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会不会提问题?
发布于 2021-10-08 19:15
前几天有客户约了线上会议,提出了很多的需求,希望能保证培训顺利实施,并且能在课后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商业结果,因为这个培训需要让老板满意。
客户问:“姜老师,我的问题都说了,你会怎么做?”
我想问问大家,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回答?
如果是十年前,我一定会结构化思维,结构化表达,根据客户的需求,列出一二三四五,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而且为自己的清晰表达沾沾自喜。
但是现在,不一定了。
我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往往会进入沟通陷阱,要知道,日常的沟通方式、沟通情境,大多数带有习惯性和导向性,比如你问,我必然就答,你提出异议,我就习惯辩解和解释。
上面的对话,如果客户不停地问,本就趋同被动回答的导向,再加上客户的地位优势,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我应该更多地去表述、去回答、去正面回应。
然而更大的陷阱来了,我们需要“踩”客户的点,而这个点,很可能客户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这个沟通行为,就变成了一个小概率事件。
就好像一个女孩子问追求者,“你到底喜欢我什么?”
有标准答案吗?
一众舔狗由于地位差异,加上被动提问,大多情况下会像嘴巴上抹了蜜,赞叹之词溢于言表,殊不知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提问的人,用意也不是想知道答案。
黄执中曾经在一次沟通培训中,提到了沟通这门学科的本质,我深受启发,那就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一旦你“表述”出一个观点、一个主意、一个想法、一个说辞,态势就是希望对方接受你的观点、你的主意、你的想法你的说辞,然后人性如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一旦我接受了,就说明我被说服了,我被说服了,就说明我被打败了,这就意味着我过去所有的选择、偏好、决定,就有地方是不对的,我需要被你修正。
回到最上面,客户问:“姜老师,我的问题都说了,你会怎么做?”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我说的再天花乱坠,有可能也说服不了客户,也不能给客户满意的答案,因为我要踩客户的点,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大的确定性,我在搏小概率事件。
于是我问了一个问题:“您刚才说的我都听得很清楚,我非常认同您的想法,您问的问题,我觉得也非常重要,而且切中要害,为了回答您的问题,我想先提个问题,您刚刚说您需要让老板满意,我们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相信这些我们都能做到,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我们只做一件事情,会让老板直接对培训结果不满意,只做那一件事情,您觉得会是什么事情?”
客户笑了,说好问题,让我想一想,沉默了几十秒钟,给了我答案。
客户给的,才是正确答案,说的天花乱坠,不如问一个好问题。
好的问题 ,能带来好的反馈,好的问题,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好的问题,才能找到好的答案。
遥想2000年前孙策急求东吴小将太史慈加入,百般说服不得,咬牙跺脚,开始发问。
“子义,你我此次交战,你若把我擒拿,肯加害否?”
好问题啊!两人大战三百回合,英雄见英雄,早已惺惺相惜,真要加害,早就得逞,一句话问的太史慈眼珠乱转,心中小鹿乱撞,是啊,斗了半天,我为什么不舍得杀太史慈呢,莫非我心早有所属?
一个好问题,引起人思考,让对方自己展开遐想,找到答案。
太史慈也是高手,先模棱两可回答了问题:未可知也(我不知道,直接回答我不舍得,多没面子),紧接着也问了个问题。
“我俩交战之时,若无援兵相助,你我这样战下去,能定输赢否?”
孙策秒懂,“未可知也。”继而冲上前去为太史慈松绑,力抗东吴十二将的太史慈就这样被纳入麾下。
要是孙策一个劲地说,“你来吧,求你啦”,太史慈这人才是决计不会来的。
一个问题,“你舍不舍得杀我?”就问出了对方的心声,让对方自己找到了答案。
所以,未来的沟通中,你会不会设计一些好问题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