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第一敢说,又开始得罪人了吗?
发布于 2021-10-08 13:44
他脸色凝重、语带愤怒地痛批这些人毁了同行声誉,并且发明了一个词“塑料演员”。
虽然流量明星演技塑料早不是什么秘密,但敢公开怒怼的人,在流量当道的当下,确实能称得上“敢说”。像自称给行业添乱的汪海林,早已被流量界给拉黑了。
不过今天不是想谈他俩,而是谈另一个人。
早在“流量明星”这个说法泛滥之前,他就开始四处“得罪”人,批评演艺圈的各种乱象。
近期,他自己开一档节目。这一次,恐怕再也没人能拦得住他。
戏儒人生
都猜到是谁了吧,老戏骨李诚儒老师。
去年他参加一档综艺《演员请就位2》,因其毒辣的点评出了圈。“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这12字箴言,小火了一把。每每遇见让人脚抠地板的表演,大家都会随口说出李诚儒的这话。
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他没能录制完就退出或被赶出了这个节目。瞬间,整个节目失去了亮点,连尔冬升都救不了场。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还没看够李诚儒,会说话就多说点。好,《戏儒人生》这档10分钟的小节目,绝对是下饭专属。
为啥开这档节目,按照李诚儒的说法,源于“憋不住话”。
人一憋不住话,那就得找人聊天,而一个老戏骨,爱聊的当然是影视圈的那些事。
一上来,李诚儒就来个大招,聊了把爱情。当然不是“就事论事”,他得拉扯点别的人物来聊聊,比如琼瑶阿姨。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琼瑶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是真的火。那时候情窦初开的少女,书架上总能找到一两本琼瑶小说。电视上热播的电视剧,总有一两部是琼瑶小说改编的。
对如今的观众而言,琼瑶也许多少有些过时了,如今回看更多只是茶余饭后不错的消遣,看个回忆罢了。但李诚儒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对琼瑶不感冒。
他直言离自己现实生活比较远,并没有被吸引,还不客气地说,小说比电视剧好得多。而好的地方还不在于小说本身,他真正爱看的是里面引用的诗词歌赋。
还没完,连黎明和张曼玉主演的《甜蜜蜜》都没能入李诚儒的法眼。
还记得张曼玉神来之笔的哭戏吗?先是噗呲一笑,进而止不住眼泪的泪奔。外行人以为是笑场,但背后却藏着欲语泪先流的千言万语。
她的先笑后哭,让这段表演多了一个情绪流变的过程。
曾志伟饰演的豹哥应该已经血肉模糊,无法辨认,而张曼玉的角色想到的方法是看背部。米奇老鼠一开始就是豹哥为了逗她开心纹的,所以她对这个纹身第一反应是开心和温暖。米奇的符号也是两人记忆的符号,这一笑也代表了张曼玉和豹哥的回忆是开心居多。
但下一秒,她意识到这意味着死者就是豹哥,才转为哭。用笑来反衬哭,让悲更悲。这种前后反差式的表演,李诚儒是领略到了,他肯定了这种不留痕迹的表演。可是故事本身,他也称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编剧且主演的春晚小品《吃苗条》,在很多人老一辈的人心中,都是非常欢乐的回忆。
但李诚儒却指出,这种小品制造的笑声局限性很小。小品虽然是很重要的剧种,有40年的生命,但充其量只是锻炼自己的小课文,仍然不能作为一个非常完整的作品,千万别觉得不可侵犯。
像不少人喜欢的香港无厘头喜剧,李诚儒更是表示很多作品无法接受。他不认同《武林外传》一个原因正是这部作品有大量港式无厘头在其中。
言下之意,基本就是说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在墙角。
这话多得罪人啊,当时李诚儒的这话一出,就引起过不少争议,被不少网友炮轰。如今自己开的节目,更是不加掩饰地表达这种鄙夷。
先别急着批判,这话出自李诚儒之口,肯定有作为老戏骨的考量。在他看来,这些作品也并非不行,只不过远说不上高级,满足不了他对高级喜剧的标准。
他曾在采访中说,高级喜剧的笑,未必是即时的,很有可能包袱抛出去,你都没反应过来。而在某个特定时刻,你才“幡然醒悟”,噗嗤一笑。
最后,收了钱却没办完事落荒而逃,在逃亡时回眸看了一下,这个镜头在李诚儒看来是一种画龙点睛。张艺谋自己都没意识到,其实他用了相声里的三翻四抖。
他鼓励演员们借用相声或戏剧的喜剧元素,丰富自己的喜剧表达。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是作为一个演员需要的。
去年《演员请就位2》中,陈凯歌这么评价李诚儒:“他是活在过去时代中间,感到到过去时代夕阳的老艺人。”
虽然这段话有可能是陈凯歌的气话,但李诚儒确实有其传统的一面。
在趣味上,他爱好老的影视作品,老的音乐,陈凯歌还爆料李诚儒爱斗蛐蛐。有趣的是,《戏儒人生》的片头恰恰就安排了一只蛐蛐。
在价值观上,李诚儒更是old school,他不屑于所谓的青春爱情片,他提倡“不要用廉价的笔触,引起廉价的共鸣。”
面对年轻人的爱情,李诚儒还认为在校园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童子功”上,而不是所谓的爱情,按他的说法“童子功,你是要吃一辈子的”。
他自带着一种精英视角,所以看到当今演艺圈的各种乱象,他固然没法看得惯。比如他提及的演员不背台词,演员对戏不在现场,遇到“流量明星”,要动用大半个剧组为其服务,甚至遇上ta要高考的话,剧组还不得不停工几个月工来等ta高考结束。在他看来这些行为都是对演戏的大不敬。
李诚儒坦言自己“不懂”,不懂年轻人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机会,也不懂这个时代为什么能容忍这种不珍惜。
同时,李诚儒也拒绝去懂,拒绝妥协,他需要捍卫这套老艺术家的标准。于是他只能继续“得罪”人,开了这档《戏儒人生》。他在节目预告中如此说道:“愿意和大家一起拔拔草,也愿意和大家一起种种树。”
大树需要扶持施肥,毒草需要连根拔除,这是哪个时代都适用的真理。时代尽管狂欢,总会有像李诚儒这样的人,选择远离喧嚣,在流量的死角,做着不合时宜的呐喊。
撰文:海边的卡夫卡
微信编辑:刘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