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人士解讀施政報告:有突破 有亮點 有魄力

发布于 2021-10-07 22:44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她任期內的第五份施政報告。香港各界人士對施政報告高度評價,認為報告有突破、有亮點、有魄力,既直面困擾香港多年的土地房屋等民生問題,又聚焦香港未來發展,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增長點。
持續完善「一國兩制」在港實踐 提升管治效能
施政報告表示,香港特區須不斷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過去兩年多的經驗說明,我們必須要堅守‘一國兩制’。同時,要‘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就需持續完善‘一國兩制’在港實踐。」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說,只有這樣,特區政府才能打破舊體制的限制,提高管治效率。
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楊玉川說:「香港近些年發展的速度不快,除了反對派掣肘之外,行政系統的效率也需要加強。」 
施政報告提出要「確保其他兩場選舉,即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和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依法在公平、公開和誠實的情況下進行」。
楊玉川認為,這將從根本上完善現行制度。在提高管治效能方面,報告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檢討政策局架構,二是檢討高層公務員的選拔機制,確保「能者居之」。
「檢討政策局架構,理順工作程序,確有必要。不過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檢討公務員選拔機制。」楊玉川說,公務員是香港各項政策的主要推行者,公務員得力與否,直接關係政策執行的成效,因此選拔合適的人才擔任合適的職務,確保「能者居之」,是特區政府能否順利推行後續政策的關鍵,施政報告強調「選對人」這一點,抓住了香港施政的牛鼻子。 
施政報告建議,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香港特區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謝曉虹對此表示歡迎,期望此舉能夠進一步助力有志青年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謀劃「北部都會區」 破題香港房屋與土地難題  
房屋短缺一直是香港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據統計,目前香港有約20萬人租住「劏房」和「籠屋」,輪候公屋的平均時間也連創新高。高房價也導致經營成本增加,令商家、外企和投資者卻步,影響了香港整體經濟發展。  
為此,施政報告提出,推展《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把香港北部改造成活力十足和具吸引力的地區,為房屋、科技發展及其他產業提供更多土地。
香港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提出北部大都會願景,對香港長遠發展非常有幫助。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葉建明表示,北部都會區被大家看作是建設香港的第二個CBD,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戰略意義不可估量,必將成為香港再創輝煌的標誌性重大項目。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新界北區是最適合發展的地方。香港缺少工業、商業和文化發展土地,而新界北區土地最多且利用率低。  
香港群策匯思時事評論員越毅強表示,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新界北成為北部都會區,已規劃項目料可提供35萬個住宅單位,而在完成發展後料可提供總數90多萬個住宅單位,容納250萬人居住。此舉既回應了中央的期望,也符合治港者要擔當問題解決者角色的要求。  
「土地房屋問題是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核心,施政報告在這個問題上大刀闊斧,在多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楊玉川說。  
楊玉川認為,首先是大,規劃中的北部都會區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實的大手筆;其次是全,創科、產業、生態、房屋、交通、與前海合作等各個方面統籌考慮,綜合效率很高;第三是新,有意識地在規劃上加強與深圳的合作,便利兩地交通往來,融入大灣區,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梁海明認為,施政報告提出將過渡性房屋單位的供應量由1.5萬個增至2萬個、向合資格輪候公屋申請人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以及就「劏房」實施租務管制等多項措施,彰顯了特區政府迎難而上的魄力和勇氣,將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培育香港經濟新動力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長期存在產業老化、增長放緩的問題,而深圳是內地經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通過加強和深圳的合作,融入大灣區,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動力,施政報告一些規劃令人振奮。」楊玉川說。 
楊玉川表示,首先利用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提升香港優勢產業地位,發展好國際金融、國際航運、國際貿易等幾個中心,建設好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其次在深港合作方面,具體提出了「雙城三圈」構想,避免無序競爭,提升發展效率。  
「‘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的確立,有利於促進港深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緊密合作,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有助於香港把握國家經濟穩步發展所帶來的紅利,為香港經濟尋找新增長點。」梁海明說。
全國政協常委林建岳表示,施政報告著墨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深度融通,在宏觀政策視野下綜合統籌規劃,進一步鞏固「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超級聯絡人」的獨有角色和功用,創造協同發展容量。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袁武表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透過深化「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將進一步促進港深兩地強強聯手,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龐大新機遇。  
交銀國際董事長、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譚岳衡認為,施政報告經濟篇章開宗明義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多項金融政策在致力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亦體現了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更好踐行國家新發展理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擔當。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認為,施政報告助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指明未來將從支持港交所改善上市機制等五個方面發力,相信將促進香港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壯大。  
「只要善借國家發展的東風‘乘風破浪’,必將促進香港的繁榮發展,並為港人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平台。」梁海明說。
來源:香港中聯辦、新華社、中新社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