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让孩子服”,会给你一个怎样的孩子?
发布于 2021-10-09 07:40
最近,某教授的“不打不骂让孩子服”的文明育儿教育视频又双叒叕开始了新一轮的广为传播。
在这些视频的评论区中,赞同者有之,抵触者有之,拥护者有之,批驳者有之。
本文将这位教授的姓名隐去,视频链接隐去,我们单纯来讨论一下,某些“文明育儿”背后的陷阱。
1.从古至今,亲子平等?
不存在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之中,父母和孩子一贯都是不平等的。
严肃说来,在从前的文明之中,孩子被视为“财物”而不是独立个体,因此,在父母的思想中,自己对孩子是掌握了完全的主宰权。
而正是如此,当我们认为某一个存在,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话,那就很难去想要和他进行平等的交流。
因此,“听话”就变成了我们对孩子很自然的要求,甚至在这种命令可能危害到孩子的利益的时候,我们都只是要求孩子“遵守”,而不去和孩子讨论这个命令为什么需要孩子遵守,这个命令合理与否,这个命令是否重要——
请回想一下,很多次你生气、愤怒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孩子做的事情违背公理良俗,还是因为这个事情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又或者只是因为孩子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这件事情,而这一点让我们感到不安,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然后情绪油然而生。
那么,如果是最后一种原因的话,我想我们或许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在我们心中,孩子究竟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究竟是否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又或者是孩子的所谓的独立思想,只不过是在孩子能够顺应我们意见时候的一点装饰,如同蛋糕上的点缀?
一旦我们发现孩子开始尝试独立于我们的意见之外,则本能的感到失控的恐惧,之后产生抗拒和愤怒,进而对孩子收紧把控?
试想几千年来的纲常伦理道德,是不是一次一次这种关系的轮回?当孩子想要从这种关系中逃离的话,则需要一种更大的破坏——
或是破坏自己,如同哪吒削肉剔骨分还父母;或者是破坏家庭,古来弑君者有,弑父者有,让孩子被迫用一种惨烈的代价来换取本应自然属于孩子的自由,这难道不是我们既往整体教育理念的失败?
向左滑动可见哪吒削肉剔骨剧照
当然,更多的人用中庸和顺应的方式活了下来,接受这种模式,慢慢被这种模式所内化,在成长后也开始逐渐按照这个模式来制造自己的下一代。
这种轮回,看上去很安稳,一个齿轮生产下一个齿轮,一个螺母生产下一个螺母,但是永远不可能如同元素聚变一样产生同位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换句话说,这种轮回熄灭了大量的生命力,造出来的是只懂得“遵守规则”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人会丧失对于某一种规则是否合理的思索以及质疑的能力。就如同在非洲被延续下来的割礼,一代一代的女性都被残害,但是还有很多妇女在向下一代宣讲割礼的神圣以及必要性——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合理化自己所受到的创伤,至于这一问题,我们会在后文讨论。
村里的妇女推搡着一名少女,迫使她从屋里出来,前往割礼地点。
因为不平等,正因为“我创造了你/我给了你生命/我是你的造物主”这种优越感,促使很多家长一定要求孩子顺从、听话,这所创造出的生命并不是一个崭新的生命,而是被生搬硬套进他们的想象之中的生命——
我之前没有完成的事情需要你去完成,我之前没有走过的路需要你去走,我之前没有获得的荣誉需要你去获得。
那么请问,什么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生为父子/母子,无非是一场越走越远的旅程。而旅程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无非是看看新的风景,走走未曾走过的路,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套上缰绳,让孩子走在一条早已规划好的路上。
2.不打不骂让孩子服,
带来什么?
在某教授的“文明育儿”中,提倡的是什么?克制、训练。
克制什么?克制任性。
训练什么?训练顺从。
乍一看,简直完美的一塌糊涂。
但是,回头再一看,却让人不由得心生疑惑。
首先让我们来看这两个词——“任性”和“顺从”。
【任性】在词典里面含义有三:
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
谓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
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对于克制任性的时候,我们究竟在克制什么?是孩子的天性,还是孩子“不正当的目标”,又或者是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或者想法行事”?
如果我们在克制孩子天性,那么这和扼杀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在克制孩子“不正当的目标”,那么难道首先不是应该先告诉孩子这个目标的不合理性在哪里?如果我们克制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或者想法行事”,那么难道不是首先需要制定边界?
换句话说,比起克制任性,在孩子更小一些的时候,比如说一岁甚至更小,就开始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建立“边界”的概念更为重要,但是边界宜少不宜多,因为对于孩子的限制越多,对孩子探索意愿和能力的影响越大。
此外,当我们给孩子制定边界的时候,大人也同样需要遵守——试想在一个家庭里面,大人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孩子就要认真吃饭不许东张西望,这样公平吗?即使孩子在一开始迫于家长的威严遵守了这个规则,会不会反而在内心里迫不及待等着长大,因为长大就可以打破这个规则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克制任性”难道不就是一直在使劲拉扯弓弦吗?难道最后不会在十几年之后弓弦断裂吗?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的一点是,根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在青春期结束之前的婴幼儿、青少年,其实都是“情绪动物”,也就是说在他们存在情绪的时候要求他们讲道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孩子进行的“冷静对峙”,只会延长孩子存在情绪的时间,对让孩子平静下来,起不到促进作用。
其二是【顺从】。
顺从的含义是依照别人的意愿行动,不违背,不反抗。换句话说,就是在即使别人的意愿和自己的想法并不相符的情况下,也并不提出异议,不去反抗。
那么训练顺从,也就是说训练孩子的逆来顺受、唯唯诺诺。
的确,这种孩子会很受家长的欢迎,但是,他们也会受到学校、社会上霸凌者的欢迎,就像秃鹫永远可以迅速发现腐尸,而这些已经被家长训练的不会说“不”的孩子,也最容易被霸凌者找上。
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往往又会得到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人家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你就不能勇敢一点?”
呵呵。你亲手剥干净了孩子的盔甲,把他训练成这样的人,你问他能不能勇敢一点?
这八个字,大几率能训练出两种孩子:一种的风险是在长大后特别是青春期(由于激素动荡,青春期本身就是孩子行为变化莫定的时期)出现严重反弹,另一种的风险则是成为霸凌的受害者。
而这种育儿法在让孩子达到这两个目的期间,所使用的方式,则存在另外一个风险——切断父母与孩子的爱。
在这种训练中,某教授要求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当孩子出现哭闹的时候,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换句话说,家长就在那里看着,看到孩子哭声渐熄,顺道再捅一刀子:“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也就是说,孩子把情绪抛出来,不仅没有人接着,还有人在旁边看热闹,等情绪好不容易快要平稳了,本来想找个台阶,结果不仅台阶没有,还又被狠狠的从背后踹了一脚。
各位宝妈可以想象一下,谈恋爱的时候,你有一天因为什么事情哭,哭的天昏地暗,你男朋友坐在你身边一言不发,也不抱你也不哄你,等到你快哭完了,问你:“你还哭吗?”
这种男朋友你不跟他分手你等清明啊……
3.当肯定这种育儿方式,
我们在想什么?
另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是,当我们肯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正在什么位置上?
我们会谴责IXIX,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被恐bu袭击的那群人里;我们会憎恶侵华战争,是因为我们确定自己的身份是中国人;我们唾弃碰瓷者,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人。
但是,大人就是大人,不会再变回孩子。
所以当我们肯定某种管束性质的育儿方式时,我们的屁股,往往都牢固的坐在了管束者这一方。
也就是说,我们在要操作某一种育儿方式的时候,经常不会去想,如果我们是被这种育儿方式所“教导”的孩子,我们会有如何的感受。而同理心的匮乏,也就往往会导致我们在对某一种育儿方式进行操作的时候,有失控的危险。
换句话说,当某教授告诉我们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就在孩子一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的时候,她不会想象,如果自己身处于孩子这一角色,会有什么样的感触的。而各位赞同这种方式的家长,您可曾闭上眼睛去想象自己身处在这一角色时候,会有如何感慨?
再或者,您可曾想象过在9102年的现在,自己如果身为孩童,还要为了“和大人一起上桌吃饭”、“锻炼忍耐”而被硬生生饿上一个小时?
如果不曾换位假设,那么家长就难以理解孩子在经历这些的时候会有多么痛苦。
举个在门诊经常发生的例子,在流感季节我们会给孩子做鼻拭子查流感抗原,怎么查呢,就是用一根特制的像棉签一样的拭子从孩子鼻孔伸进去,大约要伸至少5、6cm深,所以我在每次进行这项检测的时候都会事先告诉家长,孩子会很难受。
但是因为家长没有做过,所以在孩子做了这项检查,难受的哭的时候很多家长还会跟孩子说:“要勇敢!这算什么!”
但是,有一次一位妈妈带孩子一起来看发烧,我和内科医生一起看诊,考虑母子两个流感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妈妈要求先给自己做鼻拭子检测,当拭子伸入妈妈鼻孔取样的时候,当时难受的妈妈眼泪就下来了。
而由于妈妈的鼻拭子是阴性,所以宝宝也需要去做一个鼻拭子,当宝宝做完鼻拭子哇哇大哭的时候,这位妈妈并没有跟宝宝说:“要勇敢!这算什么!”而是心疼的抱着宝宝:“很难受对不对?妈妈刚才做检查也很难受。”
但是如果我们会尝试去想象,那么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也就能够更加密切,而孩子也会感应到家长在以他的痛苦而痛苦,以他的欢乐而欢乐,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向家长倾吐自己的心声就没有那么困难,亲子链接也就自然而然越发稳固。
在稳定的亲子链接存在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会和家长成为牢固的盟友关系,那么玩宫心计、立奇怪的规矩也就没有必要了。
4.我们赞同这种育儿方式,
或许只是为了逃避一些事实。
其实,某教授这种育儿方式,对于80后90后的家长来说,已经比我们曾遭受的,缓和很多了。
在我们小时候,竹笋炒肉、皮带炒肉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惯用方式,而不少孩子在成长之中也是被家长或多或少的漠视过,至于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的火热程度,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说明,亲子关系并非都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充满温馨甜蜜以及粉红泡泡。
一个人活着,不仅必须要满足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安全需求(至少不能没几岁就发生安全意外导致早夭),还会期望被满足社交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都是希望被看到、被肯定、被爱的;而当年孩童时期的大家,真的都被看到、被肯定、被爱了吗?
对于很多时候,父母和我们的相处方式,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我们究竟是真的从其中感受到了爱,还是为了让自己相信自己是被爱的,所以才认为“这是爱”呢?
讲到这里,并非想让大家去“翻旧账”,而是希望大家认清楚一个事实——并不是每一位父母,生来就懂得如何成为称职的父母,而在学习如何成为父母期间,和孩子所进行的互动亦未必每次都正确,并不是每一个行为都因爱而生。
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自己必须告诉自己,父母对于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关爱,那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因此很多人会不自觉的美化父母的育儿方式,为的是告诉自己,父母这样对自己,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对于这些孩子,甚至于在回忆起来童年的时候,即使是微茫的昙花一现的关心,也会被牢牢记住。
就像黄秋生,幼时被父亲抛弃,寻找自己父亲45年,将近60岁时候知道父亲已殁,找到自己的双胞胎哥哥,他想的却是“爸爸一定觉得我是一个good boy了,才派两个哥哥来找我。”
对这些孩子来说,在他们长大后,为人父母之后,往往会踏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一条道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童年有多辛苦,所以会尽力给孩子一个充满爱意的童年。
另一条路,因为自己反反复复告诉自己,曾经父母对于自己的方式是对的,是充满爱意的,因此不由自主就会将这种方式延续下去,目的无他,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被爱,因此一早已经在自己脑海里催眠自己这种方式的合理性,直到自己深信不疑。
其实,这也是很多现在的家长会成为某教授“粉丝”的原因,因为某教授证明了他们小时候所接受的带养方式是合理的,是正确的,是为了孩子负责的,那么,其实从侧面似乎可以说明,父母是爱他们的。
渴望被爱,这永远都不是错误的。但在这个冷酷的世界,或许我们永远都不得不记得一点,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爱,有时候似乎并非那么顺理成章。
求而不得,不是求爱者的错。
5.育儿,我们该怎么做?
没有一位父母,在自己成为父母之前,能够明确知道自己的使命,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
我们每个人成为父母时,都充满着忐忑和迷茫,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思索以下几个问题,也许就可以少一些迷茫:
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父母?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对于孩子的期许是什么?
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又是什么?
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今时今日的指导。
当我们返回头去回想自己的童年时,那些欢笑和苦痛,都会告诉我们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期盼什么,厌恶什么。
我们应该成为的,无非就是自己年幼时,心底最期盼拥有的那种父母。
这,也许就足够了。
谨以此图,作为本文终结,谢谢看完本文并且陷入思索的你们,正是因为你们,孩子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看到文末辛苦了的彩蛋——
这是一篇投稿。
介绍一下文章作者:卓正医疗的王萍医生,在北京,从人品到医术都非常靠谱。她也是中医背景却主张循证医学哦~
顺便——上上篇文发出后,后台接到了很多不算好的评价,比如说我蹭热点,蹭流量什么的。我觉得有必要非常正式的回应一下——
在争论某个主题的时候,我们应不论态度而论事实,不论动机而论对错,不论亲疏而论道理。只看文章本身有没有道理,这对你对我接下来要做的思考和探讨,更有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