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心情不好的时候怎样哄自己开心?心理咨询师这样回答

发布于 2021-10-06 19:49

《奇葩说》第七季的BBKING之辩: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吗?获胜的一方说:是的。

那么多的观众按下红色按钮选择了正方,除了辩手的表达,影响他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是什么? 很可能的一个原因:真实的生活里,有很多“不开心”。

比如:上司给你画大饼、家里日常被催婚、工作忙到只能谈「空气式恋爱」、还要遭遇秃头危机......

知乎有这样一个很热的话题:「心情不好的时候,你都是怎样哄自己开心?

我的答案很简单,我不哄自己开心!

也许正是因为我不哄自己开心,所以在生活当中,反而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是非常多。

这里的哄自己开心或者不哄自己开心,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动作,是能解决当前问题的,叫做“术”。

而你选择把注意力放在“当我心情不好”,这是决定着自己很多思维和心态的走向的道路性的事,叫做“道”。

如果你带着这样的疑惑,希望你一定看下去。我来分析「如何有道有术」。

第一,我会珍视我每一个心情不好的时刻。可能因为我是咨询师的原因,所以我非常明白哪些时候我会心情不好,也就是说我为了了解自己,掌握了能够触发我心情不好的情绪按钮。

当我发现我了解了这个事情之后,我简直不要太快乐!

因为首先,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状语——“当我心情不好时”有了一个很明确的界定,我了解到了触发场景。

那么我自然会评估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在我的能力还不能解决的时候,我至少可以避开

为保护我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安全领地。我为我的情绪负责,我为我的安全感负责。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这叫做“哄自己”,可是我更认为这是类似于保险一样的提前预防,尽可能不让自己陷入到情绪不好中。避免失控和消耗自己。

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负面效应——我可能会限制自己往一定的领域去发展,限制去接触一定的人。所以太安全,可能就意味着开放性需要提升。

正是如此,所以我尤为珍视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刻,我觉得这是可以让我发掘自身新可能性的时刻。多好啊!

第二,我不哄自己,也不期待别人哄,但我会选择一个动作——先沉浸思考,然后找个时间再跟人分享。

我知道很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找熟悉的人,信得过的人或者是专业的人进行倾诉,而我作为咨询师,收到的更多的倾诉都是直接指向告诉我如何解决问题。

但我不是。包括我给他人做咨询也不是。

我在独自沉浸的过程当中,其实已经是在哄我自己了,只不过这种哄不是利用了转移注意力或者是提供情绪价值,弥补自恋受损等。而是冲着了解自己。

比如: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阐述我遇到的一些问题,就事论事。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一致性的表达我的需要和情绪。而不让对方帮我梳理,更不让对方猜,不让无辜的人背锅。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给自己的情绪画句号的deadline思维。过了这个点之后,哪怕再有情绪,因为前面的梳理明白,也让这个情绪及时刹车。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跳转思维,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让我情绪不好的这个事情这件事,如果是其他人,他会怎么做?

在此过程中,我分辨出到底有哪些部分是我过早认同未经自己实践总结的;哪些部分是因为自己敏感,会有假想敌而使错误扩大的呢?

其实以上的这些做法都是使用了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认知一改变,很快就会觉得那些负面情绪也消失了。保留下来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路。

否则比如什么爬爬山啊,游游泳啊,洗个澡啊,见个朋友啊,看个电影啊,化个妆啊,我当然承认他们的有效性。只不过,该没解决的问题还是没解决,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心情不好,还会心情不好。我们并没有了解到自己的情绪按钮是什么。

第三,思考后再倾诉,我会得到什么。

说真的,这道题的题干问的是如何哄自己开心,但我还要加上一部分——和其他人的互动。

因为这时的不开心,在你复盘以后,整个人就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你再去找信得过的人,或者是你想分享的人去分享,你的身上都闪着光芒。而往往你就把这种不开心带来的负面效应转化能量后,以一种最大化光芒呈现给了对方。

很有趣的是,我反而有很多灵光一闪的念头,是当我处于低谷时产生的。我也会有很多黏性很大的朋友在绝处逢生时自动化找到我。甚至我每次和另一半吵架后,真的对方反而更爱我,可能这都和这种处理方法有关吧。

所以经常有一些来找我进行脱单咨询,挽回咨询,甚至是职场迷茫的来访者, 反而是在最低谷时找到了确定需要治疗的时刻,治疗之后,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又一春。

而这时候,你的不开心,就带给你巨大的意义。

我就一个观点,成年人不需要哄,成年人需要爱自己,宠自己。

以上这些不都是宠爱自己的方式吗?

生活不是徐引清风而怒放,而是,无论清风来与不来,我为我自己盛开。如此,才是最好的人生姿态。欢迎添加我们的小助理微信:youai0015,免费领取心理学相关的自我提升课程,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正确的宠爱自己!

有爱心理作为全硕博导师的咨询团队,解决你的问题,不仅从现实出发,更会让我们在学习和体验中,重塑认知,真的获得疗愈的感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周小兔

11年咨询经验

个案时数:7000小时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智库青年学者、有爱心理首席咨询师

天津安定心理卫生中心身心科和心理援助热线

江苏省“急诊走基层”心理辅导讲师

李鸣精神分析高级班,李鸣精神分析长期督导

欧文·亚龙团体咨询

林聪仁认知行为长程班,林聪仁认知行为团体督导

张日升箱庭培训长程班

心理咨询伦理证书

曼陀罗工作坊

叙事疗法工作坊

施琪嘉心理育儿、疗愈内在孩子工作坊

情绪焦点治疗工作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