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频道 | 实现碳中和需要拉闸限电吗(上)

发布于 2021-10-10 10:24

前不久,全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生产企业都遇到了限电的情况,舆论认为这和政府推行的能耗双控政策有关。能耗双控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能源消耗上进行总量控制,强度控制,以期达到单位GDP能耗下降。通过能源产出效率提高,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然而,在东北地区,除了工业企业用电被限制以外,居民用电竟然也被一同限制,原因恐怕不单是为了降低能耗那么简单。

1. 煤炭价格高涨,供应紧缺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十四五“期间,陆续关停了一批高污染低产能的煤矿,使得我国的煤矿供给数量下降,淘汰了约10亿吨/年的落后煤矿产能。另外,由于疫情原因大宗商品价格水涨船高,进口煤炭价格也在一路飙升。我国1-7月份焦煤进口减少了42.7%。

由于国际煤价高企,进口煤已无法满足发电企业的基本需求,国家自今年8月起又开始恢复了一批煤矿产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至今年8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4.4%。尽管原煤产量正增长,但增速却远低于用电量增速。1-8月,全国发电量5.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燃煤供应紧张,仍有相当大的需求缺口。

2. 电价固定不变

由于电价不能由发电企业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调整,所以导致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一路飙升,发电企业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损0.1元。用电紧张期间,辽宁的火电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

至此,东北拉闸限电的原因已经找到了两个,一方面是确实有部分电厂因为资金压力缺乏采购意愿;另一方面,主要在于缺煤,根本买不到。由于电价无法根据煤炭价格进行波动,限制了发电企业的原料采购额能力,同时市场上煤矿的紧缺又加剧了这一现象,最终才导致了拉闸限电。

3. 民电工电共用线路

一份9月23日由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度中心签发的东北电网拉闸限电预通知单信息显示,全网频率调整手段已经用尽,系统频率低于49.8赫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采取事故拉闸限电。这一轮拉闸限电是为了防止电网的出现大规模的停电,对电网造成更大的损伤,才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最终手段。拉闸限电时,电网调度部门按预先设定的拉闸序位表直接切除1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而10千伏等级的线路往往既接入了工商业负荷,也有居民负荷。因此,居民会在未获通知的情况下被突然停电。

4. 新能源发电量不足

除此之外,新能源发电量不足也是引发拉闸限电的原因之一。按照原有的设想,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传统的火力发电站已经不具备价格优势,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不断增加,能够有效替代一部分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调度控制中心专家在9月27日电力市场国际峰会上介绍,今年夏季高峰期时,东北3500万千瓦风电装机一度总出力只有3.4万千瓦,电力供应十分不稳定。东北地区的电力结构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火力发电仍占东北电力结构的一半以上,具有相当重要的结构地位。而新能源发电虽然也占有一部分比重,但由于其发电的不稳定性,无法支撑整个电网的运行。

5. 政府做出明确指示,保障居民用电

为了解决居民用电难题,在10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对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和今冬明春的供暖用电作了明确的指示。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有关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针对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会议强调,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好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

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保障好群众生活和冬季取暖用能,确保发电供热用煤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用煤用电。加强民生用气供应,适时组织“南气北上”增加北方地区取暖用气。

二要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加快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矿投产达产,促进停产整改的煤矿依法依规整改、尽早恢复生产。交通运输部门要优先保障煤炭运输,确保生产的煤炭及时运到需要的地方。

三要支持煤电企业增加电力供应。针对煤电企业困难,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保障煤电企业购煤等合理融资需求。

四要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序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在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并做好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

五要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积极推进煤炭、天然气、原油储备及储能能力建设。

六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地方能耗双控机制,推动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在一定时间内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在主要耗煤行业大力推进煤炭节约利用。

会议要求,要压实各方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实事求是,加强统筹兼顾。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有序用电管理,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主要产煤省和重点煤企要按要求落实增产增供任务。中央发电企业要保障所属火电机组应发尽发。电网企业要强化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对不落实能源保供责任的要严肃追责。

电价浮动制是短期内改善用电紧缺现状的重要手段,但长期来看,减少火力发电,布局新能发电,才是长久解决用电紧缺现状的最佳方法。

中林云信(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双碳事业部负责对中林集团内部碳资产进行整体规划、统筹运营;与市场主要参与机构一起打造“深绿”碳中和标准;开发、建设和运营基于碳汇交易大数据基础,涵盖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碳交易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咨询与合作服务。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