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

发布于 2021-09-27 23:18

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长汀。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主要包括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八大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理念和总目标是什么?

答:理念是: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总目标是: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

4.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荣誉称号?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品牌。

5.全国文明城市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简称“中央文明委”)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6.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主要采用什么方法?

答:测评主要采用网上申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采取入户调查和随机街访的方式进行测评。

7.全国文明城市现场测评采用怎样的灵活方式?

答:现场考评采用“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等方式,对常态长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有哪些要求?

答: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参与和支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美化城市环境,规范交通、卫生等秩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9.长汀县目前是哪个级别的文明城市?正在创建第几届全国文明城市?

答:长汀县成功创建了第五届(2015-2017年度)和第六届(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县城。2021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现在正在创建第七届(2021-2023年度)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1.全县要广泛开展的“四史”教育活动指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12.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什么?

答: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1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总的要求是什么?

答: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14.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五大项教育实践活动。

15.公民思想道德“四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6.社会公德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基本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7.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18.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19.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20.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是什么?

答: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1.什么是志愿服务“三关爱”?

答:关爱他人:包括开展关爱空单老人、农民工及其子女、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关爱社会:包括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爱心送文化等志愿服务;关爱自然:包括开展环保宣传、植树种绿、养绿护绿、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

22.“五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分别是什么?

答: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23.门前“三包”指什么?

答:各沿街单位(含门店)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24.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

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7个传统节日。

25.长汀县开展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举措有哪些?

答:一是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二是发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典型的示范作用;三是规范和加强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建设;四是学习和实践市民文明公约;五是制定市民公约,开展评选优秀居(村)规民约、文明家庭等活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