息“大动脉”

 《网络安全“朱日和”》第43期:四川移动在网络安全“朱日和”举办云网安全保障能力培训班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