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酸药 VS 抗酸药,怎么选?您知道吗

发布于 2021-10-10 07:43

不迷路


说起消化道疾病的用药,出现频率较高的当属抗酸药和抑酸药这两种药物,它们各有特点,在使用时要熟知各自用法和注意事项,否则很容易发生用药风险。


下面就从药物作用特点、适应证、用法、联合用药等方面,来揭开这两种常见“胃药”神秘的面纱,学会更准确选择,更合理的用药。 

抑酸药VS抗酸药 作用特点

抑酸药

抑酸药又称胃酸分泌抑制剂,通过各种机制抑制胃酸的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中枢或外周介导的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分泌及各种形式的应激性胃酸分泌都可产生有效抑制。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


抑酸强度: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或奥美拉唑。 


H2受体拮抗剂阻断壁细胞的H2受体,可抑制由进食、胃泌素、高血糖或迷走神经兴奋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代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抑酸强度: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 


抗酸药

抗酸药不能直接抑制胃酸的分泌,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迅速缓解胃灼热、疼痛等症状。 代表药物有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铝碳酸镁、碳酸钙等。


总的来说,抗酸药可直接中和胃酸,起效快,但随着胃排空不能继续中和不断分泌的胃酸,作用持续时间很短。通常抗酸药使胃内pH>4的时间仅有4 h。


抑酸药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胃酸降低明显。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可使胃内pH>4的时间持续8 h,而质子泵抑制剂可达18 h。

抑酸药VS抗酸药 适应证

抑酸药

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应激性溃疡、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等。

抗酸药

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用于消化性溃疡或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抑酸药VS抗酸药 药物用法

抑酸剂

质子泵抑制剂的吸收利用多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在晨起或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最佳,必要时可在晨起、睡前各服用一次。

H2受体拮抗剂对胃黏膜多无明显刺激,吸收利用基本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一般在餐后或睡前服用。

抗酸药

直接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痛,一般应在餐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服用。

但一些复方制剂如胃舒平、胃必治、胃得乐等主张在饭后1~2 h后服用,原因是当胃内容物在胃内消化后,即进餐1~2 h后,服用本药疗效最佳,维持缓冲作用达3~4 h。

餐前服药:一般是餐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如果餐前吃了很多零食,那规定餐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在空腹或胃内食物很少的状态下是最好的服药时间,不能只单纯遵循“餐前”或“睡前”的时间。

抑酸药和抗酸药内部联合用药

抑酸药与抗酸药

抗酸药可阻碍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的吸收和作用发挥,不宜联合应用。


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

尽量避免这两类药物联用,如需要同时服用,建议早上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晚上服用H2受体拮抗剂。

抑酸药和抗酸药其他联合用药

抑酸药

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在黏膜损伤处形成保护膜,故与抑酸药合用时需错开服药时间,例如铝碳酸镁常与抑酸药合用,但两者服药时间要相隔1~2 h。

质子泵抑制剂不宜与氯吡格雷联用,可致后者药效降低,其中奥美拉唑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需要联用时,可选择雷贝拉唑或泮托拉唑。

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脏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与华法林、苯妥英钠等药物相互作用,合用时需调整剂量。可以选择对肝药酶影响较弱的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

抗酸药

抗酸药与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联用会减弱疗效。含铝剂的抗酸药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如四环素、地高辛、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这些药需提前或推迟1~2 h服用。

临床药评价

作用特点

1.胃酸分泌是持续的,抗酸药仅中和已经分泌的胃酸,不能抑制胃酸分泌,药效持续的时间很短,甚至可能造成反跳性的胃酸分泌增加,其疗效和安全性不及抑酸剂。目前抗酸药常用于轻度间歇性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烧心,不是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

2.氢氧化铝还曾用作磷结合剂避免或减轻肾衰竭患者的高磷血症,铝离子在肠内与磷酸盐结合成不溶解的磷酸铝,阻止肠道吸收磷酸盐,但应注意,此用途因为铝的毒性而逐步被淘汰,目前肾病专科多使用含钙和不含钙的两类磷结合剂,包括碳酸钙、醋酸钙、司维拉姆和碳酸镧

3.碳酸氢钠口服具有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和碱化尿液的作用,目前口服碳酸氢钠更多作为碱化尿液使用,较少用作抗酸药。

(二)药物相互作用

铝、镁剂等与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异烟肼、吩噻嗪类、地高辛、头孢泊肟酯、四环素类、H2受体阻断剂、左甲状腺素、苯二氮章类等药物的口服制剂合用,使后者吸收减少,故一般不提倡合用,如需合用,服用时间应间隔12小时。铝剂可吸附胆盐而减少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特别是维生素A。左旋多巴合用铝剂时吸收可能增加。抗酸药与肠溶药物同服,可使肠溶包衣或胶囊加快溶解,不应同用。

(三)不良反应和禁忌

铝、钙剂可致便秘,与剂量相关。除了剂量、疗程之外,抗酸药的不良反应也和风险人群有关,含镁的抗酸药可引起腹泻和高镁血症,但高镁血症只会在肾功能不全者引起问题。严重铝潴留仅发生于肾衰竭患者,且可能会在长期应用氢氧化锅后出现神经毒性和贫血。氢氧化铝会阻碍肠道对磷酸盐的吸收,中等剂量氢氧化铝治疗2周可导致严重低磷血症,特别是采用低磷膳食或由其他原因引起磷酸盐消耗的患者。

(四)特殊人群用药

大部分抗酸药都可在妊娠期中安全使用,并且不会妨碍母乳喂养。但妊娠期使用碳酸氢钠时,易引起水钠潴留。前列腺增生、青光眼、高血压、心脏病、胃肠道阻塞性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慎用含颠茄流浸膏的复方产品。

本文来源网络
科学为王
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深度、用药的精度、情感的温度、人生的宽度来帮您打开科学诊疗、科学用药、安全高效之门!
76篇原创内容

为我们点亮星标

点分享

留言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