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小妙招:生物老师怎样上班会……

发布于 2021-10-08 15:59

从生物学角度谈高中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的危害

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建波

说明:本文是我在一次班会前搜集的资料。此次班会是针对班级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而设计,主要问题有几个:一是部分学生因天气渐冷逃避体育锻炼;二是个别女生因爱美等原因长期不吃早饭;三是个别学生过度依赖手机,长期熬夜;四是个别学生缺乏集体意识,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为了让班会更有说服力,我搜集了许多资料,力求让学生通过科学知识认识到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进而改变不良习惯或行为。

同学们好!大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高中生物学知识基础,结合多方查阅的资料,本次班会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谈谈大家日常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及其危害,供大家参考。

一、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

我们现在的体育锻炼主要集中在早操和课间操上,尤其是早上跑操期间,有的同学老是请假,这其中有些确实是因为身体原因必须要请假,但也有部分同学是假装身体有病,逃避跑操,逃避一天中不多的锻炼机会。对于这些同学来说,看似占便宜,实际是吃亏了,原因是: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看到运动后的人心情都会很愉快,进行完身体锻炼的的孩子会精神兴奋,脾气很好。

【血清素】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会变好,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很多抗忧郁症的药物其原理都是通过阻挡大脑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脑中的血清素增多。

【正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关系,它在面对挑战决定要战或要逃时分泌的最多,正肾上腺素能使我们的注意力增强。

因为运动过程中能产生这三种与学习有关的物质,所以坚持锻炼的学生相对逃避锻炼的学生来说会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得快、学得好,自信心与自尊心也能提升。此外,运动也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

二、熬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晚寝时间,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进宿舍,也能在熄灯后安静下来,但是对于极个别的同学来说,安静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可能会在宿舍蒙着被子看手机、看小说等,总之宿舍静悄悄,就是不睡觉,熬夜。有些同学在短暂的假期期间表现的尤为过分,那么熬夜有哪些危害呢?

(1)熬夜会让大脑开始“自己吃自己”

意大利一名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熬夜缺乏睡眠,神经突触部分被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吞噬。这些星形胶质细胞像是微型的吸尘器,当大脑连接变得衰弱和分裂的时候,就会开始清除神经突触细胞,从而减少了神经递质,导致大脑神经传导变慢、反射时间变长。

所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吃自己”!脑子会慢慢变笨,学习怎么能好呢!

(2)熬夜会让你越来越胖

有研究表明,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如果长期熬夜 ,势必会影响瘦体素的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3)年少不睡觉,老大徒伤肝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新陈代谢的器官,最佳的排毒时间是晚上11点至凌晨3点之间,如果长期熬夜还会造成严重的疾病。

三、经常不吃早餐的危害

近来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同学早餐期间,留在教室睡觉,或者去操场打球,或者在教室随便吃些东西应付一下,甚至人家去吃饭,你钻到厕所抽烟。总之,不好好吃饭或不吃饭。那么不吃早饭甚至长期不吃早饭,有哪些危害呢?

(1)不吃早餐会造成低血糖

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营养已消耗殆尽,血糖浓度处于偏低状态,不吃或少吃早餐,不能及时充分补充血糖,上午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影响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

(2)不吃早餐易患胆结石症

调查发现,胆结石患者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的人。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分泌减少,但胆固醇含量却没有改变,经过大约12 小时的贮存、浓缩,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久之,就会引起胆结石的发生。而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同时食物刺激胆汁分泌,而不是淤积在胆囊内,不容易造成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高,不易形成结石。

(3)不吃早餐易患心脑血管病

人在一夜的睡眠中,因呼吸、排尿等显性或非显性发汗,使水分大量失去,如果不吃早餐或不饮水,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血小板集聚性增加,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容易堵塞心脑血管而致病。

(4)不吃早餐易患胃病

不吃早餐,可使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物节律发生改变,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发生变化,消化液没有得到食物的中和,就会对空腹的胃肠粘膜产生不良的刺激,引起胃炎的发生,严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溃疡。

(5)不吃早餐影响学习能力

专家们发现,在智力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吃早餐的学生学习能力要高于不吃或少吃早餐者。这是因为不吃早餐的人,大脑会因营养和能量不足,不能正常运作,久之就会妨害记忆力甚至智力的发展。

四、手机对人体的危害

(1)伤害眼睛

当在床上侧躺着玩手机时,会对左右眼造成较大的压迫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很快就会导致左右眼视力变差。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屏幕,由于屏幕的强光,对眼睛造成强烈的刺激,使眼疲劳,这样不出一个月就会近视,甚至散光。

(2)影响智力

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需要保持正负电荷的平衡。而手机不断向外发射电辐射,会对这种平衡状态造成影响,长期这样就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正负电荷的平衡与神经传导密不可分,所以当脑部神经传导受到损害时,就会造成智力下降。

(3)睡眠减少

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生活和良好学习的必要保障。因为玩手机时,机体内褪黑色素(由垂体分泌,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生成就会减少,导致我们睡眠质量降低,甚至睡不着。相信那些玩手机到半夜甚至更晚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吧——根本就不困,不想睡,而第二天困得不能行,要么没时间睡,要么课堂上不敢睡,即使抽点时间也睡不踏实。

(4)易患疾病

手机辐射会可能使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对神经机能,心血管系统均有损伤。会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等疾病。此外,损害皮肤,造成颈椎反弓等疾病。

五、心态对健康的影响

心态为什么会影响健康呢?这是因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对生理功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心理因素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情绪是心理与躯体之间的桥梁,情绪的变化能引起躯体功能发生各种改变。这说明人的心理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罗非说:“人的心理和生理就如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健康的本质就在于和谐。”

心态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心态有诸多作用,第一使人健康长寿,第二能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人体就象一台精密的仪器,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提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人身体中酶的活性,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这样,人体能把全身各系统、各层次、各方面的免疫力、抵抗力充分地调动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对付各种细菌、病毒的综合抵抗能力,全身生理机能稳定,疾病就不会发生,一旦发生也能很快恢复,许多抗癌明星的典型例子都是良好心态的结果。而消极的心态,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会排斥成功、快乐和健康 。主要危害如下:第一,影响情绪导致疾病 ,第二,增加身体的不适感,使抵抗力下降。医学研究证明,当人处于沮丧、悲观和冷漠状态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类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那么如何保持良好心态。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集体。在想问题、做事情时多从集体出发,珍惜缘分,多帮助少冷漠,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信任少猜疑,多沟通少误解,多宽容少计较,同时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为集体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人际关系融洽了,集体学习氛围好了,人内心才会感到温馨和谐,心情愉悦,对学习也会有促进作用。

   (刘建波,苗东晓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先后于2014年、2018年、2021年获得栾川县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21年7月被栾川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荣获洛阳市优秀辅导教师,洛阳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多次被栾川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教学标兵、优秀学科教师,多次荣获栾川一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