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就是代表儿童医院,再难也要坚持到底

发布于 2021-09-27 23:20

 两班倒连轴转,一台120上车就是24小时,穿过中高风险的封控区,她们说恨不得自己更强壮一点,这样抬担架的时候,就更能扛。

两班倒连轴转,

负压车轮子没停过

“当然不能告诉我爸,他知道了肯定会担心晚上又睡不好,也会一直打电话。”93年的李秀婉大大咧咧,有点像个女汉子。李秀婉是厦门市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护士,疫情发生后原本一直在一线采集核酸的她 ,接到一个特别任务——和林小辛、庄燕琼一起,被调往同安120做应急支援。

20日抵达培训后,这项“特别任务”的面貌逐渐展现在李秀婉面前:一台负压120救护车配备2组工作人员,每组由医生、护士、驾驶员3人组成,每组24小时,两班倒连轴转。负压车应对的都是同安负责辖区中,封控区、管控区的密接、疑似、发热患者等等高风险病患的应急救护任务,接触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中高风险。每趟出车完全严格按流程,接单、处理、送院、回程消毒。消毒整个流程就要50分钟,还包括通风,经常一个任务执行完,匆匆才消毒完就赶紧要下一趟出车。

凌晨0点许

二胎产妇紧急求助

 因为道路复杂,一些地方相对较偏,新配备的司机对路不熟悉,很多时间李秀婉都在路上颠簸,下车后接到患者,一些急救患者行动不变,原本单薄的肩膀也要抬起担架。

 21日当天,李秀婉所在的救护车就接到了12个派单,23日下午四点多,翔安的一个密切接触者突发先兆流产,胚胎都已经滑出,李秀婉和班组急匆匆驱车近一个小时赶到,接上患者后送到岛内一家医院,结束时已经将近八点。车子消毒后不久,十点多任务又来了,结束后凌晨12点多,一个紧急任务再次响起:乌涂封控区一位妇女二胎待产,救护医护人员赶到的时候,产妇的宫口已经开到2指,“那时我们都做准备,万一生在救护车上。”李秀婉说,她到120的事情,还没跟爸爸说。

说到父亲,原本故作轻松的李秀婉突然哽咽起来:“他会问,我就说睡得好,吃得也好。”实际上,24小时交接下班已是清晨8点,睡眠不好的她最多轻轻眯一下,就难以入眠。

出来就是代表儿童医院,

再难也要坚持到底

 “我要是强壮的超能小白就好。”厦门市儿童医院镇静中心的林小辛开玩笑说,出车接送的患者情况复杂,腹痛、外伤、分娩……各种都有,很多时候一些路开不进去,还要靠担架来运。林小辛说,很感谢社区志愿者,看到她实在抬不动,都会来帮忙抬担架。

 21:22、23:07、00:26、1:47、4:57……调度中心挂单很多,负压车轮子几乎没有停过。深夜依然丝毫没有停歇,路途颠簸,林小辛默默忍受着晕车产生的排山倒海,“就憋着一口气,不能吐,要不然就职业暴露。”

每次出车后,全身湿透,负压车回来后,林小辛还要负责消杀,最后才能去一脱、二脱换衣服,最后到清洁区,一趟出车任务才算完成。林小辛说还好当时出门她带了3套衣服,每次出车后脱下防护服,她就把衣服洗了,趁着天气热太阳大晾干。“不敢倒下,也不能倒下。因为你倒下来了,任务就会压到其他小伙伴身上。”林小辛说,“我们出来就是代表儿童医院,再难的话也要坚持到底。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就可以平安归队,同安加油!厦门加油!”

END


为了孩子的一切
搜索公众帐号:xmsetyy
一切为了孩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