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作品解读 | 流动制造
发布于 2021-09-28 13:10
第五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对于“无界”的探索与思考是永无止境的。
大赛涌现了许多构思巧妙的精彩作品,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选手以作品《流动制造》获得大赛三等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选手们对自己作品的解读。
前言
疫情之下,以往活跃通行的街道变得冷清,以往互通邻里的社区变为防御的堡垒。在无数塔楼组成的城市里,流动意味着病毒的传播,这无疑将城市分隔的壁垒再次强化。这也禁锢着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交往、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交通。因此,城市必须流动起来。但这种流动绝非意味着任由病毒蔓延,而是通过建筑基础设施的重构、数据信息监测体系的架构将个体的流动透明化、合法化、可控化。这个作品旨在恢复人们在疫情下真实的交往与连结,表现透明性——流动可视化、及时反馈、打破边界。
设计背景及场地选址
《时代周刊》封面的这个美团小哥是疫情之下流动性的缩影。中国社会处于高速流动的环境中,流动性作为最普遍的公共空间属性影响着亿万人口。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普遍采取的措施是项飙所说的“板块式反应”,呈一体性、片区式的封锁流动。这使得公共空间处于荒废的状态。
疫情下建筑学可以发挥什么作用重构公共空间呢?疫情常态下,我们如何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控制疫情的传播呢?我们该如何建构出值得信赖,同时安全合法的流动制造体系呢?信息技术又如何交融?我们选择疫情爆发时影响较严重、人口流动强的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花园社区,以此作为实验模型,探索后疫情时代流动性的重构。
概念阐述
设计概念
我们的概念——“流动制造”,也是我们对本次大赛“无界”的解题。“流动制造”来源于疫情前后“公共空间”与“家”之间承载功能异变所致的真实身体上的流动性危机。我们呼唤一种透明、纯净、可视化的、可瞬时反馈的建筑作为人们真实连结、交流的载体,如同可呼吸的机器,安全高效地制造流动。
设计体系
在流动制造的概念引导下,可将流动制造系统分为三种:分别是人口流动、资源流动、数据流动。人口流动板块将直接影响实体建筑空间,彻底重构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使得个体流动安全合法。而资源流动板块将依附于建筑体,根据流动热力分配资源以及疫情常态化下的建筑部件回收与再利用。数据流动板块对人口流动与资源流动实时监控,将数据信息可视化。总之,流动制造系统使得疫情常态下的流动性可控、富有韧性且信息化。
设计策略
通过流动的透明化和不同个体流动的交织与重组,实现个体行为可视化与空间量化。与此同时,带来住宅楼平面与竖向交通的重组。另外,设立流动中转站,对人口、资源、数据进行调控。
生长形态
将这三个不同策略应用到武汉社区,每个十字路口插入一个中转站,来适应街道形态。
空间与行为
以空间与行为、结构构造、媒体表现三部分作为对流动制造的回应。首先在空间与行为中,从无界出发,将行为与功能作为空间类型切入线索。以上是空间形态生成前思考,切入疫情期间日常的记录,从新的思考和对过去种种的镜像进行反思。从人的尺度和模数能产生便捷,多样,嵌套重叠的空间性。
结构构造
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上部分是拱形管道结构(主要用于人的通行),中部的桥跨结构主要用于布置轨道交通等,下部分由模块化的立方体钢结构构成。通过在柱体顶部设置形式多样的盖梁以实现不同尺度管道之间的组合。垂直交通连接分为两种,一种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自动扶梯,另一种是柱体结构与垂直电梯的组合。管道之间通过传动装置在管道两端连接处设有保温密封条的伸缩构件;管道顶部设置有可移动设备,主要具有储藏零件、显示及播报信息等功能。
基于界面的数据流动与资源流动,本方案以不同形式满足流动制造系统的基本需求,而中转站正是两种流动的控制与调配中心。
数据流动及媒体表现
显示综合系统
通过数据,环境调控和流动的表现将受众的感官最大化,这加强了系统内部的体验和共同感受。
显示综合系统
除显色及信息系统外,泡泡装置可灵活附加的工作模式能够保证系统内部环境控制的多样性。交互投射装置消解了系统的部分局限。
未来展望
展望流动制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在疫情非爆发时期下拥有两套处理模式。在持续散点时间模型下,开放的流动制造系统本身及可逆的改造能够平衡都市游牧问题及自身结构,创造场所纪念性与持续流动。
而在后疫情时代,长间歇性的时间模型中,流动制造系统可被拆卸,拼接零件单元可被用作城市插件及贫困地区改善生活质量的场所,继续完成流动制造的使命。
Q&A
设计中如何体现的“无界”?
我们理解的“无界”并不仅仅是建筑空间实体上的没有边界,而是疫情条件下人与人、人与城市关系间的交织状态。人与人、人与城市真实身体性的体验是不可被边界阻断的。
首先,“制造流动”就代表着运动状况下物理空间边界的打破。
其次,通过将人口、资源、数据流动的可视化、透明化与公开化,其实是建立了疫情状况下,人类社会新的信任机制,放下疫情导致的人们之间对于健康安全的彼此提防导致的心理隔阂。
重新面对边界,以透明可见的建筑语言模糊边界,以此作为载体,实现“流动”,连结,脉动。
图中看起来生硬的横竖交错是否形成了新的阻碍?
首先,我们采用透明管道式的建筑语言把平时人口流动所需的物理空间实体量化了。这在平时我们是忽略不见的,因为我们的流动都依附于各种各样的城市基础设施,正因如此,就导致了流动具有模糊性与藏匿性,这也是人们对于流动所隐藏的病毒传播的恐惧所在,正如半年前国家所倡导的“就地过年”。而我们的设计方案,将所有流动的信息清晰透明地分布在我们可以看见的空间里,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调控与信息检测,瞬时反映在建筑媒介上,遇到疫情也可切断连接,及时预警,便捷更换。
另外,我们也设计了针对日常生活行为所需的不同的建筑空间,促进了人们疫情下的安全交往,也有私密性与公共性的考虑。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实体空间是打破了阻碍,而不是把人们框起来形成新的阻碍。
可操作性(成本问题)如何体现?
首先,我们渴望创造一种新的基于疫情的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偏向于概念性的思考。
其次,我们积极地尝试着用建筑语言去实现它,包括装配化的单元、可便捷搭接的桁架、工业机器美学的插件等。另外,在材料上也考虑支持负压的材料,也具有可持续性。我们的设计立足于疫情较严重的社区空间,其范围是比较集中的,而不是摊开式的。并且可以与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如过街天桥、立交桥等交通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另外,我们的设计是作为家与其它公共空间通行的可监测容器,确保流动的安全性,并不是彻底代替现有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对于疫情后的留存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建筑的可持续利用,可以及时拆卸供不可预见的灾情使用。或者是,对于建筑单元的重新利用,作为城市插件或是公共空间分散到城市中,作为此次疫情的纪念碑,另外也可参与到贫困地区的临时应用上,继续发挥“流动制造”的使命。
结语
无界,并不是建筑实体空间上的没有边界,而是更深入地思考疫情状况下人与人的界限和阻碍是什么?重新面对界限,以透明可见的建筑语言冲破界限,以此作为载体,实现你我之间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人与城市的脉动。
图纸展示
高清图纸请至大赛官网(aubase.cn)查看
设计团队
作品名称:《流动制造》
所属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