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收入自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后,至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9篇,约51万字。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稿39篇,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稿15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25篇。有15篇重要文献是第一次公开发表。10月9日上午10时,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10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议长会议并发言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反复,同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前所未有。本次会议的首要主题词是“人民”,可谓恰逢其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二十国集团各国立法机构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推动解决重大全球经济社会问题方面,应该也必须发挥更加独特、重要的作用。栗战书就加强立法机构交流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团结抗疫、科学抗疫;二是推动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三是坚持真正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呼吁各国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2021年10月6日,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举行一般性辩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出席会议并发言,阐述中方在发展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并欢迎各方加入中国领导人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当前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吞噬全球减贫和发展成果,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失衡,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新的挑战。各国应深化国际发展合作,共谋可持续发展,为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和疫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一是深化抗疫合作,团结抗击疫情;二是坚持发展优先,促进疫后经济复苏;三是倡导绿色理念,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四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深化发展伙伴关系。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以下简称“探索4500”)在我国第十二次北极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极高纬度海冰覆盖区科学考察任务。此次自主水下机器人在北极高纬度地区的成功下潜为我国不断深化对北极洋中脊多圈层物质能量交换及地质过程的探索和认知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了2021年施政报告,是其任内第五份、也是本届特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在香港已由乱转治的新局面下,以“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为题的这份长达55页的施政报告聚焦经济民生,回应市民关切,着眼国家战略机遇,完善香港空间布局,积极为香港谋划未来,力促特区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1年10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岸田文雄,祝贺他当选日本首相。指出,中日一衣带水,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日双方应该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增进互信合作,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十三五”期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布
近日,“十三五”期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三五”期末考核等级均为合格以上,其中浙江、江苏、山东、安徽4个省考核等级为优秀。 2021年10月2日,以“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近日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本届博览会相较于首届参展主体更多、规模更大,近200家非洲企业首次参展。同时首设主题省,展现中非合作的多元化和深层次。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求是》发表最新文章
题目已更新可前往重要讲话栏目刷题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