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红小·温暖春晖】家庭教育︱“双减”政策下,孩子素质培养指南!

发布于 2021-10-10 14:10


双减,不减责任!

双减,不减质量!

双减,不减成长!


“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家长要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这需要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只有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

一、注重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里,家长要有意识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能够参与家务劳动。例如:低年级的孩子要学着自己洗衣、洗碗,和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等;中年级的孩子要学着帮爸爸妈妈洗衣服,周末打扫卫生等;高年级的孩子要学会独立为家人准备晚餐,自己换洗床上用品等。在学校,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劳动;在社会,帮助孩子树立志愿服务的意识,见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能够尽己所能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又增强了孩子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主要有以下10个“好习惯”:养成讲规矩守规则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养成善于合作的好习惯;养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养成会思考、敢质疑的好习惯;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养成及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上述10个“好习惯”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教育、引导和渗透,家长要高度重视。

三、注重培养孩子高雅的兴趣爱好


     1.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个可以培养兴趣的大致方向,可以是琴棋书画等高雅的兴趣爱好,也可是运动方面的天赋。

     2.家长要对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孩子在某方面的特长,或者是对某事特别感兴趣,只要是可以发展的兴趣爱好,都是可以的。

     3.家长要以引起孩子兴趣为主,千万别做强迫孩子爱上某项才艺的要求,这样会适得其反。

    4.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对他感兴趣的领域有所接触。

    5.在孩子探索兴趣爱好的路上,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家长可以给孩子报个培训班,这样才能发现乐趣。

    6.鼓励孩子坚持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凭着一时的兴趣去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就是有坚持的信心和毅力,只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四、注重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


     1.先培养阅读兴趣,让孩子爱读书、想读书。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开展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从而喜好读书。

     2.读书指导不可或缺,它是垫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我们经常要求孩子好读书、读书好、多读书,但很少予以指导,学生读书处于盲从,难以成“型”。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

     3.激励是孩子爱读书、形成读书习惯的兴奋剂和助推器。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不假,因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悦纳。赏识教育是激励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家长对孩子身上某个闪光点的赏识,实际就是对孩子的评价与肯定,孩子在获得赞许之后,心怀一种成就感,故而读书学习的欲望会更高,使其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到挖掘,读书习惯自然成之。

五、注重培养孩子持久的运动能力


     现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让家长和孩子们的身体运动量越来越少,让家长和孩子们的大关节和肌肉活动量越来越少,因为运动量、大关节和肌肉关节活动少,我们的小脑几乎没有机会兴奋。大脑兴奋,小脑不兴奋,带来的危害是家长和孩子的焦虑不安、失眠,严重者抑郁症。可见缺乏运动的危害性,那如何培养运动的习惯呢?

     1.严格作息时间。长应尽量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在规定的时间就寝,早晨在规定的时间起床,并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在寒暑假,都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以形成良好的“生物钟”。这样,天长日久,锻炼的习惯就会逐渐形成了。

     2.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家长带头锻炼,尤其是同孩子进行比赛,更能引起其兴趣,有利于养成习惯。

     3.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运动与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家长应该善于利用环境资源,捕捉生活中的锻炼机会。比如住在高层楼房的,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拒绝电梯”,还可以在节假日里来个爬楼梯比赛,这是个绝好的运动项目。

     4.给孩子挑选运动玩具。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的运动玩具。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 为他挑选适合的运动玩具。

六、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素养


      健全的人格包括爱心、忍耐、宽容、乐观、平和、节制、谦逊、守信、自信、责任感等方面。培养的主要方式有:

     1.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情对孩子的言语、行为、态度等进行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做人品质的活动。

  2.引导孩子明辨是非与美丑。世界本来就是多彩的,有善、恶、美、丑。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学习辨别是非,吸收善和美,抛弃恶和丑。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孩子在与人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在交往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孩子有爱心、懂宽容、讲诚信等等。

    4.做孩子最好的榜样。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家长几乎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行动比言论更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因此,家长要做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榜样。

 



编辑:张甜
审核:张俊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