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IATF16949-7.1.6知识管理讲解-知识管理概述
发布于 2021-10-10 07:27
IATF16949标准7.1.6对知识要求:
1.什么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内知识及其相关无形资产的识别、获取、生产、吸收、应用和保护等过程的系统管理来达到提高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ISO 9001:2015中,组织知识管理的对象界定为对过程运作和实现产品/服务符合性所需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指组织特定的知识,通常由经验获取。
2.知识的分类:
根据知识的可沟通程度,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的知识,既包括“写得出来的知识”,也包括“说得出来的知识”可以表现为书籍、杂志、报纸、文件、图纸、讲话录音、视频录像等方式。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专利文献、视听媒体甚至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也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由于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文本或计算机编码方式进行记载和传播,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因此也有人把显性知识称为可编码知识。在企业中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有专利、各种文件、规章制度、设计图纸、总结报告、论文、经验交流以及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等。
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的特点,很难规范化地表达出来,因而也不容易传递给别人。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个体经验积累的知识,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它的内容都有十分特殊的含义。,这类知识主要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其中有一些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有一些连意会都做不到,只能在实践中被具有这种知识的个人使用。
3.知识管理的原则
1)共享原则。知识共享是指知识在所有者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传递与应用的过程。
2)交流原则。知识交流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基本手段。如果公司知识得不到交流,即使资源极其丰富,企业也不能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
3)学习原则。学习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也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学习与知识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越强,获得持续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4)创新原则。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知识创新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整个过程。它通过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值、谋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5)动态原则。知识增长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考察企业知识资源,注重知识的及时更新与维护,确保得到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最新知识。
6)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原则。企业知识管理的一切活动都依赖于企业员工,只有充分重视与有效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尽量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包括个人价值或目标的实现以及工作与生活的改善)创造便利条件,才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读者必读】: ①【免责声明】 ②【平台简介】 ③【文件获取教程】 ④【文件下载教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