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材:读后感
发布于 2021-10-09 13:22
曾经,我以为成长是乏味又漫长的,读了《碎瓷片》后,我才明白,成长路上充满惊喜、荆棘、迷茫,每一次蜕变就是成长的意义。
成长之路是充满惊喜的。
树耳虽然失去了父母,却遇见了鹤人和明师傅,让成长充满未知和趣味。鹤人带给他的是道理和做人的根本,明师傅带给他的是知识,让树耳成长的道路充满期待。树耳的成长不仅仅在于知识,而是鹤人同时给他的关怀。树耳不仅学会了知足常乐,还懂得了关心他人。
成长之路也是布满荆棘的。
正如在前往松岛的路上,树耳不仅遇到了狐狸,还遇到了强盗,最终他还是战胜了敌人。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树耳一次次化险为夷,也历练了自己。有的成长,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可有的却只是深沉的乐章,可无论怎样的成长,注定是一件艰难的事,只有勇敢战胜困难,才能穿过荆棘。
成长路上是永不停歇的。
树耳曾经有跳崖的想法,但他还是克服困难,终于到达了金特使的殿堂。成长之路上,我们偶尔会迷茫、会怯懦,此时,我们需要永不停歇地,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才能获得快乐,见到生活中的光明。
合上书本,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与树耳比,我的成长环境与他有天壤之别:我不想吃石榴,妈妈会剥好石榴籽放碗里用勺子兜兜;懒得剥虾,爸爸会将虾肉包进馄饨;半夜想吃烧烤,父母会起来骑车冒雨去买……但是这么幸福的日子,为什么我不觉得快乐呢?难道树耳的成长道路有意义,是来自他的磨难吗?
成长之路顺境自然是好的,但也不可自傲,不要意志衰退。但是,人生也没有永远的顺境,前方的路还有很长,等待我们的仍然会有坎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抱着宠辱不惊的处事态度,保持拼搏奋斗,积蓄取胜的实力,这便是成长的意义。
刘MY
如果你遇到一个迂腐潦倒的读书人,你会怎么做?讥讽?嘲笑?还是落井下石?我想谁都会不齿这些行为,但这一切的冷漠就发生在孔乙己的身上。
偶有的机会,我拜读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书中的孔乙己是个读书人,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当看到落魄的孔乙己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时,“冷漠”一词涌上我心头。掌柜是冷漠的,邻里是冷漠的,连12岁的作者也是冷漠的。孔乙己自然有可恨之处,但这一切都是科举制度造成的,所有的看客都只看到他的丑态:好吃懒做,喜欢喝酒还赊账,偷富人家的书,被富人家打折了腿,最后爬到酒馆里。冷漠的看客们不伸手帮助,还嘲讽他偷东西,迂腐的孔乙己极力维护读书人的尊严,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窘况,这不禁让我对他的遭遇感到扼腕叹息。
最后没人知道孔乙己的下落,也没有人关心他是死是活,掌柜只记得孔乙己欠的十九文钱,邻里也渐渐地忘记了他。可以说孔乙己是封建社会的悲剧,也是当时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
孔乙己的时代离我们有百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令人寒心的是:先生笔下的看客依然存在。网络上人们热情讨论“犀利哥”,让他红遍全球,现实中无人伸出援手,如今他依旧病困,流浪街头无人问津;年轻女孩被拖拽、辱骂,围观人群甚至拿出手机拍照留影;抑郁失意的人将情绪抒发在平台,被民警拯救后却有网民嘲讽“博眼球”、“卖惨”、“不死你就是骗子”……这些,不正是《孔乙己》里穿短衣长衫的那群人吗?
冷漠固然可怕,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还是不乏热心肠。河南郑州水灾时的共患难,鸿星尔克的鼎力相助,都是暖人心的义举。我想如若我生活在百年前,我一定与他同阶而坐,认真听他讲“茴”的四种写法……我想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合上书本,孔乙己遭受众人的取笑,以及用手爬出咸享酒店的场面,让我不仅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但愿世上再无孔乙己。
什么神话传说,能引起全球风靡,那就是《西游记》。从动画片看到连环画,又从连续剧看到原版名著,这本经典读来让人酣畅淋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西游记》给我一个奇幻的世界,还带给我人生思考。
儿时读《西游记》,每次看到描写猪八戒的内容,就会快速翻过去。因为我不喜欢猪八戒,他是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的猪妖,他经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就是取经路上多余的货色。叫他化斋,他满腹牢骚;叫他除妖,他胆小怕事,他只会叫;一遇到困难,他就打退堂鼓,老是提“各走各的路”,分东西回高老庄……
稍大时,我看了电视剧《西游记》,也没有“快进”了,只有老老实实地看。此时发现猪八戒好像没那么讨厌了:他宅心仁厚,不斤斤计较。猪八戒看上去笨笨的,脑瓜子也不是很灵活,因此,经常受孙悟空捉弄,而他只是傻傻地笑,还一口一个师兄地叫。他开朗乐观。每次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他就是团队中的“开心果”,为凶险的取经之路制造欢乐。他心地善良。无论是被红孩儿骗,还是在三打白骨精时,他宁愿被骗,也还是选择去同情,去帮助他们。
现在的我再品读《西游记》时,我开始佩服猪八戒的豁达开朗。就算投胎成猪,他也没有痛不欲生,他勇敢地成亲,这是勇敢地生活,随遇而安。试问谁遭遇如此劫难,还能顽强活着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猪八戒的认知在不断地变化,变得更加客观,更加有理性。尽管他只是一只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的猪妖,但他却真实地“种”在我的起跑线上。
陈SY
小时候看《西游记》,我非常崇拜唐僧师徒,觉得他们真是厉害,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经千难万险,一路除魔斩妖,终究修成正果。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斗法降三怪……那些一场场与妖魔鬼怪之间斗智斗力的较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长大了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世界,也就是一部现实生活中的《西游记》,每天都在学习的“取经之路”上,正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第一难:语文之汉字小兵。语文学习中,对付预习,我得像孙悟空一样,先去探一探路,提前将布局摆好,为开战做准备。对付上课,我要在原本对策上努力与妖魔鬼怪战斗。对付背书,我要回顾这场战斗的优点和缺点,优点记心间,可为日后大战所用,缺点则是立刻改正。对付默写,我得仔细再仔细,避开陷阱,减少失误。
第二难:数学之计算之妖。对付口算,我只要用上“猪八戒”的武力,就可消灭小兵小将。对付数学公式,我要如沙僧一般老老实实地背熟。对付错题,我要像唐僧一样反复“念经”,以弥补我的“罪过”。最后考试之时,我又使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管“妖精”们变长还是变小,变短还是变长,也必叫它们现出原形。
第三难:英语之单词风暴。26个字母小兵,会排列组合,瞬间变成一朵朵单词乌云,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倘若记错其中一个字母,可能就会被大风向后吹起十里,就像孙悟空大战黄风怪时,被吹走十万八千里。所以,我会请来菩萨——《英汉词典》,再使出定海神针——一预二读三背四默,任尔东南西北风。
第四难:科学之实验火焰山。学科学,做实验就如过火焰山一样艰险。火焰山的火大而且不是一般大,做实验的精确度之高容不得一点点差池,我是小心再小心,手中的“芭蕉扇”握得紧紧的。不仅如此,做实验还要讲究合作,幸好我的对手刚好和我优势互补,于是,每次实验我们团队又快又好。
《西游记》带给我的不仅是对神话的幻想,还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更有“取经路上”的坚韧执着。
陈JY
从小,我就认为我生来就平凡,那些不平凡的人都是得意于上天的赏赐。但读了《平凡的世界》后,觉得能努力过完平凡的一生就是不平凡的。少安、少平两兄弟那不甘于平凡的顽强挣扎,不甘于命运禁锢的抗争,深深感染了我
孙少安的自强不息是不平凡的。13岁便甘愿辍学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的北方汉子,身体里有着惊人的能量,是这片土地难得的人才。
孙少安的厚德载物是不平凡的。他大胆走“资本主义道路”,虽被镇压,但锐意进取之心不改;他扛起了农民改革的大旗:贷款,买机器,办砖厂——红火之极。
孙少安的坚韧不拔是不平凡的。他遭遇了困境,贷款、给村民的工资全没了着落,我们的改革家、先行者眼看便要没落……不!一年之后,他东山再起,事业蒸蒸日上……
书中的孙少平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不过他不甘平凡,勇于担当,乐观豁达,这就注定了他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孙少平一天吃两个馒头坚持读到高中,哥哥的砖厂发达了,他却背起行囊去县城闯荡,尽管工作苦累,但精神极其充实;面对书记的女儿以及他容貌被毁后仍愿跟她的金月,他都选择了离开——并非怯弱,更需勇气。他坚定地选择了以一名普通煤矿工人的身份永远驻守在师傅的家人旁,最后终于在平凡的世界里坚守着不平凡的人生。
从两兄弟身上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身影。
我的成绩平平,是老师经常忽略的“中等生”,但我也有自己的梦想。为此,我也下定决心,制定学习计划,但是命运总是爱捉弄人,我的努力不见起色,多次跌倒后,我有些泄气。此时,我看到了《平凡的世界》,看到了兄弟俩的努力,我深受鼓舞,原来人可以平凡,但是不可以平庸,于是,我将压力转为学习动力,最终逆袭成功。
是啊,即便生于平凡,但是我们也要像孙少安一样自强不息,像孙少平一样闯荡拼搏,像田晓霞一样真诚热情,像李向前一样默默付出……给一切平凡的人带去信念,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平凡的我们也不会不平凡。
当斜阳没入山头的那一刻,我也翻完了书的最后一页,伸个懒腰眺望窗外,手中的书却不舍放下。书中那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让我意犹未尽。
《醒来还能看见你吗》是马拉西亚作者许有彬人工智能科幻三部曲中的一部。书中一个机器人叫辛蒂娅的“AI秘书”,偶然地落到了小学生米胡的手里,成了他的贴心学习帮手。然而不久辛蒂娅被牛石头骗走,沦为其写作业的依赖,最终牛石头自食其果的故事。
无疑,书中的主人公米胡是正直好学的,是所有孩子学习的榜样。他有了一个会写作业的机器人,他完全可以唾手可得。但他却不依赖她,只是让她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所以,就算失去了辛蒂娅,自律的米胡依然越来越出色。但牛石头呢?当拥有了辛蒂娅后,他就完全放弃了自己,放弃了学习,完全依赖于辛蒂娅,欺骗老师,最终一事无成。
同样是高科技的产品,在自律的学生手上则是如虎添翼,在偷懒的学生手上,那完全就是其依赖的载体。我想当年那些设计生产智能机器人的科研人员,绝不是为了养懒人而设计的。
“假如让我选择我的主人,假如全世界的人都站出来让我挑选,我一定选米胡,就米胡一人”。当我读到辛蒂娅掷地有声的话语时,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因为连机器人都知道,在自律的人手里,她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看完这本书,我也发现自己会和牛石头一样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也会依赖“AI秘书”——我的妈妈。在这位秘书的帮助下,我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至于,衣食无忧的我安于现状。
有一次,我和表弟表妹们去肯德基,点完餐才知道忘记拿番茄莓酱。换成平时,我可以打发“秘书”去,可现在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我去要那岂不是很丢脸……就在我犹豫之时,小表妹自告奋勇地跑去拿,所有的人都看向下我,那时的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是啊,我过分依赖“秘书”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无能,妈妈不可能一辈子出现在我需要的时候,我的这种下意识依赖不就是第二个牛石头吗?
幸好,我看了《醒来还能看见你吗?》这本书,它及时提醒了我:任何事情不能总是依赖他人,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经过自己努力才是最踏实、最真实的得到。
告别依赖,从写读后感开始……
我有个大书房,书柜里一半的书都是动物小说的,其中一本《让我陪你重返狼群》让我百看不厌。今天,妈妈又给我买了这本书的续集,又让我重温了主角感人的故事。
《让我陪你重返狼群》主要讲述了小狼格林从被带往城市在高楼中生活,到一步步回到草原的适应自然环境,到最终回到狼群进入了野生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的就是学习的脚步。可以说,正是因为不停的学习,最终成为回归森林的狼王。从格林身上我也得到启示:学习是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主人给格林看狼的纪录片,通过长期的熏陶和学习,格林开始模仿电视上的狼叫,越来越像,甚至带领全大楼的狗狗们一起狼嚎。它不仅让它学会了狼叫,还学会了怎么用遥控器,这都是格林学习的结果。
在草原,格林学会跟藏獒生活,在这儿,它学会了怎么在团体中生存。狼和藏獒本来是死敌,但它却能慢慢跟藏獒群中的领头“皇帝”成了好朋友,不仅可以不受其他藏獒的围攻,在吃晚饭的时候享受到“皇帝”食盆里的生肉。在藏獒群中的学习经历为它以后回归森林奠定基础。
后来,主人让格林学习捕猎技术,在养藏獒的后院找到了一些鼠兔窝,于是格林一起去抓鼠兔。一开始,作者只是教格林在洞口埋伏,格林却在一次次实践中摸索,不断获得经验。不仅自己学会了怎么找上风口,不让鼠兔闻到自己的气味,还会把其他洞口堵上,为自己减少目标。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此刻的我不正是处于成长期吗?我也是和它一样努力学习着。
儿时的我也和格林一样,妈妈给我营造了学习的氛围,每天晚上给我读绘本,哪怕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她也总是指着每个字耐心给我念。在潜移默化中,我自然地就认识了很多很多的字,进入小学也比大多数同学轻松很多。所以平时的点滴都需要我们去观察,并且练习和总结。
在学校中和同学和老师相处,也是为了今后进入社会的预演,老师就是领导,同学就是同事,我成为了课代表,就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部门经理,做好老师和同学间的桥梁。
我还想到我学的英语,偶尔我会偷偷懒,不想读英语,连二十分钟都不想。妈妈倒是给我一个建议,先读十分钟,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读十分钟。这个方法还是管用的,我的偷懒再也找不到理由了,英语自然也是拔尖的。
学习,让格林成为狼王,我相信,学习,也能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孩,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人才。总之,成长之路,学习必不可少。
——《满山打鬼子》读后感
一直以为保家卫国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是小孩子,只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看了《满山打鬼子》后,我才明白——自古英雄出少年。
《满山打鬼子》讲述了一位勇敢坚毅的少年的英雄故事,这个少年叫做满山,仅仅只有七八岁。
满山是充满智慧的。面对日寇强迫民众开采当地的矿产资源,掠夺财富,他将仇恨化为行动,配合抗联队伍与日本人斗争。只要一有什么重要的情报,他一定会立刻将情报送到军人手里。
满山是充满正义的。在满山的舅舅海川选择做汉奸时,满山和他的家人非常愤怒,满山甚至让全镇的狗都不要理他舅舅。他不仅用稻草做成士兵,吓唬日本人,还会用弹弓射下一只鸟,再撒上毒药,给日本人吃。
满山是善良可爱的。他救了一只日本军犬,热心的帮它包扎伤口,喂给它小饼干吃,细心地照顾它,最后军犬很感激满山,愿意跟随满山,满山把它带到了军队,成为了军犬。
其实像满山一样的少年英雄还有很多: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发声“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14岁拿下两枚奥运金牌的全蝉红……
面对如此杰出的少年英雄,我们怎么可以不谙世事呢?
想想比满山大了几岁,但是却没有他那般拥有少年的志气。曾经的我不知道中国在疫情方面做出的贡献;我不知道美国在全球定位系统搞了多少黑幕;我不知道华为遭受欧美大国的围堵;我更不知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以为那些离我很遥远。
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该像满山一样,哪怕平凡如草芥,但也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我们要有智慧的头脑、正义的信念、善良的品质,才能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夏天、灯塔、洞壁、图案……这些元素构成了十四个少年的完美救赎。如此神秘的故事,就发生在保拉扎诺内尔的《最后的灯塔》一书中。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次意外的发现,一个雕刻在山洞墙壁上的奇怪图案,驱使十四个孩子开始追溯一段神秘而浪漫的故事。
十四个少年性格迥异,他们在父母或老师眼里都是“问题少年”。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琳。琳是一个“叛逆”“不听话”的女孩,因为她的失误,弟弟被别人拐跑了,她一直很自责,这件事也给她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从此以后,她变了,成了“问题”少年。最终,琳通过伙伴们的全力协助,厘清盘根错节的往事,查出真相,完成一次自我救赎,改变了琳的命运。
琳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是伙伴们的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分享,打开琳的心结,让她走出阴影,友爱让她认识到成长的意义。
从琳的转变我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我娇气怕苦,嫌弃住校太苦;曾经的我懒散懈怠,抱怨老师出题目太刁钻;曾经的我胆小怯懦,遇到困难只会偷偷躲起来哭泣。就在我迷茫之时,是室友安慰我,鼓励我。悠悠用幽默化解我的沮丧,臣臣陪着我并分享她的学习方法,小艺拉着我一起读读背背互问互答……
同学的友爱拯救了迷茫中的我。我咬牙拼命地干掉一张一张的作业和练习,我主动叫妈妈买来练习册,我抓紧课余时间完成作业,在自习课上加紧做自主练习。我克服困意,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课余,我督促自己按时整理错题,比同学走快一步。终于,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我的成就何尝不是一次爱的救赎?我的室友不正是琳的伙伴们吗?
感谢同学的友爱,感谢自己的觉醒,更感谢书中的琳,是她告诉我:唯有爱,才能救赎。
金SY
个人原创 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