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篇公众号文章《一代女皇武则天》
发布于 2021-10-06 22:00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一位女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破天荒的成为男权社会的皇帝,她所统治的王朝,前承贞观之治,后接开天盛世,中国的整体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她虽然已离开人世一千三百多年,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常常提起她。她是魔鬼,因为她的杀气太重,她是圣主,她的一生总与奇迹相伴,她在突破,突破了世俗,突破了宫廷,突破了男权社会,突破了整个时代。她所成就的辉煌,为人类历史增添了与众不同的无比瑰丽的色彩。她的传奇不可复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卢舍那大佛,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最著名的一座大佛,虽然经历了千年的沧桑,但仍显得幽远神秘。传中中,它是按照一个人的容貌塑造,而这个人的名望,远胜于这尊佛像。她,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山西文水人,为唐朝功臣武士矡次女,母亲杨氏,是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六十七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八十三岁)。公元638年,14岁的武则天被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女人,这对武家来说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居家欢喜。最疼爱她的母亲却非常担心,因为她晓得,最为尊贵的皇宫,也是最凶险的地方,处处充满明争暗斗。武则天离家时,母亲哭泣着与女儿诀别,而武则天则显得非常平常。史载,武则天离家之时说道:“见天子焉知非福,何儿女悲乎?”公元625年,武则天出生于山西文水,她的父亲武士䉟本是商人,因有功晋升工部尚书。武士䉟的原配相李氏去世,唐高祖亲自做主,将隋朝权贵,观王杨雄的侄女嫁给他,这就是武则天的生母。武则天有一个很美好的童年,她的父亲非常疼爱她,但父亲在她刚满11岁时候便去世了。她的异母兄长对她很不好,命运的转折使得武则天过早的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敏感的内心蒙上了浓厚的阴影。她倔强的想要突破家庭的束缚,宁愿到深不见底的皇宫中去奋斗,作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太宗有很多的女人,武则天只是其中并不抢眼的一位。唐太宗见了武则天,见其眉目间有无限的妩媚,于是赐号媚娘。但光靠这种妩媚,在佳丽如云的后宫并不能脱颖而出,武则天入宫的地位并不算高,只是一位才人。一个意外的场合,机会悄然降临。
唐太宗有一匹狂烈的骏马狮子骢,身手矫捷的骑手也不能驯服它。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柔弱妩媚的武则天站了出来,她说只需给我三件东西我就能驯服它。太宗吃惊问她需要哪三样,武则天回答“一是铁鞭,二是铁檛,三是匕首,如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檛击打其头部,如果还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其喉咙。似乎武则天这番话也让太宗感到了暗暗的杀气。在整整十二年的漫长光阴里面,武则天一直试图有所改变,但毫无结果。她的地位没有得到任何升迁。更令人担忧的是,唐太宗即将死去,所有的希望就将随着太宗皇帝的驾崩随风而去。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于含风殿,整个后宫凄风冷雨。与太宗的其他女人一样,武则天也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与无奈之中。按照唐朝制度,皇帝死后,所有没有子女的嫔妃都要去感业寺去做尼姑,在那里了此一生。不出意外,武则天被送到了感业寺。在感业寺,陪伴武则天的是晨钟暮鼓,这时候的武则天是孤独的,她在静静等待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就是当年的太子,李治。
李治,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皇后。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32年,期间唐朝疆域达到巅峰。
在唐太宗病重期间,两个人曾同时服侍唐太宗,没想到相互间却产生了浓浓的爱意。此时李治已成为新皇帝,但他们两个人一个在皇宫,一个却在寺庙,这是武则天唯一的机会。公元前650年,太宗周年忌日之时,李治到感业寺行香祈福,武则天终于见到了李治,泪如雨下。李治同样的想把武则天接入宫中,但武则天毕竟是父亲的女人,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即便身为九五至尊,李治也无计可施。王皇后知道了此事,主动建议皇上秘密将其召入宫中。王皇后当时正想对付受宠的萧淑妃,她觉得把武则天接到皇宫,可以为其所用。但王皇后万万没想到这是一个让她后悔一生的决定……被压抑的情感一旦复燃,便爱得一塌糊涂,进宫后李治将三千宠爱集于武则天一人身上,武则天则很快被封为昭仪,他们的情感还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久的。王皇后终于受不了了,转而联手萧淑妃一起对付武则天,她们机关算尽,要将其一举打垮。而武则天要抗争的,却不止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人,最大的障碍还在宫廷之外……王皇后背后是强大的支撑王朝政权的关陇贵族集团,唐高宗李治支持武则天,他与舅舅长孙无忌,大臣褚遂良等人代表的关陇贵族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作为唐太宗离逝时候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全力扶持李治当上皇帝,后继续主持朝政大权。李治和武则天原本打算以和平方式笼络长孙无忌等人,但无论如何低声下气都无法奏效,此时的争斗已经转化成为关陇贵族与新兴力量的较量。
为了对付关陇集团,李治和武则天转而扶植新势力,一批依靠科举入试,庶族出身的新晋官僚,如许敬宗等人,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展露头脚。双方的争斗已经到最后关头,宫廷内外充满了紧张的氛围。这时,手握兵权的元老重臣李勣,在一份秘密的奏章中。对唐高宗说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立皇后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唐高宗于是果断废掉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此后,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人被相继贬杀。王皇后、萧淑妃则被打入冷宫,这不仅标志着自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统治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皇帝—贵族政体的终结,武则天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宫中的实力。公元655年,武则天入主中宫被册立为皇后,从入宫那一刻开始,武则天就面临着作为女人的各种压力。她一直试图突破,如今,经过十几年的抗争,44岁的武则天终于如愿以偿,她终于登上了女人世界的最高峰。
此时,宫中的力量是由于拥护武则天而起来的,这无疑增加了武则天的政治砝码,使得她不再局限于在后宫当皇后。皇帝李治身体多病,将朝廷里的一些事情交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性灵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唐高宗对她的处理非常满意,于是委任政事。“劝农桑、薄傜赋、广言路、杜谗言”,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处处为百姓和中下层官吏着想,赢得了大多数人的人拥护,也集中体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智慧。紧接着武则天开始组建自己的权力网,她开始招募许多文学之士,作为自己的智囊团。史称“北门学士”,
她让智囊团参与朝政,密令他们参决朝廷奏议及百司表书,以分宰相之权。不过,唐高宗仍然掌握着最高统治权,虽然武则天一度作威作福,引起高宗的不满,但最终他们还是和好如初。在政事的处理上,武则天越来越能就大局出发,做出重大决策。就在这一年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二人共掌朝政。三十年驾轻就熟治理着国家,武则天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水平,她其实已经具备了当皇帝的能力,尤其在官吏的任用上,武则天受到了历代的好评。可是,公元前675年,当唐高宗因风疹无法上朝,打算逊位于武则天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接受,由一个女人来做皇帝,这是中国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马蜂窝被捅开了,包括宰相郝处俊在内的多数朝臣们,不顾一切的强烈反对。为稳定局势,唐高宗只好中途作罢。武则天也退缩了,毕竟这件事突破了男权社会的底线。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于洛阳宫,临死前,唐高宗留下遗嘱:“太子即位于柩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公元684年,太子李哲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责被尊为皇太后。唐中宗,原名李哲,武则天第三子,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在位五年半,后被吕后毒杀。
唐中宗年轻气盛,不顾法度的破格提升皇后之父韦玄贞,这件事强烈刺激了武则天。她雷厉风行召集百官,下达太后令,将唐中宗废为庐陵王,转而李幼子李旦为皇帝,她自己则从幕后转到前台,牢牢掌握朝政大权。武则天废掉皇帝李哲,其实挑战的是根深蒂固的皇权制度,这是一件异常危险的事情。武则天很可能因此身败名裂,她必须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此时,扬州爆发了徐敬业的叛乱,这件事发生在临朝称制的第二年,文学家骆宾王还写了千古流传的《代李敬业传徼天下文》,大声疾呼:“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来点燃大众的反武激情。徐敬业的兵变看似来势汹汹,但很快被镇压。越王李贞等李唐宗室诸王,也在各地发动兵变,但也很快被武则天镇压。在平叛兵变的过程中,武则天证实了自己在政治中的绝对优势,她找到了自信。紧接着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官吏的整治行动也随即展开,武则天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报箱,她大开告密之门,发下命令。只要有告密者,臣子们不得过问,要提供当时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驿马,以五品官员的待遇提供其饮食,让其一路顺风抵达皇宫。如果告密者所说的话符合武则天的心意,此人马上会被破格录用,如果告密者所言非真,武则天也不予追究。这无疑是对告密者最大的鼓励,于是乎。四方告密者蜂起,就在告密中,出现一批历史上令人不齿的酷吏。通过种种非常手段,武则天一步步逼近了皇帝的宝座,但越逼近,她越发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所有女人都无法突破的难关,那就是人心的向背。武则天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系列难题,但在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里面,她感觉很难很难,她该如何制造舆论,向朝野上下宣扬她政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呢?
位于河南省境内的洛河,古称洛水,从洛阳城穿城而过,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被称为神河。武则天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她必须找到一个一句依据让人看到一切都是天命所为。公元68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暗中派人选了一块特殊的白石头,暗中安排人在上面凿刻上文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然后暗中派人向朝廷呈献,自称是在洛水中偶然获得,武太后大喜,将这块石头命名为宝石,众人为武太后上尊号为圣母神皇。随后,武则天大赦天下,将宝图更名为“天授圣图”,一系列大肆宣传之后,普天之下的人们都知道了宝图之事,更记住了石头上的文字。从此时起,武则天已被隆重的推上了神坛,此后各地祥瑞不断,五色鸟、祥云、白狼,一向浑浊的蒲昌海都变得清澈见底了。当地老人与来自天竺的婆罗门解释说:“中国有圣天子,海水即清无波。”敦煌的刺史立刻将这类祥瑞上报武则天,以表功邀宠。超自然的力量为武则天提供了养料,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曾普遍认为,超自然的现象是上天对人世间的预兆,武则天非常聪明,她要借助祥瑞使得人们相信她登上皇位是天命所致。史料记载,武则天亲自主持修建了一座重要的礼制建筑,成为她祭祀神灵和施行朝政的场所,这个就是明堂。它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明堂顶部,专门设计了一个高达一丈的铁凤凰,外面涂以黄金,这自然是武则天作为女皇的象征,她还给明堂取了一个名字:万象神宫。武则天还是感到了欠缺,她要改创新朝,这意味着她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和信仰支持,佛教给了她更新的启示。
佛教自西汉末年,由天竺(即今印度)传至中原后,经过光阴流转,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里面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佛教不仅长在了老百姓的心中,也与政权紧密相连。公元690年,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九百余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武则天假装不答应,但提拔傅游艺为给事中,这当然是一种暗示。一时间,六万余人都仿照傅游艺的举动,上表请改国号为周,就连皇帝李旦本人也上表,说自己不愿意再姓李了,请求改为母亲的武姓。武后无论如何不能再拒绝了,她选择九九重阳节为登基的吉日,大赦天下,将唐朝改为周朝,她本人则成为周朝的皇帝,尊号为圣神皇帝。经过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又经过三四年紧锣密鼓的活动,六十六岁的武则天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心愿。改元万岁通天!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无疑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但她毕竟还是一个女人,她必须有超乎寻常的智慧,用大胆的举措收取更多的人心,做出更大的成绩,才能够在男权社会中有立身之地。武则天开始主持修撰、姓氏录,有效拉拢了中下层官吏,进一步打破了门阀制度。她广开士进之门,不仅是低品的官员,宰相的任命也不断打破常规。甚至一些五品六品的官员能被直接任命为宰相,平民百姓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高官。武则天曾一次性任命了拾遗、补缺等六十余名,而原本的编制也才20员。破格提拔的官员对武则天感恩戴德。制度上的突破显然至关重要,在科举制度上,武则天有两项新的举措,首先是大开制科,它是由皇帝临时确定科目,下制进行考试。科目很多,一般人和在职官吏都可以参加,通过制举,武则天给那些沉寂下的优秀人才开辟了一条迅速升迁的道路。其次,武则天开设武举,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名臣郭子仪就是通过武举获得提升的。武则天的目光,同时掠过了整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武则天打破门阀制度,魏晋以来崇尚门第的贵族政治从此一蹶不振。她将政权向普通平民开放,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称得上武则天对历史的巨大贡献。
武则天时代,虽然一度因改朝换代而造成血雨腥风,但在她的统治稳定之后,社会装修就恢复正常了。“政启开元,治启贞观”,郭沫若对武则天的历史定位可谓公允。在她统治时期,人口大量增殖,疆域空前拓展,基层社会安定,文化高度繁荣,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这一切都为即将到来的开天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她不仅为自己的统治选拔人才,同时还为开元之治储备了人才,开元二十三年以前,朝廷的所有大臣,都是武则天时期培养和遗留下来的。武则天继续前行着,她有着自我作古的勇气,但她毕竟还是人,越到晚年就越发感觉到了巨大的无法突破的压力,她虽然卓越无比,但终究无法改变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基础和秩序,她的内心也仍然无法摆脱男权社会中心的影响。她虽然非常疼爱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但从没有想过把帝位传给女儿,接班人的竞争,主要是在武则天的儿子和侄子之间展开。武氏是一个大家族,在武则天的后辈中,最出类拔萃的是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而武承嗣谋取太子的呼声则变得越来越高,此时武则天的儿子,即睿宗李旦,仍居住在皇宫,实际上被严密的监控起来。最初,武则天确实倾向于武承嗣,但她的内心非常纠结,因为,皇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狄仁杰,字怀英,武周时期杰出政治家,宰相,通晓吏治,任职期间以不畏权贵出名。此时,宰相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为信任的大臣,他问武则天儿子与侄儿相比,究竟谁更亲一些,武则天晚年,不能不考虑自己身后的荣辱,狄仁杰等人的话说到了她心坎里面,只有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接班人才可以永保自己受到祭祀,自己的子孙永远继承自己的事业,这才是为自己所设计的最长远规划。武则天终于完全取消了立武氏兄弟为太子的想法,将庐陵王接回神都洛阳。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武则天的心情是苍凉的,记得她刚当女皇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神秘。武则天以为自己与天相通,无所不能,不知怎么回事,史书上竟然还有武则天在晚年生出牙齿的记载,这样一来武则天更以为自己能超越众生了,但武则天终究还是人。在病魔一次次降临后,她察觉到了自己的局限,更加用心的安排后事。
公元707年,武则天回到了长安大明宫,改元为长安元年,这无疑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讯号,因为这是她移居洛阳之后,二十年来首次西返回长安,这也意味着王朝的重大改变。武则天令皇太子改从武姓,召集皇太子、梁王武三思等人,在明堂盟誓,昭告天地将永远和平相处,接着,武则天又煞费苦心的安排原来的李家与武家通婚,以便亲上加亲,不至于在自己死后兵戎相见。
除了武三思为代表的武氏之外,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又结成了一个新的权力集团,他们都对李显顺利继承皇位构成巨大危险,使得政局走向新的变数。终于,705年,在武则天又一次病重期间,宫中发生了政变,一支由宰相张柬之等人率领的队伍直逼武则天所在的迎仙宫,见到张昌宗,张柬之二话不说一刀将其斩首。政变军队将武则天所在的长生殿团团包围,要求武则天传位太子李显。随后武则天被软禁了起来,并移宫上阳宫,史称“神龙革命”!
她亲生的儿子成为了新皇帝,并定期来给她请安,并给她上了新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个空头衔,她所有的政治权力都被剥夺了,她几十年苦心营造的武周王朝也顿时烟消云散了。最热衷于权力的武则天,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结局,这是对她最致命的打击。人世间的事确实不好琢磨,就像禅宗顿悟一样,经过最致命的打击之后,武则天虽然气息奄奄,却在弥留之际悟通了人生。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她突破了自我,感觉到所有的权力富贵都是空的,原来自己的一生都活在偏执当中,所谓的“圣神皇帝“也不过过眼云烟。八十一岁高龄的她感觉有些累了,她想要安息,重新做回李家的媳妇,武则天临终前留下遗嘱,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与唐高宗合葬。她甚至主动提出,让曾经恨她入骨的王皇后、萧淑妃的子孙全部恢复旧业,出乎人们的意料,一辈子好强争胜的武则天变得平和了,她与世界和解了!
在今陕西咸阳的武则天的陵墓,也是唐朝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皇家陵墓,墓碑上一个字都没有,似乎是什么也不说了,又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传奇往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