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之百封烈士遗书NO.99 石德宽

发布于 2021-10-09 13:41

  重温烈士遗书

    感受英雄风骨









百封烈士遗书的故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公共艺术学院整理了百封烈士遗书。这些烈士遗书,有的写于阴森的牢房里,有的落笔在行刑的刑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纸短情长。这些永不褪色的烈士遗书背后,是革命烈士刀光剑影的革命经历。让我们跟随英烈们这一封封直至心灵的遗书,去触摸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

今天,我们讲述烈士石德宽的故事

英烈简介

石德宽(1885-1911),出生于安徽寿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能文,夙有大志,目睹清政府腐败,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十分愤慨。1903年石德宽来到安徽安庆,结识陈独秀潘赞化等人,并成至交。不久,考入安庆陆军武备学堂。1905年石德宽和范传甲、毕镜波一起加入了新军驻安庆常备军,在新军中努力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6年石德宽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东渡日本留学,初入同文书院,后又考入西京农机学校。1908年11月,石德宽从日本回国,与熊成基、范传甲等一起发动马炮营起义,但起义却不幸失败。1909年石德宽与熊成基赴哈尔滨,暗杀载洵未成,熊成基被捕殉难,石德宽逃至日本。1910年入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1911年3月石德宽由日本回国,参与谋划广州起义。石德宽受黄兴委任,组织暗杀队,奔波于香港、广州之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石德宽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战。石德宽与数倍于己的清军短兵相接,身受剧创,仍全力奋战,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英雄故事

石德宽(1885-1911) , 安徽寿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2年入安徽陆军学校肄业。1903 年,辞家投身社会。初与同乡张树侯、段子祥等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结业后,又转到皖北读书。光绪三十一年秋,安徽为训练新军干部征集知识分子,他和范传甲、毕靖波等加入。当时南京、芜湖、安徽它地已有"岳王会"组织。他回皖后,又与薛哲、宋健侯等人会合,后被推为岳王会皖部纠察员。光绪三十二年,经吴旸谷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在学校、机关组织起一些外围组织。是年冬,东京同盟会本部派孙毓筠、权养之、段子祥赴南京,方植之赴皖,胡经武赴鄂,策动起义。不久,孙毓筠、胡经武被捕,方植之亦逃亡。石德宽因受累脱离军营,逃避皖北,继续宣传革命,组织外围组织。
光绪三十三年夏,徐锡麟起义失败,深感机运未熟,躁进无益。后应堂兄石德纯之召,东渡日本,钻研学术。初入同文书院,毕业后考入西京农业学校。他对机械科学缺乏兴趣,于宣统元年(1909 年)冬,转学至东京市日本大学法律科。其时,各省革命势力已随新军组成,逐渐布满。赵声亲到南京,规划先取广州,后分三路,北进南京、安徽、武汉,起而应之。因他在江淮间早有组织,故决定由他负责安徽方面的军事。计划已定,赵声赴香港建立总机关。三月中旬,驻沪交通员郑赞丞急电催归,始知大事已定,遂于十七日往沪。至沪后,郑赞丞已赴香港,留书约到香港会议。到香港后,石德宽受黄兴委任,专事组织暗杀队,奔波于香港、广州之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石德宽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遭清卫兵列队抵抗。石德宽奋勇当先,向敌人投掷炸弹,炸死十多人,清军管带金振邦毙命。黄兴、石德宽等人冲进后大堂时,里面已空无一人,他们随即从大堂退出,适遇满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派新兵营蜂拥而至,他们与清兵展开激战。石德宽与数倍于己的清军短兵相接,身受剧创,仍全力奋战,不幸身中数弹牺牲,年仅26岁。遗体安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烈士遗书


一封封生死离别、催人泪下的遗书。烈士的遗书之所以让人动容,在于遗书中表现出来的浓烈的亲情和革命者的人性之美。他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濡以沫的爱人,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们凭借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先烈们用生命谱写人间大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史料来源:百度百科 

   责编:吴向阳 
审核:杨威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